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儿渐浓情更暖

腊八至,年味始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童谣声起,腊八,这个承载着千年传统与浓浓温情的节日,悄然降临。它宛如一场盛大春节的轻盈前奏,将沉睡的年味悠悠唤醒。

腊八节当天,街头巷尾满溢着节日的独特氛围。寺庙前早早排起了长队,善男信女们怀揣着对新年的祈愿,静候那一碗碗热气腾腾、寓意吉祥的腊八粥。社区里,志愿者们也忙碌开来,将精心熬制的腊八粥,送到孤寡老人与困难家庭手中,暖粥传递,温情四溢。

回到家中,厨房亦是一片热气腾腾之景。妈妈总会在前一晚就悉心备齐各种食材:红豆、绿豆、花生、大枣、莲子…… 次日清晨,便开启小火慢熬。随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响,香气逐渐弥漫全屋,直钻鼻腔,勾动着味蕾,那是家的味道,是年的初香。一家人围坐,共享这碗软糯香甜的腊八粥,每一口都饱含着团圆的喜悦,每一勺都承载着对来年的美好期许。

粥香四溢,暖人心扉


腊八粥,这腊八节的 “主角”,食材丰富得恰似一场小型的 “丰收聚会”。大米、小米、糯米等谷物,是土地给予的坚实馈赠,寓意着富足与安稳;红豆、绿豆、黑豆等豆类,颗颗饱满,蕴含着蓬勃生机,宛如木之葱茏,象征着生命活力;红枣、桂圆、花生,甜蜜与营养兼具,恰似生活里的 “甜蜜暴击”,寓意着团圆、吉祥与多福;莲子、百合清心安神,为这碗粥添一抹静谧,仿若冬日里的一缕暖阳,寄寓着和美安宁。

在家中煮腊八粥,亦是一场充满爱意的 “家庭盛宴”。妈妈总会在前一晚,就将各类食材细细备好,豆类、谷物泡在清水中,吸饱水分,蓄势待发。次日清晨,一家人围在灶台边,孩子帮忙添柴生火,火焰跳跃,映照着满是期待的脸庞。锅里的粥咕噜咕噜地翻滚着,香气氤氲,弥漫全屋。熬好后,一家人围坐,共享这碗汇聚着天地精华、饱含亲情的腊八粥,每一口都是家的温暖,每一勺都是爱的传递。

邻里之间,也常以腊八粥为纽带,传递着温情。哪家煮了香浓的腊八粥,定会盛上几碗,送给隔壁的老人、对门的孩童,分享这份甜蜜。孩子们端着粥,欢欢喜喜地跑着送过去,嘴里还念叨着 “奶奶,喝腊八粥啦,喝了身体棒”,那软糯的童音,让寒冬瞬间升温。老人们接过粥,笑得眼睛眯成缝,直夸 “这孩子,真懂事,腊八粥香,人心更暖呐”。一碗腊八粥,串起了邻里情,让整个社区都沉浸在温馨、和睦的氛围之中。

腊八习俗,各地风情


腊八蒜,堪称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腊八 “代言人”。一到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忙着剥蒜、泡蒜。将圆润饱满的蒜瓣,轻轻丢进白醋或米醋里,密封好罐子,置于阴凉处。蒜瓣在醋的温柔 “拥抱” 下,慢慢褪去洁白,换上翠绿的 “新衣”,宛如翡翠般剔透。除夕夜,这腊八蒜就闪亮登场,为饺子增添一抹独特风味,咬上一口,酸辣劲爽,那叫一个地道。传说,腊八蒜的蒜与 “算” 同音,过去各家商号在这天拢账,算清一年收支盈亏,腊八蒜就是 “腊八算”,欠债还钱,年关清账,透着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陕西关中地区,腊八面则是主角。初七,主妇们就开始忙碌,用上好小麦粉加盐、碱,和成光滑劲道的面团,反复揉、醒,擀成薄厚适中的面片,再切成韭叶般细长面条。腊八清晨,豆类、蔬菜、臊子齐下锅,煮出鲜香四溢的汤头,将面条煮熟捞入碗中,浇上臊子汤,撒上葱花、香菜,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面就成了。面条细长,寓意长寿,“腊八面,似针线,几口气也吸不完,来年日子不断线”,人们吃着面,祈愿新的一年健康长寿、生活顺遂。

