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青芝岫)
北京的颐和园乐寿堂,具体的地址,是乐寿堂前边的庭院里,有一个雕刻的非常精致的石头座儿,这个石头座上啊,横卧着一块青色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我们叫做“青芝岫”。
这青芝岫啊,真是挺老大的,长有八米,宽有两米,高则有四米,这已经不能说是个石头摆件了,远远望去,这简直就是庭院里的一面屏风。
清朝的皇帝里,谁最喜欢搞金石收藏?那必然是乾隆。
因为这个乾隆啊,虽然是满族政权的皇帝,但无论是从基因角度来看,还是从人文角度来看,他都不能说是一个纯粹的满人了,反而是一个深受汉文化影响的皇帝,他这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搞收藏,什么书画啊,古玩啊,瓷器啊,玉石啊,各种有历史性和艺术性以及稀有性的东西,乾隆都会刻意整理和保存下来,圆明园,紫禁城,避暑山庄甚至沈阳故宫,乾隆皇帝都藏了不少的宝贝。
而且,乾隆皇帝不仅喜欢收藏,他还有一个小癖好,那就是如果是他喜欢的藏品,他一定要在上头留下自己的印记,比如很多他收藏的古代名画,他就喜欢在上头先盖章再写诗,评头论足一番,而这块青芝岫,在石头圈里也属于珍品了,乾隆也很喜欢,也在上面留下了字迹。
那我们想一下,这块如此巨大,且重量不会小于三十吨的青芝岫,它其实并不是原本就诞生于颐和园,不是说老早就在这里放着的,而是从别的地方被发现,皇帝说喜欢,这才运到此处的。
青芝岫被发现的地方,是良乡。
良乡,就是今天北京房山区的良乡镇,距离颐和园直线距离大概四十公里左右。
其实在现在来看,四十公里实在不算很长的路途,三十吨也不算特别重,吊车,卡车,翻斗,半挂,反正只要机械出马,就没有办不到的,可是在古代,这块青芝岫对人们来说,那简直就是不可动摇的庞然大物了。
(米万钟 后人绘)
最开始发现这块青芝岫的,是一个叫做米万钟的人。
米万钟,字仲诏,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后代。
这个米万钟啊,他是晚明人士,朝廷供职,做过锦衣卫,当过按察使,天启年间被阉党打压,辞官回乡,崇祯时复职,当然也是做一些闲职,最后卒于任上。
米万钟其人,有石痴的称号,就是他很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他这一生官位不定,四处赴任而又屡遭贬谪,因此去到过很多地方,而每到一处,米万钟必然要花费大量银钱和精力来收集和购买石头,他为每一块石头画像,点评每一块石头的外观质地,考究石头的文化,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绢本画石长卷》,可以说,米万钟算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石头。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只爱石,为了石头他可以目空一切,放弃一切,可以全神贯注,超然物外,这是个纯粹的人呐。
大概是在天启或是崇祯年间,米万钟到今天的北京房山一带溜达,我们知道房山一带就有很多深山嘛,山里就会有很多石头,米万钟到大山深处溜达,果然就让他发现了这块青芝岫。
只是因为在大山深处看了石头一眼,从此后就再也忘不掉石头的容颜。
这块青芝岫,那是把米万钟给爱惨了,他说什么也要拿走,要带回去。
带哪儿呢,米万钟在今天的北京海淀有个勺园,这勺园是他自己的私宅,他多年来收集的各种怪石巨石大石头小石头,都被他放在了这勺园里。
眼前的青芝岫威猛而不失灵秀,雄壮而不失险绝,这要是弄回勺园去,那就是妥妥的镇园之宝。
想法很好,可是实际上这事儿很难办到。
青芝岫太大了,太沉了,人抬抬不起来,马拉拉不动弹,那不是说你在路边捡了两块钱,揣兜里就走了那么简单。
思来想去之后,米万钟有了主意,那就是他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来运输青芝岫。
( 刺猬河段 良乡风光)
具体的做法是,先在发现青芝岫的地方到勺园之间修建一条平坦的大路,然后在沿途打井引水,让水流在路面上,时值冬季,水很快就在路面上结冰,并且结成了连绵不绝的“冰路”,青芝岫在冰路上被推着这么打出溜,一点一点的就移动了起来。
