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校长薛志明的办公室,从窗口望出去,正对着支付宝大厦,还能看到“魔都三件套”。

他告诉第一教育:“学校地处陆家嘴金融中心,周边有招商银行上海大厦、渣打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浦东分行等。独特的环境优势也助推了学校金融素养培育的特色发展。”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以下简称“东昌中学”)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5年来,学校经历了校舍的改扩建、课程的多次迭代升级,“这些年,我们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但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金融家、银行家,而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拥有更健康的生活。”薛志明表示。


从校本课程到学校特色

15年来,步履不停

回顾东昌中学的特色发展,校长薛志明介绍,早在2009年,学校就开发了金融素养培育校本课程,从课程起步逐渐发展为学校特色,“我们希望能依托华东师大和陆家嘴金融城的优势,来保障学生‘主动自主+全面特长’的发展。”

他坦言,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对金融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是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的办学目标。

因此,东昌中学打造了“三圈”课程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核心圈由金融专家课程、金融实验室课程、金融场馆课程等29门金融系列课程组成。课上,学生能学习银行业务办理基本技能,比如辨别真假货币、为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也可以模拟创办一家学生公司,学习发售股票、召开股东会、研发产品……

“内圈课程更关注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希望这类课程能帮助高中生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和理财观,具备基本的人生规划能力和职业意识。”薛志明告诉第一教育

他表示,金融素养培育系列课程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迭代升级,过去5年中,东昌学子的课程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

据悉,2021年以来,学校开发了“智慧财商”“学做保险”“金融与法律”3门金融实验室课程,“经典欧美剧中金融名场面赏析”“英语阅读中的金融常识”“基础金融英语”3门金融社会课程和“金融与法律”1门金融在线课程。

中圈课程与金融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由语言沟通类、数据分析类、社交礼仪类课程组成,涉及演讲与辩论、概率与统计、礼仪修养等。

外圈则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目前开设了50余门数理类、人文类、科学类和艺体类课程。


校长薛志明介绍,学校每学期平均向高一和高二学生开放约66门课程,每周2个课时,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报,“我们的选修课程采取学分制,要求学生每学期需修满2学分,每两年必修8学分方可毕业,高一高二这两年中必须选择至少一门内圈课程。”

在这过程中,学生实现了跨学段学习,满足了不同基础、不同兴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此外,东昌中学也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如“采访金融人士”“世界是部金融史”等课程,打通了语文、政治、历史与金融知识的学科界限,学生在多学科的交互学习中,增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一场历时4年的改造

打造一座1919平方米的金融实验中心

“获评特色高中后,学校经历了一场历时4年的改扩建,2019年6月,我们搬到了位于浦东金桥的过渡校舍,工期比我们预想的更长,2023年,我们才搬回这里。”回顾这段经历,校长薛志明感慨万分。

他告诉小编,去年,学校迎来了建校70周年,不少曾经的东昌学子回到母校后,纷纷“抱怨”高中3年都在过渡校舍,没有在改建后的崭新校园上过学。

谈及这场历时4年的改造,让薛志明最有成就感的便是新建了一座1919平方米的金融实验中心,这也是原先金融实验室的升级版,“在外过渡期间,为了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我们在过渡校舍复制了模拟银行和模拟证券交易中心。”

如今,金融实验中心的建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元的实践平台。

金融历史实验室通过VR技术展现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金融业务的变迁以及上海的金融发展脉络;校内的货币博物馆内展示了铜钱、银元、纸币等货币,串联起了货币的发展史。

除了校内科普场馆,中心内还设立了智慧保险展示中心、智慧模拟银行、智慧证券体验中心、智慧模拟法庭等,学生在课上就能体验到存款储蓄业务、贷款业务、模拟证券交易、股价预测等金融机构综合业务。

薛志明表示:“在课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体验机会,让他们对金融行业的工作有一个基本认识,希望能帮助学生了解金融投资知识和金融理财意识,这都是踏上社会后的必备技能。”

东昌中学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也惠及了周边的初中,学校设计了初中生“一日金融人”实践体验类活动,每年邀请区内19所初中的学生前来参观学校的金融历史馆、货币博物馆等场馆,体验虚拟投资、银行储值、财商知识竞赛等活动。


此外,学校还牵头主办了每年的上海高中生经济论坛,“2012年,‘学生公司’社团的部分学生发起了第一届论坛,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每年,学生都会根据当下的金融热点来设定主题,去年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的手段和措施’;今年,学生聚焦‘金融驱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展开探讨。其间,还会开展校际商业模拟挑战赛、财商知识竞赛、金融嘉年华等活动。”薛志明介绍。



“高校+金融企业”

组建强大“教师天团”

采访中,薛志明提到,由于金融类课程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学校引入多方资源,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教师天团”,这支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2012年,学校成立了“东昌中学学生金融素养培育区域性联动组织”(简称“东昌金联”),为特色课程的开展和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年,成员单位已经发展到了23家,包括渣打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浦东分行等周边金融机构,也有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等高校二级学院。


“每年的‘金融梦想家’夏令营就是中国银行浦东分行与我校共同主办的,为期3天的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走进银行博物馆、养老特色服务网点等机构,实地了解中国银行企业的历史文化和银行特色业务,在高中阶段就树立起金融意识,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和理财观。”薛志明告诉小编。



此外,东昌中学也为对金融专业有志趣的拔尖学生提供了平台。2018年,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学位教育中心合作开设了“DC金融优才班”。


在暑假为期2个月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保险学、投资理财、企业创新等专业知识,最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深入研究,撰写成一篇论文,进行现场答辩。学生们对于当代金融学科以及经济发展形势的认知和思考令高校教授们刮目相看。


小编也了解到,华东师大经管学院教授也会定期邀请东昌中学的专业课教师走进高校进修,来弥补学校金融专业背景教师的缺失,“现在,我们学校教师还自发组建了一个金融素养培育教研组,组内的16位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但他们都对金融素养培育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主要负责相关课程的开设、活动的指导等。”薛志明常常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特色发展。

70年办学

不培养金融家,而培养“生活家”

东昌中学的金融素养培育特色的创建已经走过了15年,有不少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金融行业,并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提供课程和实践资源,“平时在与金融企业对接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薛校长,我以前也是东昌的学生’。”那一刻,校长薛志明倍感欣慰。

“高中3年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也是学校办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特色创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这3年里,多参与、多体验、多实践,所以,学校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资源和多元的展示平台,来拓宽眼界、提升思维能力。”他表示。

据统计,近几年,学生高考时报考财经类高校和专业的占比达到20%以上,特色的浸润也让他们对未来的规划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东昌中学始终秉持着“为学生未来健康生活而教育”的办学理念,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第一批)、上海市足球项目传统学校、上海市科技示范校、浦东新区艺术特色学校等荣誉。

学校既重视当前学生对自觉进步的追求和个人阶段目标的实现,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希望能在每一位东昌学子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未来,在他们接触或从事金融行业的时候,能产生亲切感。”薛志明说。

文字:王佳依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