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7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按照春节传统,此时家家户户熬腊八粥,准备过年。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很多人预约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简称“中国非遗馆”)过腊八节。北京市民陆欣回忆小时候,腊八临近,母亲就喊她去买干果,让哥哥去剥豆、淘米,一样一样凑齐、洗净,忙活半天煮出一锅粥。“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很多人换成点外卖,腊八粥没那么香了,更缺了一家人欢喜忙碌的热闹。”陆欣已连续两天带着小孙女来中国非遗馆,希望这里浓郁的年味能让孩子了解我国春节传统习俗。
在“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际,“过年——春节主题展”(简称“主题展”)日前在中国非遗馆开幕,迎来如潮观展人流。观众评价:“如同彩排过年,提前感受到年味了。”
排了近半小时的队,观众丁颖甄和闺蜜得以拓印“石阡说春”主题雕版,收获两张“祝君好运”图。小小仪式感里有真诚的祝福,她们还体验了“打春牛”“摇春签”,许愿新年顺遂。
“妈妈,我没见过这个,是摇着玩吗?”
“这是一个非遗项目,你可以感受一下它的重量和手感。”来自浙江的沈吟带着女儿来北京旅游,到中国非遗馆参观主题展。在她的鼓励下,女儿拿起京西太平鼓开心地晃起来。
▲ 观众在主题展览现场体验写“福”字王彬 摄
对于来自广东广州的李先生来说,广州年味最盛处在“行花街”。看到主题展“辞旧迎新”单元内各色花卉满布,他备受感动,当即拍照分享在家庭微信群中。
“灶,造也,创食物也。”祭灶是重要年俗。展区内的灶台前,8岁的小姑娘霓霓有模有样地拉起了风箱,往灶里填了两根木头,还现场教小朋友“请灶君”。
“我们专门在‘欢聚祝福’单元布置了年夜饭的场景,体现和乐融融、阖家团圆的春节寓意。”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介绍,主题展融入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还原百姓的生活场景,汇集300余件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相关作品,通过展览展示和互动环节邀请人们回家过年。
“家训”以对联形式投影于墙面,一对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老姐妹带着儿孙来此“打卡”。“咔嚓”,一张有特殊意义的合影随即拍出,将被洗成照片装裱在相框中。
体验课搬进主题展,北京市昌平区的小学生在年夜饭桌前“点起了菜”。带队的吴老师看到桌上精心搭配了各地年节佳肴,欣慰于孩子们能从中了解天南海北的美食、年俗。
每逢春节期间,走出家门,满眼喜庆。主题展上,由“家”入“市”,别有风味。
灼灼华光中,位居“乐岁弦歌”单元中心位的“乐清首饰龙”,是长5米、宽2米、高3米,由4层楼阁组成的龙舟型花灯,龙身上有80余座亭台楼阁、由绸缎制成的近300个古今人物,浓缩了《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等经典故事,四周饰有精美绝伦的乐清细纹刻纸。
身着汉服的龙和锦边拍照边惊叹:“听讲解员说这件作品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于一体,技艺之精湛让人震撼。”
展厅里,各地有代表性的非遗还“摆摊”,汇成“年集”如庙会。
山东展区内,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高密聂家庄泥塑等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作品和文创呈现浓郁地方特色。展区负责人郭佳怡忙着给观众找年画。除门神、财神和灶神等传统样式外,新推出的“盘福蛇”最受欢迎,厚厚一摞没几天就售得只剩两张,“杨家埠木版年画已多次补货。”她说。
“您再瞧,这幅‘增福增财神’年画是清代版,已经有些褪色,不知制作它的木板还能用多久,格外珍贵呢。”郭佳怡抓住时机跟观众介绍年画制作技艺,还会根据观众所选年画主题提供悬挂位置建议。
年礼是属于中国人的春节问候,含蓄、真挚,颇有讲究。展览上,山东、上海、浙江等多个展区都收到了观众的大量订单,均附有寓意美好的定制需求。“正在赶制,年前一定寄到。”展区相关负责人承诺。
柳沟草编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六叶带来的蛇形草编和新春簸箕供不应求。传统的簸箕尺寸较大,象征辞旧迎新,现在被制成吉祥小摆件,微型簸箕配上小笤帚,造型可爱,尤其受小朋友喜爱。不停在编织的韩六叶也有自己的新年愿望:冬去春归又一年,非遗融进人们美好生活,会越“活”越年轻。
展区一侧,沉浸式的民俗表演引人流连。许多观众的心已跟着回到家乡:春节,马上就要到了。
2025年1月7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跟着春节主题展提前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