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立本土客运航司;规划建设大黄山小环线高铁项目;构建合肥“时钟型”高铁网络;县通双高速比例达90%;实施合肥国际枢纽建设工程……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综合交通发展能级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实施综合枢纽提能级等五大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我省综合交通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合肥将建成“国际交通枢纽”
方案提出,要实施合肥国际枢纽建设工程,推进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合肥国际港务区,提升合肥枢纽国际服务功能。同时实施芜湖枢纽能级提升工程,建设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支持芜宣机场打造上海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副中心。另外,实施蚌埠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构建“米字型”对外联系通道和空铁港联运综合枢纽,培育阜阳、安庆、黄山等市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将加快建设,完善支线机场布局。方案提出,研究成立本土客运航司,适时组建本土货运航司。同时,拓展洲际客运航线,加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货运航线。另外,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构建低空智联基础设施网。到2027年,力争形成“一枢八支多点”机场格局,运营全货机航线20条以上,机场客货保障能力分别达到5400万人次/年和42万吨/年,通用机场达到20个。
“水运安徽”将加快建设,安徽将以芜湖港为龙头、沿江港口为重点,打造江海联运枢纽。到2027年,力争新增万吨级泊位30个以上、千吨级泊位100个以上,港口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达320万标箱/年。
两年后安徽八成以上县有高铁
根据方案,安徽将完善畅达全国的综合运输通道。实施“4轴5廊6通道”建设工程,持续强化京港澳、武合宁、沿江、郑合杭“4主轴”功能,推动各条主轴高速公路双通道贯通。
具体而言,安徽将提升高速铁路覆盖水平,完善皖北、皖西地区铁路网络,构建合肥“时钟型”高铁网络,增强主轴铁路运输能力。到2027年,高速铁路达3600公里,覆盖80%以上的县。
干线公路网建设方面,加快建成“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优化高速互通布局。推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高标准连通及低等级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新发现四、五类桥梁处治率达100%。到2027年,安徽境内国家高速公路总体贯通,主通道基本实现八车道通行,高速公路达7500公里,县通双高速比例达90%;一级公路达8500公里,普通省道二级以上占比达65%以上。
安徽将建设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优化“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水运发展新格局。到2027年,四级以上干线航道达2400公里,县级通达率近70%。
规划建设大黄山小环线高铁项目
围绕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西翼门户定位,安徽将加强皖沪机场合作,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同时,深化沪苏皖长江沿线港航合作,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到2027年,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干线航道省际接口分别达18个、22个、9个以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基本实现等高对接,服务支撑共建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带。
安徽将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联通,加快推进跨省通道项目建设,依托江淮干线加快构建中原出海通道,研究论证金寨机场建设。同时,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贯通沿江高铁、北沿江高速,扩容改造南沿江高速,加快跨江通道建设,推动沿江城市跨江融合发展。
皖北地区,将推进徐宿高速、淮宿蚌铁路等项目建设,实施蚌埠等船闸扩能升级,建成亳州、蚌埠机场,适时建设宿州机场。
大黄山“快进慢游”交通体系也将加快推进。安徽规划建设大黄山小环线高铁项目,打造一批旅游风景道,推进旅游航道整治与水路旅游客运发展,有序推动低空旅游场景开发开放。
加快完善省际、城际毗邻公交网络
安徽将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建成合肥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等一批重点枢纽项目。到2027年,新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距离控制在300米以内、至中心城区半小时可达率超过90%,新建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超过90%。
安徽将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城市交通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支撑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同时加快完善省际、城际毗邻公交网络。
安徽还将开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研究,示范推广新能源车船以及无人机、无人驾驶应用。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