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民间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其实来源于佛教。

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名为净饭王,太子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于是在他十九岁那年,舍弃王族的富贵生活,出家修道。

释迦太子出家后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以淡薄物质砥砺求道。此时的太子精疲力尽,瘦骨嶙峋,身心几至崩溃边缘。他渐渐觉悟到:过分享乐使人懈怠,而过度的苦则使人身心热恼、执着苦痛,于是他决意放弃无益于觉悟的极端行为。


离开苦行林,释迦太子行至尼连河边。此时有一位名叫苏伽达的牧女向他供养了乳糜,太子食用后恢复了气力。此后他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颗繁茂的菩提树下静坐,终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从这一天开始,人间有了佛陀,人间有了佛教,人间有了佛法。从这一天开始,一切迷惑的众生,便有导师可以依止,有法门可以修学。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寺院都会举办法会纪念,同时用五谷及诸果煮粥供佛,并赠送给善男信女们,俗称“腊八粥”。

相延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民间,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腊八”在中国除了“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的意义,也具有了民俗文化的内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佛教中有这么一句话:“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喝粥有益健康,好处众多,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冬天,没有什么比一碗热粥更能慰藉人心了。

愿大家在品尝腊八粥的同时,能够分享佛陀成道的喜悦,感念佛陀教化的恩德,罪障消除,福慧增长!


▍版权声明:

○ 本文转自佛教早晚课,由玉泉寺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