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州玉山县塘南七里店的谢七之妻,对婆婆不孝。每天吃饭时,给婆婆吃的都是麦子,还不让吃饱,自己则吃白米饭。

宋代绍兴三十年七月七日,谢七夫妇皆出门去了,只留老婆婆看家。有个云游僧人从门口过,向老婆婆乞讨。婆婆说:“我自己就从来没吃饱过,哪有剩余的给你吃呢?”僧人指着碗里的白米饭说:“就把这饭施舍给我吧。”婆婆摇手说:“白米饭是七嫂的,我不敢动,不然的话,她回来定会辱骂我。”僧坚持求乞,婆婆始终不敢将饭给他。

一会儿,七嫂回来了,僧人转而直接向她求乞,妇人不但不给,反而怒声叱责他。僧人的哀求越来越恳切,妇人说:“把你的袈裟脱下来,我与你换。”僧人真的脱下袈裟递给妇人。妇人反复细视,又好玩地将袈裟披在身上。

僧人突然消失了,袈裟变成了牛皮,怎么也脱不下来,妇人先从胸部生毛,然后渐渐遍及全身,头也开始变为牛了。其夫急忙去告诉妇人娘家,等其父母赶来时,妇人已全身变为牛了。现在已不知存亡。


【原文】

信州玉山县塘南七里店民谢七妻,不孝于姑,每饭以麦,又不得饱,而自食白秔饭。绍兴三十年七月七日,妇与夫皆出,独留姑守舍。 游僧过门,从姑乞食。笑曰:“我自不曾饱,安得有余?”僧指盆中秔饭曰:“以此施我。”姑摇手曰:“白饭就是七嫂者。我不敢动,归来必遭骂辱。”

僧坚求不已,终不敢与,俄而妇来,僧径就求饭,妇大怒,且毁叱之。僧哀求愈切,妇咄曰:“脱尔身上袈裟来,乃可换。”僧即脱衣授之。

妇反复细视,戏披于身,僧忽不见。袈裟变为牛皮,牢不可脱,胸间先生毛一片,渐遍四体,头面稍成牛。其夫走报妇家,父母遽至,则俨然全牛矣。今不知存亡。

选自(宋)洪迈《夷坚志》。

【注释】

1.信州:州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饶市。

2.姑:此指丈夫的母亲。

3.白秔饭:白米饭。秔,同粳,即“粳”稻。

4.绍兴:宋高宗赵构的年号(1131——1140年)。

5.袈裟:佛教僧尼的法衣。

6.四体:四肢。

【简评】

虐待父母而得恶报,这是古代民间常有的传说,虽然多以因果报应的形式出现,但终究表现了古代人民一种良好的道德愿望。这篇故事因果报应的成分少,而以怪异的形式出现,其思想意义更为健康。

未完待续……

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