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一个烽烟四起,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荟萃,将星云集的时代。名将对兴国安邦王权稳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起到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程度。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整个战国说白起排名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白起一生攻下城池七十余座,杀敌百万,长平之战更是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第二要数王翦,王翦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灭六国的过程中,王翦父子灭五国。至于李牧和廉颇,我认为若论战功,和他们战功接近的还有几位,比如名将赵奢、吴启、乐毅、田当等。这里由于篇幅有限,除了四大名将,就只列举吴起和乐毅来做对比,下面我就细说一下他们各自的战功。

一、“人屠”武安君白起,战力最强,功劳最大。白起主要战绩如下: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为秦国东出开辟了通道。



公元前292年,白起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后,楚国国势走向衰微。伊阙之战,秦军大胜,秦国意图展开南面攻势,继续削弱楚国。

公元前273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新郑,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公元前260的长平之战,赵国改变方略启用赵括,赵括主动出击,40万大军被白起包围在长平,赵军断粮46天,最后战败向秦军投降,白起下令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天下诸侯为之胆寒,问天下谁敢于之争。

白起一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特别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一人歼灭了一百多万,被称为“人屠”,从此六国再无力与秦国相抗衡,白起为后世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二、王翦,秦国柱石,初守本心,一人灭三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发起灭赵之战,王翦利用赵国内部矛盾,采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最终灭掉赵国。

公元前226年,率军攻破燕都城蓟;

公元前224年,王翦领秦军主力60万伐楚,抵达楚国之后,面对楚军坚决不出,消磨楚军锐气,趁楚军懈怠时,一举大败楚国。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轻视对手,在秦国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能守住本心,实属难得。

公元前221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天下,王翦和蒙恬立的战功最大。

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王翦父子两人就灭了五国,为秦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

三、李牧,大破匈奴,连灭秦军,千古名将

剪除赵国北部威胁,一举荡平匈奴;雁门代郡,一直深受匈奴之患,游牧部族东胡和胡林经常入侵和骚扰。直到李牧驻守,才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向绥,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公元前243年,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方城两座城池。

公元前235年,秦进攻打赵国。赵国以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反攻,大破秦军于肥,歼灭10万秦军。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王翦率领上党郡兵卒直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王翦和李牧对峙,李牧是秦国灭赵的最大绊脚石,秦国使反间计得逞,赵王冤杀了李牧。李牧死后的第二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虏赵王迁。赵灭亡。

李牧的战绩大概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在北部边境抵御匈奴;后期是在抵抗秦国入侵。李牧因功封武安君,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扼腕叹恨。

四、廉颇,成功的守城之将。

廉颇打仗我觉得比较保守,但稳扎稳打,他以自己先不败而让敌人无法战胜他。他是当世最厉害的守城之将,先保存自己,再找机会战胜敌人。廉颇战绩如下:



公元前283年,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

上卿。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提议:“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遗孤还没长大,可乘机进攻。”燕王于是出动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

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

此战赵军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则同仇敌忾,对来犯 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五、吴起,兵法大家兼伟大的改革家。

吴起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后弃儒学兵。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



在魏国的战绩:吴起去了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他战平。

(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 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打得五十万秦军抱头鼠窜割地求和。

楚国战绩: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改革家就此陨落。要说吴起的战功,根本不比李牧和廉颇差,甚至我认为要是同一时代,李牧廉颇根本不是对手。

六、乐毅,一战名扬天下,兴一国之邦。

乐毅是魏国名将将乐羊后裔,受到燕昭王的礼遇,拜为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攻灭齐国,以一弱国攻下了东方强国齐国,报了齐国侵犯燕国之仇。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乐毅要不是受到新燕王的猜忌,不得已离开燕国,那么齐国绝无可能再次复国。乐毅的战例虽不多,但带领五国联军灭齐之战的战功也是有资格入围,四大名将之列的。

战国四大名将,如果只以战国末期同一时代来排名的话,自然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如果在战国不按时代来排名,只论战功的话,白起、王翦实至名归,李牧、廉颇不一定上榜,吴起、赵奢、乐毅、田单也是候选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