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在秦砖汉瓦、金戈铁马的岁月流转之间,陕西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汉风唐韵在此传扬,文化传承千年不息,展现出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悠久。
作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陕西拥有774万余件可移动文物、76座革命纪念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雁塔等名胜古迹驰名中外;黄帝陵、延安宝塔引人注目;泾阳郑国渠、汉中三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汉阴凤堰梯田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福泽万家……近年来,陕西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珍贵的历史遗迹和丰厚的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1
守护大遗址 文明记忆融入时代
陕北高原上,饱经风霜的石峁遗址“驻守”在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北岸的黄土梁峁上。这座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头城由皇城台、内城、外城组成,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
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墙体
与之遥遥相望,关中平原上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的发现,让考古工作者首次从宏观角度摸清了庙底沟文化中心聚落的整体布局。
秦岭南麓,以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洛南夜塬遗址为代表的秦岭南麓旧石器考古,为证实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自本土古人群学说提供了新证据。
从陕北到陕南,人类文明的星光散布在三秦大地上。全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9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9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名镇7个、名村3个、传统古村落30处。
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芦山峁遗址、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清涧寨沟遗址等考古发现,到半坡遗址、周原遗址、汉景帝阳陵、隋唐长安城等大遗址,陕西境内众多考古遗址的发掘工作,为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以及追溯华夏民族融合交流的历史脉络提供了重要线索。
11月13日,“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举行。西安把大遗址保护利用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探索出大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与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四个结合”保护理念。
陕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考古与历史研究、让广阔大地上的大遗址“活起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大遗址是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陕西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大遗址共有18处54个点,数量和等级都居全国前列。”省文物局局长贾强介绍,强化大遗址保护、提升大遗址管理能力、深入挖掘大遗址价值和有效利用大遗址保护成果是陕西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重点。
瑰丽壮观的大遗址,如同熠熠生辉的明珠散落在陕西。在考古人员的保护下,这些文化珍宝正在新时代散发着独特魅力。
2
文物“活”起来 考古成果惠及民众
12月11日,西安博物院内熙熙攘攘。来自福建的游客陈嘉琪身着汉服,在三彩腾空马前驻足。她告诉记者:“这是我来西安参观的第三家博物馆,各种各样的文物让我大开眼界。西安不愧是十三朝古都。”
博物馆一头连着文物藏品,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考古成果和文物活化利用步伐,努力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让考古成果真正惠及民众,让大众感受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陕西文物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陕西文物系统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提档升级为重点,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激发博物馆内生动力,推动博物馆发展从‘缺不缺、够不够’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为公众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介绍。
博物馆逐渐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新时尚,“把博物馆带回家”已成为人民群众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种方式。
“博物馆+”策略,让陕西更好地整合文物资源。陕西依托多家国家和省级文创产业试点文博单位,每年开发市场欢迎、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400余款,文创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逐渐攀升;实施“云展览”“互联网+文物教育”等30多个项目,逐步实现文物数字资源共享。观众能够在线上享受博物馆文化服务,博物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推进。
2013年底至今,陕西的博物馆数量由221家稳步增长到360家,年均参观人数从3300余万人次增长到7200余万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提升改造项目被确定为省级重大文化项目。陕西博物馆藏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先后在52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500余场。
“我们将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深化交流合作,持续把博物馆建设成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优秀文化传承的阵地、先进思想引领的阵地、中华文明传播的阵地,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孙周勇介绍。
3
全链条支撑 科技赋能文物事业
12月12日,西工大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团队青铜工艺研究小组负责人杨欢正在实验室忙碌。借助计算机建模,商代工匠铸造青铜鼎的工艺生动地展现出来。
杨欢告诉记者:“在青铜器的制造过程中,凝固阶段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青铜器的静态分析,对凝固过程鲜有探讨。我们借鉴材料学中已经成熟的固化理论,揭示商代工匠是如何打造出既均匀又完整的大型青铜器的。”
文物保护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随着文物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已成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坚持‘考古发掘是基础、科技保护是核心、陈列展览是手段、服务社会是目的’的工作要求。我们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文物工作的关键位置和核心地位,着力实现科研平台有实效、体制机制有突破、开放合作有创新、保护成果有提升。”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李娟介绍。
陕西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文物科技平台”,现已建成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5个、省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合作基地2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3个、“三秦学者创新团队”3个,各类实验室和文物修复室达到40多个,承担了国家、各部委各类科研课题90余项,科研成果获各类奖项107项。目前,陕西文物保护展示利用领域,防、保、研、管、用全链条科技支撑局面初步形成。依托科研基地优势,陕西已先后开展了300多项文物保护修复工程。
李娟表示,下一步,陕西文物系统将联合相关厅局尽快出台《陕西省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聚焦资源优势和现有平台、科研基地,重点培育建设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文物保护和考古国家级科研团队,培育文物鉴定和科技考古省级科研团队等领军力量,逐步构建陕西文物全链条式文物科技创新体系。
(图文来源于“陕西日报”,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