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花地湾地铁站出入口在改造过程中,因设计造型和颜色酷似“棺材”,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随后,该造型地铁口被连夜拆除。涉事公司对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迅速作出处理意见。
▲ 图/网络视频截图
据红星新闻报道,一份落款为广州市万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万溪公司”)出具的《关于花地湾地铁口改造事件的通报批评》(下称《通报批评》)显示,该公司决定对有关人员作出“降级”“扣除季度绩效奖金”“通报批评”等处理,具体处理情况如下:
规划设计与产品策略部朱某某,作为该项目景观设计师,对事件负有直接责任,予以公司内部通报批评,降级1级,年度绩效不合格。
规划设计与产品策略部李某,作为部门负责人,对事件负有直接责任,予以公司内部通报批评,降级1级,年度绩效不合格。
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杨某,作为产品分管副总经理,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予以公司内部通报批评,降级1级,扣除季度绩效奖金。
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吴某某,作为公司联席总经理,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予以公司内部通报批评。
《通报批评》显示,“由我司参与改造的花地湾地铁站出入口因造型设计问题引发广泛的网络舆情讨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经调查反思,这一结果的出现暴露了有关工作团队细节把控不认真不严谨、对产品融入在地文化敏感度不足等问题。”文件落款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红星新闻记者从多个信源获悉,该网传通报内容属实。
━━━━━
事件背景
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30日,广州地铁花地湾站一新装修的出入口外形被市民吐槽像“棺材”,引发关注。当晚,广州地铁工作人员回复表示,已对该出口争议部分建筑进行拆除。
现场照片及视频显示,该出入口为广州地铁花地湾站D出入口。从外形上看,该出入口通体呈“上圆下方”的斜圆柱体外观,且边沿突出,外加红色配色。这引发了众多网友吐槽,认为太像“棺材”。
据新京报评论此前报道,地铁站口装修设计被吐槽像“棺材”,这恐怕是设计施工方当初没有想到的。广州地铁方面对此进行拆除,以“听劝”的方式及时回应了民众关切,避免了舆论的进一步发酵。
虽然地铁站口的棺材样式可以拆掉,但此事暴露出的类似问题却值得反思。 其实,这些问题的暴露并不止于此次地铁站的装修。此前,在一些城市的所谓地标建筑、公共建筑,也曾遭到民众的吐槽和不满。这反映出的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文化背景、民众审美之间的碰撞,也是公共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度不足的直观反映。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应该只是设计师、投资方、施工方的事,这其中理应吸纳更多民众的诉求和声音。不能总是等到相关建筑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了,才“听见”民众的不认可,于是匆匆补救。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重视市民需求,并建立机制化的渠道集纳民意,这本是科学规划、管理城市的题中之义,也是民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环节。 像“棺材”的地铁站口关乎城市形象,而在公共建筑建设、改造过程中,若能与民众形成常态化的互动,不仅能打造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也能让城市的发展更贴民心。如此,或许会少一些半途而废的工程。
来源:红星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评论
值班编辑 李加减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