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90后青年袁小婷——

用多种语言传播中国文化(侨界关注)

杨 宁 张昕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08日

第 06 版)


  二〇一五年,袁小婷(中)在厄瓜多尔水电站的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袁小婷从北京语言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后,赴拉美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在拉美,袁小婷看到多元文化的差异,她开始主动教授当地居民中文,传播中华文化。这段经历促使她进行职业转型,如今的她是一名深耕语言教学的自媒体博主,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向世界打开教授中文、粤语的窗口,粉丝数量超400万。

  拉美追梦

  袁小婷是土生土长的深圳姑娘,家住在深港交界口岸。各式各样来往的行人说出的不同语言,对她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袁小婷会下意识地模仿听到的新语言和方言,诸如英语、粤语、客家话,每一种她都学得有模有样。在这样的语言环境影响下,语言学习在袁小婷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高考填报志愿时,袁小婷选择学习西班牙语。她说:“其实我们每个人毕生都在致力于成为一名语言善用者。”袁小婷期望用多语言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

  在大学的时候袁小婷去墨西哥进行交换学习,课余时间她会去当地的高中、大学教中文。袁小婷希望通过语言的教学,告诉拉美地区的人们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她说:“我想告诉大家中国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国家。”

  袁小婷在课上最常用的一个例子便是广场舞大妈,她发现每当她说到“大妈”两个字的时候,学生们的眼睛都在发光,因为在西班牙语里面“dama”便是女性的意思。在袁小婷的形容下,“大妈”成了中国热情的具象化词汇,学生们想到“dama”就会想到中国广场舞大妈们活力四射的舞姿、热情洋溢的笑容。通过一个单词,许多拉美地区的学生打开了认识中国的大门。

  大学交换的经历让拉美在袁小婷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在2015年毕业后,袁小婷前往拉美地区,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她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建设厄瓜多尔水电站,如何取得当地百姓的支持,搭建好沟通的桥梁,是袁小婷面临的首个挑战。

  “南美洲人民的血液里仿佛流淌着‘足球’二字。”袁小婷说道。为适应这样的文化差异,袁小婷联系当地球队与中国团队开展了一场足球友谊赛。

  活动中,他们留意到当地球队的足球、球衣都有破损,赛后,袁小婷便联系团队负责人,为他们送去一大批高质量的球衣、球具。逐渐地,袁小婷不仅融进了他们的足球文化,也让拉美地区的人们认识了中国。

  开阔眼界

  随着袁小婷对拉美的深入了解,她发现当地几乎所有饭店都有一道菜叫作“炒辣饭”,这是一道中拉融合菜系。袁小婷说:“炒辣饭是当年华人进入拉美地区时,结合当地特色发明的一道菜,他们没有用西班牙语命名,而是直接用的中文音译。”这也给了袁小婷灵感,“美食”就是最好的文化交流的桥梁。

  因此袁小婷会经常组织团队举办“火锅派对”。拉美地区的人们吃惯了炙烤的牛排,没想到原生食材放进原汤里面煮也能这么美味。品的是美食,交流的是文化,袁小婷在阐述“火锅”时没用英文“hot pot”,而是直接教中文拼音“huo guo”,当地居民提起火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英文而是中文发音。袁小婷感慨:“从一个词的发音就能看出语言交流的强大,中文的表达需要更多地被传播。”

  袁小婷在拉美地区还有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在进行水电站测试时,突发泥石流灾害,而有一个紧急零件需要马上送到山坡上,袁小婷作为翻译和辅助工程师承担起这个重任。随着雨越下越大,泥石流冲击愈加猛烈,山体突然开裂,袁小婷被逼到另一个摇摇欲坠的山头上。

  现在回忆起来,袁小婷仍然很紧张:“我当时语无伦次地打着求救电话,最后我是坐在救援的挖掘机挖斗里,凭借挖掘机的悬空转移,才得以脱困的。”这次险象环生的经历让袁小婷记忆犹新:“中拉团队在救援时的同心协力,让我看到了双方情谊的愈加深厚,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来这里。”

  在拉美地区的工作经历,让袁小婷不断开阔眼界,也发现了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魅力。于是,她选择辞职创业并继续深造,成功申请到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最后摸索出自媒体的发展道路。

  文化传播

  拉美地区的经历对袁小婷的自媒体之路产生很大影响。她说:“足球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场娱乐的比赛,但是对于拉美地区的人民来说,足球代表着一种民族情结。”因此在自媒体的探索过程中,袁小婷一直秉持着“尊重”和“创新”的原则。

  在粤语科普视频制作过程中,袁小婷常常思考,如何让广东本地人看到全新角度,让外地朋友更轻松地理解广东文化。于是,袁小婷结合时下流行的“盲盒”,推出了“粤语、西班牙语语音盲盒”系列,每期会随机选定一句热门港剧台词或是粤语歌词,然后她分别用粤语和西班牙语来演绎,这一创意引发许多人的共鸣。

  袁小婷用两年时间探索视频创作的思路。现在,她已经可以流畅地转换西班牙语、英语、粤语等语言,用多语言推广中国文化。在2022年,袁小婷偶然刷到一条短视频《我是云南的》,它的音乐节奏感强,配合当地方言让人记忆深刻,这给了袁小婷灵感,她依据这个音乐节奏,分别制作了粤语、西班牙语、英语版本。

  粤语版《我是广东的》一经发出,就让袁小婷在互联网上出圈。这份爆火出乎袁小婷的意料,她说:“我的初衷只是想和大家介绍我的家乡,希望粤文化能让更多人知晓。”

  “八百标兵奔北坡,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视频中,袁小婷用粤语说着绕口令,她用这种轻松的表达方式把语言知识串联起来,让粤语得到更好的普及与传播。许多外国人看到袁小婷的视频,纷纷给她私信希望她能教他们说粤语,借着这个契机,袁小婷开辟了用英文教授粤语的新赛道。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大家了解粤语发音的意义,袁小婷常用古诗词进行说明。比如,她会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解析粤语的音韵美。用普通话读“间”和“还”其实不押韵,但用粤语发音,“间”发作“gaan3”,“还”发作“waan4”,这句诗就变得押韵了。

  古代汉语与粤语有融会贯通之处。袁小婷认为自己教授的不仅是粤语,更是这门语言背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我在做的就是传承粤语、传播中华文化,用语言温暖你我,让爱跨越网络。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袁小婷说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