《泉州晚报》1月9日版面截图
泉州是著名侨乡,有900多万台湾汉族同胞祖籍泉州,约1000万泉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70个国家或地区。近年来,泉州市检察机关携手部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心协力,活化利用历史遗存,守护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乡愁记忆,让乡愁有迹可寻,获得各界的称赞。
晋江市人民检察院调查涉侨风貌建筑“奕佰楼”保护情况
同向发力 拟拆侨厝重焕生机
早年,华侨漂洋过海在外谋生致富后,出资在家乡建房、修宗祠等,留下侨厝等丰富的历史遗存。位于晋江市池店镇御辇村的“奕佰楼”就是其中之一。该侨厝建于1957年,由旅菲华侨建造,是一座闽南传统与南洋风格并存的“番仔楼”,既体现传统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又反映南洋风格建筑风貌,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因各种原因,“奕佰楼”传统风貌建筑被列入拆迁计划,旅菲侨胞和周边群众向晋江市政府、晋江市侨联写信请求予以关注。
晋江市人民检察院接到反映后,经审查发现,“奕佰楼”番仔楼被列入拆迁计划,可能导致传统风貌建筑遭受破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遂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立案后,晋江市人民检察院会同晋江市侨联走访自然资源、文旅、住建部门和属地政府等单位,数次召开联席会议,详细了解拆迁规划情况,厘清不同部门的监管职责。根据相关规定,该院向文旅、自然资源部门和属地政府发出磋商函,督促对涉侨风貌建筑开展文化资源评估论证,明确保护措施。磋商函发出后,文旅部门牵头召开历史文化遗产论证听证会,委托文物保护专家及专业机构开展论证,甄别50年以上建筑的历史文脉、建筑特色,决定将“奕佰楼”鉴定归类为“应保尽保”建筑,给予原址保留;自然资源部门将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有序管理,加挂保护标志;属地政府重新规划拆迁方案,将附近7座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迁至“奕佰楼”附近,形成一个集历史建筑保护、旅游休闲、商务活动于一体的番仔楼历史风貌建筑群。
案件办结后,该院联合晋江市侨联将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在线传达给旅菲侨胞,得到广大侨胞的肯定和赞扬。
同频共振 43处侨厝纳入规划保护
在泉港,也涌动着一段保护老南洋楼的暖心故事。
位于泉港区的东张村是全国文明村,也是我省侨乡文化名村。村中的南洋楼是极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迄今保存完好的有33栋,最具代表性的有东昇楼、永福楼、永盛楼等。这些南洋楼既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样式,又吸收了东南亚和西方的建筑风格,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但部分南洋楼本体安全及周边环境面临风险隐患,存在年久失修、安全防护及消防设施不足等问题。
获悉该情况后,泉港区人民检察院专门部署开展涉侨建筑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制定“摸底”“踏勘”“救急”工作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勘查及走访侨眷、侨胞,发现部分涉侨建筑尤其是南洋楼存在保护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取证后,依法向行政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以点带面对侨建南洋楼进行全面“摸排”“体检”“建档”,做好涉侨建筑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相关部门、属地政府采纳检察建议内容,因地制宜制定整改修复方案、落实管理责任,并针对部分涉侨建筑属于私有的特征,在向上争取修缮资金支持的同时,发动当地企业、乡贤等民间社会力量认捐。
此外,该院召开圆桌会议,对涉侨建筑修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判、评估,邀请侨眷代表、专业人士参加。截至目前,行政主管部门正在牵头部署开展侨厝保护利用3年专项行动,经普查把辖区43处侨厝纳入规划保护。
得悉南洋楼得到相关部门的着力保护,根系于此的海外游子无不欢欣鼓舞,纷纷表示,这留存着他们珍贵的乡愁记忆。
同心协力 守护两岸情感纽带
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祖籍永春,其旧居新坂堂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后来由于管理维护不到位,旧居存在安全隐患及不同程度的自然破败,曾在余光中《五株荔树》一诗中写到的旧居厝后的五株百年荔枝树,也未被认定为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永春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向相关部门精准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厘清职责,形成监督合力。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主管部门投入资金,对新坂堂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为五株荔树上报申请为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如今,这里已成为两岸同胞开展交流学习活动的重要基地。
此外,泉州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先后对泉州天后宫、安溪清水岩风景区、石狮蚶江“闽台对渡碑”等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开展实地调研,与行政机关、社会各界一起推动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促进两岸同胞情感融合、心灵契合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今后,泉州市检察机关将与侨联、文旅等部门,建立更为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齐心协力推进侨产侨厝的修缮、维护及合理开发,让侨产侨厝以更鲜活的姿态,承载侨胞的思念,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泉州独特而永恒的文化瑰宝,让这座城市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