在安徽黔县,腊八豆腐独具风味。腊八前后,当地人家家户户选优质黄豆,精心制作豆腐。做好的豆腐抹上盐巴,放在冬日温和暖阳下慢慢烤晒,待水分渐干、色泽金黄,腊八豆腐就 “出炉” 了。它咸香可口,既可单独切片食用,品味原始豆香;又能与肉类同炒、炖煮,吸满肉香,更添风味;招待贵客时,还会被巧手雕刻成花卉、动物模样,淋上麻油,拌上佐料,变身精致冷盘,为餐桌添彩。相传,腊八豆腐源于一对恩爱夫妻,妻子偶然将豆腐遗忘石磨,数月后归来,豆腐已金黄喷香,经改良成了当地特色,承载着岁月里的烟火温情。

从腊八到年,筹备正当时


腊八节的到来,恰似一声清脆的号角,吹响了春节筹备的激昂旋律。“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从喝腊八粥开始,之后便是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过除夕。” 童谣里,满满当当都是过年的盼头。

掸尘,这一习俗承载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期许。家家户户总动员,大人孩子齐上手,拿起扫帚、抹布,将屋内屋外的角角落落擦拭一新。屋顶的蛛网、墙角的积尘、家具上的浮灰,统统清扫干净,让家的每一寸空间都焕发出崭新光芒,以清爽洁净之姿迎接新年的福气。

年货购置更是一场欢乐的 “物质狂欢”。集市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红彤彤的灯笼、喜庆的春联福字、五彩斑斓的糖果、各类干货坚果……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穿梭其中,精心挑选,手中的大包小包,装满了对新年的满心欢喜与美好憧憬。新衣服自然也是不能少,大人试穿着新衣,对着镜子整理衣角,脸上洋溢着幸福;孩子则蹦蹦跳跳,迫不及待想穿上新衣,去迎接新年的热闹。

写春联,是春节筹备中的 “文化盛宴”。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副副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上。“红梅迎春笑,玉兔踏春来”“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笔墨间流淌着对新春的殷切祝福。写好的春联晾干,张贴在门扉两侧,顿时,年的喜庆氛围扑面而来,墨香与年味儿交织,弥漫在街巷之中。

儿时,总盼着腊八过后的这些筹备时刻。跟着父母赶集,眼睛被各种新鲜玩意儿吸引,手里攥着零花钱,买点小鞭炮、糖人儿,一路欢声笑语;看长辈写春联,也会拿起毛笔,有模有样地画上几笔,虽字迹稚嫩,却满是认真;打扫屋子时,哪怕累得小脸通红,也干劲十足,因为知道,年越来越近了,那些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的欢乐时光即将开启。

年的味道,心的归依


腊八,宛如一场温馨的开场仪式,轻启了春节的华彩大门。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深植于华夏儿女心间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延续着祖辈的智慧灵光。

在这寒意料峭的腊月,一碗腊八粥,暖了胃,更暖了心;一瓣腊八蒜,酸在舌尖,喜在眉梢;一碗腊八面,劲道爽滑,祈愿绵长;一块腊八豆腐,咸香四溢,回味悠悠。这些独具特色的习俗,是地域文化的鲜明旗帜,在时光长河里猎猎飞扬。

从腊八开始的筹备,如同一场盛大的迎春接力。掸尘清扫,扫去旧年阴霾,迎来新春曙光;购置年货,挑拣的是好物,装满的是希望;书写春联,笔笔落下新春愿,字字晕染年景红。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团圆的渴盼。

犹记儿时,腊八的清晨,总是在妈妈熬粥的香气中悠然醒来,一家人围坐喝粥,笑语不断。长大后,漂泊在外,那碗腊八粥成了心底最深的牵挂,是家的味道,是乡愁的解药。腊八,是岁月的书签,夹在旧年与新岁之间,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亲情,永远是最温暖的依靠。

亲爱的朋友,你的腊八有着怎样的难忘故事?是与家人共享的温馨时刻,还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慨万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同聆听年的足音,品味岁月的香醇。

此刻,腊八的序幕已开,年的大戏即将登场。愿新的一年,阳光满路,温暖如初,阖家团圆,诸事顺遂。让我们怀揣着腊八的美好期许,大步迈向新春,拥抱每一个熠熠生辉的日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