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2021年4月4日】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了“汤液经法图”给出的疾病诊疗思路。什么思路呢?就是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通过补泻治疗疾病。
再准确一点说,通过五脏虚实认识疾病,通过五味补泻治疗疾病。
有人说,这只是内伤病的辨治大纲吧,外感病也适用吗?我们认为,无处不阴阳,无病不阴阳,外感内伤都是人体阴阳五行的变化,其道一,其治一。实际上,外感和内伤只是我们锚定单个人体这个维度的观察结果,随着我们观察维度的变化,外感即内伤,内伤即外感,并无本质差异。
所以,南阳张机秉承一套理论体系,撰写出《伤寒杂病论》,而后人不能融会贯通,才拆分为外感为主的《伤寒论》和内伤为主的《金匮要略》,这就已经是后学不解前学的表现。
伤寒论(手机截图)
所以,《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不仅仅治疗风寒感冒表虚证,还能治疗内伤杂病,应用广泛。根据上节课的分析,桂枝汤是一个经典的补肝之方,药用辛-酸-甘。
为了让大家更亲切地理解这个配伍关系,我们再来看一个地方美食,岐山臊子面。
(一)
大家吃过岐山臊子面吗?吃过的朋友们可以回想一下,组成这个面的食材都有什么。
我们在网上搜到一个食材表,包括:
五花肉
臊子(木耳、豆腐、鸡蛋或鸡蛋皮、胡萝卜、黄花菜、蒜苗等)
佐料(葱、姜、盐、酱油、辣椒、醋、花椒等)
那么,采用这些食材做好以后,岐山臊子面是什么味道的呢?
有人说酸,有人说辣,有人说咸,都没错。百度上有8个字的介绍:“汤味酸辣,筋韧爽口”,所以,酸辣是重点。
而且,为了达到这个酸辣,正宗的岐山臊子面,需要配上岐山当地的岐山醋。
正是这样一个酸辣口感的面条汤,我们说,其实也是补肝的配伍方式。其中辣椒味辛,葱姜花椒助辛,醋味酸,辛酸化甘,面条味甘,同时煮开的汤水作为载体,刚好形成了辛-酸-甘的配伍。
所以,岐山臊子面与桂枝汤,从五味配伍角度看,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辛-酸-甘的配伍。
也许你会说,臊子汤里有盐,也有咸味啊。没错!咸味是心火的补味,辛味是肝木的补味,根据“子能令母实”的配伍原理,火乃木之子,补火就是补木。所以,咸味也可以助辛补肝。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到。
明白了这个五味配伍的本质,其实还可以继续延伸。不止是岐山臊子面,凡是以酸辣口味为主、同时又含有甘味主食的热汤水类食物,其实都是食疗版的桂枝汤。例如,酸辣粉、酸辣疙瘩汤等。
当然,不含有甘味主食的、没有汤水的,神似上就要差一些。例如,酸菜鱼、酸辣土豆丝、酸辣白菜、酸辣藕什么的。
如果还有一定要试试孜然辣椒羊肉串加酸奶烤馍的,或者麻辣香锅加酸菜饺子的,呃,好吧,别吃坏了就行。
岐山臊子面(手机截图)
(三)
既然岐山臊子面与桂枝汤有如此的神交,那么,也就是说,岐山臊子面会具有一些类似桂枝汤的治疗作用,比如说,针对风寒感冒。
桂枝汤能够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表虚证,主要表现为怕风、鼻塞、发热等,但没有嗓子剧烈疼痛等风热感冒的表现。桂枝汤开发的中成药叫做桂枝颗粒/桂枝合剂,适应症为“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就是这种感冒的主要表现。
所以,这种感冒初起时,或者出现了这种感冒轻症时,可以吃岐山臊子面或酸辣粉试试。不过,请记得放辣椒、放醋、趁热吃、把面吃完喝些汤,吃完微微汗出但不可大汗,这样就达到效果了。
其他的诸如过敏性鼻炎、寒性荨麻疹、晨起关节拘挛不利等,也会有一定效果。
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食疗和食补。
很多人觉得,一提起食补,得吃鲍鱼、燕窝、海参、冬虫夏草吧。其实呢,根本不必,食补的关键,其实和治病一样,在于搞清楚自己的五脏虚实,然后采用当地最常见的食材,搭配成相应的五味补泻即可。
为什么食疗和药疗如此相似呢?
原因很简单,饮食和汤药的源头是一样的。想想看,《汤液经法》是身为中华厨祖的伊尹写的,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黄帝内经》说:“辛未辛丑岁……其化上苦热,中苦和,下苦热,所谓药食宜也”。
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毛泽东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
由此可见,食与药的密切关系,一目了然,而其中的桥梁,就是汤液经法图。
桂枝汤和岐山臊子面的补肝配伍方式(小金药师制图)
当然,这是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方面呢?那就是说,如果每天吃饭吃不明白,那是要吃出问题的,也就是“以偏致偏”,过食辛咸甘酸苦,不食辛咸甘酸苦,都要出问题。如果我们能搞清楚每一种食材的五行属性,我们就能像分析药物处方一样,精准分析饮食搭配的致病和治病问题。
这就是中医中药博大精深的原因,它不仅是一门治病救人的学问,它是把治病救人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的学问。想想看,只有这种级别的整体观,才是大道。
另外,如果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非常喜欢吃某一个食物,那么与此对应,身体也会存在相应脏腑功能的虚实情况。正因为存在或虚或实的缺陷,所以身体才会本能的对有益于调整虚实的食物和味道给予正反馈,简单来说就是爱吃某个食物。根据五味补泻关系,可以分析找到这其中的本质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着自己分析分析。
好,这次课就讲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