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通讯员 孙化鹏 孔雪

1月8日,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市中区人民政府区长孟庆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奏响奋斗的号角,市中区迎来了“向新起势年”。步入新一年,市中区以“向新起势年”为牵引,围绕“二次创业”主题,聚焦回答好“三个如何”时代课题,坚持发扬“惟实励新”精神,奋力开创活力品质强区建设新局面,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目的在于融合发展。

作为济南市的中心城区,2025年市中区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以产业向“新”推动发展提“质”。


孟庆顺表示,今年市中区将大力推进“产业回归、工业回城”,实施新质生产力“有形化”战略,积极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一区多园”新型工业化产业载体,聚力打造济南都市工业经济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错位发展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与中央活力区交相辉映,共同构建济南西部发展新空间。

2025年,市中区还将突出新型园区承载作用。推进国网山东电力战新产业园建设,聚力打造全国首个电力战新产业集聚区;推动济中智立方等在建载体加强项目招引、尽快投产达效;策划实施一批辨识度高的主题园区和园中园项目,着力培育链式融合、协同共促的集群化产业生态……新的一年,市中区将迎来新型园区建设的热潮,它们也会带来更多发展可能。

不仅如此,市中区将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南部新城资源富集、人才汇集、产业聚集,优势得天独厚。市中区将积极发挥这里的独特优势,以信息通信网、能源互联网“两张网”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5G+”等数智赋能行动,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依托山东未来云谷、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载体,以高性能算力和确定性网络为支撑,市中将构建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算力供给体系,打造济南垂直领域行业应用级算力创新高地。”孟庆顺介绍,市中区将聚焦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产业方向,以前沿技术供给引领新场景、创造新需求,系统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现代产业创新链条。

持续提升项目质效

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的主引擎、主动力。市中区今年更将凝心聚力谋项目、抓项目,努力将更多“项目增量”变为“发展增量”。

紧抓产业趋势,聚焦主导产业、前沿领域、载体建设,市中区谋划推进一批链主牵引、链条配套、链群升级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医疗康养、文化体育等领域是百姓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市中区紧扣群众所盼,重点谋划一批顺民意、解民忧的好项目。“市中区将紧盯城市所需,加快在道路交通、城市设施、能源管网等领域强基础、补短板,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提升。”孟庆顺说。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好项目如何才能落地?其中离不开招商。对此,市中区用好一体化招商联动机制,构建全员上阵、全区协同、全域招商、全要素保障的招商格局,力争引进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其中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2个以上。同时,市中区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总部经济的市场号召力和资源集聚力,持续加大业务板块关联企业招引力度,吸引更多链上生态企业加速集聚,实现招商引资与产业生态能级提升的同向部署、同力推进。

2025年,市中区还积极开展平台招商,利用商协会、校友会、联谊会等各种平台资源,融招商于推介,着力发展平台经济、校友经济、商会经济,吸引更多项目落地市中、投资兴业;积极开展基金招商,主动争取承接人工智能基金、数字经济发展基金等国家和省、市重大产业基金,放大“6+N”政府引导基金集群效能,发挥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等基金产品分领域、分阶段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形成投资合力。

全面重塑城市价值

着力提升现代化城市新品质

在“二次创业”的步伐上,重塑城市价值是应有之义。2025年,市中区将进一步厚植文化底蕴、丰富城市内涵、建设精致城市,加快打造底蕴更足、品质更优、活力更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以城市更新提升空间价值,市中区立足‘一环、一轴、多点’框架,大力实施外部空间拓展、老城老旧片区更新、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促进城市精明增长。”孟庆顺说道。具体而言,市中区将以外部空间拓展为重点,坚持“优化二环南、转战二环西”,聚焦“二环南”沿线,对华润、领秀城、南北康、中海等片区的优质中小地块实施开发提升;聚焦“二环西”沿线,研究策划白马山、七贤、陡沟片区联动开发,完善区域功能,释放土地资源,开辟市中发展的新空间。

同时,以老城老旧片区更新为重点,市中区依托“大纬二路—英雄山路”主轴线,推进老商埠片区中山公园项目建设,完成济南宾馆竣工验收,实现经四小纬二、上新街开街运营,加快老城复兴崛起;适时推动山水大润发、泉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山东水泥厂等旧市场、旧厂房更新利用,重塑城市发展活力。此外,市中区还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加快朱家庄尹家堂、西南红庙片区开发建设,启动实施王官庄、复兴村等城中村改造,实现区域均衡融合发展。


以场景塑造提升文明价值,市中区将成立济南商埠文化发展促进联盟,开放济南开埠博物馆,叫响商埠文化品牌;提质升级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打造“文商旅体教娱”融合发展的省域文化新地标;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推出一批红色教育研学路线。挖掘利用石崮寨、玉符河等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旅+百业”融合发展;落地济南首家沉浸式演艺剧场空间,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融。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着力书写民生事业新答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为筑牢民生之基,增进民生福祉,市中区下足了功夫。孟庆顺介绍,市中区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广“就在社区”特色微业模式,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托底政策。

“市中区将推进‘全民参保’精准扩面,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孟庆顺提到,市中区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466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90套。实施“一户一表”改造1万户以上。


民生无小事,教育更是寄托千万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市中区将持续擦亮市中“校家社合育人”品牌,做优经纬教育人才“三名六专”赋能项目,新建、续建教育设施7处,新增学位6000个,承办2025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联盟大会,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为让老人享受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市中区加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省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和“五床联动”试点,打造智慧化养老院2处、“暖阳‘食’光”示范型长者食堂10处、示范型农村幸福院8处,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2个,争创省级“暖心家园”。此外,市中区推动建设省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实施省职业病医院、中医大二附院扩建工程,加快形成覆盖全区的医共体联盟,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120多年前济南自开商埠,就孕育了济南人经商办企的实干精神,如今跨入新时代,作为百年商埠的主要承载区,市中区更将以“惟实励新”的市中精神,奋力谱写产业兴盛、经济繁荣的崭新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