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记录下先人的智慧。近代以来,中国饱经战乱,大量珍贵的文物流落海外。
尤其是在中日两国的历史交往中,文物问题成为心痛的话题。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通过各种方式从中国掠夺文物高达数百万件。
其中不乏举世闻名的珍宝,这些文物遭遇了怎样的命运?中国为追索这些国宝做出了哪些努力?面对“文物回家”这一民族夙愿,日本又持何种态度?
日军在华野蛮掠夺文物的历史
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文物的大肆劫掠,这种野蛮行径始于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
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之外,大量珍贵文物也被日军洗劫一空。据统计,仅此一战中国就损失文物约50万件。
更令人发指的掠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军所到之处文物古迹惨遭蹂躏。
这一时期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多达36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就有10万件之多。日军劫掠文物可谓“专业”“系统”,他们成立了多个所谓的“文物调查团”。
实为有组织的盗窃集团,这些“调查团”由军人、考古学家组成,带着清单目标明确地搜刮国宝。他们从博物馆到民间,
无论是古书画、青铜器还是玉石,都大规模盗取。这些国宝级文物中,很多是难以替代的孤品。著名的敦煌藏经洞珍藏的5万余件文物及古代壁画,大批都被日军盗走。
这其中就有乾隆皇帝的秘藏“四十景图”,国民政府教育部被掠走的2000余箱文物,包括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历代名人书画等损失惨重。
不仅如此,日军在掠夺的同时,还大肆破坏我国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他们炮轰古长城,焚毁圆明园西洋楼,这些举世罕见的文化瑰宝就这样付之一炬。
给中华文明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面对触目惊心的掠夺历史,反映出一些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觊觎和不屑。他们试图通过获得中国国宝来证明自身的“优越性”,
以满足其文化自卑感。这种扭曲的心理成为日军肆无忌惮劫掠的内在驱动力。但无论掠夺者怀有何种卑劣的企图,这种野蛮行径都是对人类文明的犯罪。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瑰宝
被掠夺的大量中国文物流落到了日本以后,它们散落民间,隐匿于私人收藏,更多的则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日本各地的博物馆里。
日本全国约800多家公立和私立博物馆中,大约200多家收藏有中国文物。最著名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这里藏有中国文物多达一万余件。
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各朝各代的珍品应有尽有。其中唐代的石刻、宋代的陶瓷,无一不是稀世之宝。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国宝竟然不在故宫,而是远在海外的异国博物馆里。京都博物馆则以其丰富的佛教文物藏品而闻名,
这里大约三分之一的藏品都来自中国。最著名的要数王羲之的《丧乱帖》,被誉为“当世书体最接近书圣真迹”。
却被日本列为“国宝”级文物。还有奈良正仓院,这座皇家宝库中的中国唐代珍宝数不胜数,各种丝织品、乐器等,都是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
流落日本的中国文物并非都明码标价地陈列在博物馆里。相当一部分隐匿在日本各地的私人博物馆和寺院中,它们的收藏鲜为人知,来历更是扑朔迷离。
比如京都一些著名寺院,私下收藏着大量中国书画,寺僧们甚至不知道它们的真正价值。近年来,随着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上身价飙升,
一些日本人士开始将手中的中国古董鉴定为“日本国宝”,为的是推高身价。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不仅混淆视听,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侮辱。
这些文物若没有被劫掠,原本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怎能说成是“日本国宝”。经历战火洗劫,半个多世纪来饱经风霜,它们就像离散他乡的游子,无依无靠。
身在异国,但这些珍宝仍默默诉说着中华文明的辉煌,依然用它们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东方大国的灿烂文化。
流落异乡的中国文物现状令人担忧,它们的命运更是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些国宝的回归之路,注定荆棘遍布,但这是一代人无法逃避的文化使命。
中国为讨回失窃文物所做的努力
面对流落海外的大量国宝,中国从未停止过追索的脚步。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各种外交努力,多次向日方提出归还文物的正式要求。
可是日本政府对此态度消极,常以“文物来源不明”“难以鉴定”等理由搪塞,至今没有归还一件重要文物。外交努力虽屡屡受挫,但中国学者从未放弃。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派出多批专家学者奔赴日本,实地考察流失文物的下落。他们走访博物馆,查阅史料,甚至深入民间,试图厘清每一件文物的历史沿革。
其中著名学者启功先生为寻访散落在日本的敦煌遗书,曾三次踏上寻宝之旅。正是几代学人的坚持努力,才使得大量流失文物的信息得以确认。
为了更好地开展追索工作,中国还着手完善海外文物信息库。通过多年努力,中国已经基本查清了被掠夺文物的种类和数量。
目前中国正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合作,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这些努力为以后的文物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追索之路困难重重。首先,大部分流失文物已在日本民间散佚多年,下落不明。即便找到,日本民间收藏者也不愿轻易交出。
部分文物在流转过程中,被人为抹去了出处,甚至伪造成“日本国宝”,鉴定工作难度很大。最关键的是,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背后捣鬼,他们否认侵略历史,极力阻挠文物归还。
因为追索失窃文物,不仅仅是为了找回丢失的国宝,更是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唤醒世人的历史记忆。
只有依法讨回属于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被侵略的历史创伤,才能最终得到抚平。文物流失的旧账,才能最终得到清算。
回家之路
2024年12月,日本民间团体“中国文物归还促进会”在东京成立。不少学者参加了成立大会,他们认为,归还中国文物是日本反省战争历史的重要一步,
对于改善中日关系大有裨益。与会学者中有二战遗孤后代,有长期研究中日关系史的教授,还有普通的日本市民,他们都对中国文物的遭遇表示同情。
东京大学太田教授指出,战争掠夺品就是日本的“历史包袱”,归还实际上是卸下包袱,而非丢失什么。广岛大学陈教授则强调,文物归还绝非日本的“耻辱”,而是向世界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机会。
与会者纷纷表态,要为促进中国文物回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在民间团体的推动下,追讨文物的事业出现了转机。促进会发起签名活动,得到了数万民众的支持。
他们向日本国会提交请愿书,要求尽快制定归还时间表。一些地方议员也开始关注文物问题,在地方议会发起议案,呼吁政府拿出诚意。
虽然日本政府仍未正面回应,但民意的力量已经不可小觑。从舆论导向来看,主张归还文物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反对的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微弱。
当然归还文物绝非易事。日本政府在文物问题上仍采取回避态度,一些右翼学者甚至提出荒谬的理论,声称中国文物在日本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似乎日本才是文物的“合法继承人”。这种论调无疑站不住脚,但它恰恰反映出日本在认识历史问题上的局限性。
结语
归根结底,日本能否跨出归还文物这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直面侵略历史这一关键问题。只有客观地反思历史,日本才能真正从心理和行动上接受“文物回家”这一正确选择。
呼唤中国流失文物回家,不是为了“亡羊补牢”,更不是为了对日本兴师问罪。相反对日本而言,主动归还文物是一次弥补历史过错的机会,是体现大国风范的时刻。
因为唯有直面历史,才能搭建理解的桥梁,让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守护世界文化遗产,在交流互鉴中增进理解。
参考资料
新华网2024年9月7日《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报道
中国新闻网2015年8月27日《二战日本从中国掠10万件文物 有的已成日本“国宝”》报道
金台资讯2024年12月9日《日本有识之士呼吁归还掠夺文物 反省历史错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