这办法吧,的确是挺好的,可是问题是,耗资太大了,修路要花钱,打井要花钱,雇人在后头推,也要花钱,米万钟是有钱,但是也并非巨富,换句话说就算是巨富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他这样为青芝岫修建专门运输的冰路,赶上现在修地铁的造价高了,所以米万钟是散尽家财,最终也只是把青芝岫运到了房山的良乡,到了良乡之后他没钱了,没钱那谁还给他干活?大家是一哄而散,米万钟没办法,只好是叹息一声,就把青芝岫给扔在了良乡的路边,匆匆离去,再也没有回来。
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那就别牵挂了。
这块青芝岫,从明末一直到清初,从顺治到康熙,再到雍正,时光流转,斗换星移,就这么静静的待到了乾隆的时代。
乾隆做了皇帝之后,有一年他到清西陵去祭祖,我们知道清西陵在今天河北保定的永宁山下,乾隆往返正好就要经过良乡,同为金石奇珍爱好者的乾隆皇帝等于是闻着味就来了,一眼就相中了这块大石头,于是在皇帝的命令下,动用全体京畿军民,耗费人力物力,这才把这块青芝岫运回了颐和园,皇帝是越看这块石头越喜欢,遂在青芝岫上提下了神瑛玉秀四个字。
清代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可面对青芝岫,也没有好的办法,无非就是大量的消耗物资,大量的征调民夫,用朴素简单类似于群蚂搬大象的方式来进行运输。
但其实,这种巨石运输,在古代早就不是头一回了。
(乾隆皇帝)
北宋徽宗宣和初年,在江苏的太湖,有人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太湖石。
这个太湖石啊,高约十六米,上百人手牵手才能把这块太湖石环抱一圈,反正粗略估计一下,这块太湖石,只会比清代的青芝岫要重,而绝不会比青芝岫轻。
石头这东西啊,其实本质上好像没有什么稀罕的,普通百姓一看,太湖石嘛,太湖里哪儿哪儿都是,这有啥好的,可是巧的是,当时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他也是个文玩艺术家,也喜欢搞收藏,他听说太湖竟然有这么一块庞然大物,皇帝是眉开眼笑,喜不自胜,立刻下令,要求把这块石头给运到皇宫里来。
咱说实话,宋徽宗属实是有点异想天开了,您想想,从良乡到颐和园,四十公里的路程,米万钟穷极后半生都办不到,还是乾隆费了老大劲才弄回来的,这太湖距离北宋京师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路途不止千里,你说运回来就运回来,那不是开玩笑呢么?
而且,不仅仅是这块太湖石更沉更大,还因为这太湖石的质地吧,没有青芝岫那么坚硬,路途上万一有个颠簸碰撞,那很容易就碎掉了。
这就好像是运玻璃和运塑料的区别一样,成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从太湖到开封,古代的地理环境,那不可能有高速公路,也不可能平坦开阔,一马平川,无论多少人,多少马,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想要走陆路也是办不到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走水路,从太湖出发,到京杭大运河,再从京杭大运河进入长江,从长江到扬州,从扬州到淮阳河,从淮阳河再到泗水,然后到徐州,最后从徐州到开封。
路线规划的没有问题,真正的难点,是古代没有承重力那么高的船。
(太湖石)
而且,别的水路还好,要么是修建完备的运河,要么就是宽广的天然河道,还比较好走,可是这最后一段水路,从徐州到开封的这一段,是一段特别小的小河,还是人工开凿的,叫做汴河。
这汴河是又挤又窄,还容易断流,汴河上还有很多桥梁,运送太湖石经过汴河,颇有点让变形金刚玩幼儿园滑梯的感觉。
坐不上,进不去。
在今人的视角来看,想要让这块太湖石从太湖到开封,只有神仙才能办得到了。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北宋朝廷举国之力,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安然无恙的把这块太湖石送到了宋徽宗的面前。
那具体是怎么运的呢?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完全是财大气粗,当时的北宋太有钱了,处于盛世年代,宋徽宗治下是一派繁荣太平,北宋大国风貌,傲然于世界舞台之上。
既然有钱,那什么都好办。
现有船只的载重量不够,那就造大船,民夫不够,大量雇佣,卫兵不够,大量调派,河道窄的,人工拓宽,水流浅的,人工注水,路上什么亭台楼阁,只要是挡住了这块太湖石的,一律拆掉,先让太湖石过去,完事再重新修建,在宋徽宗最高意志的协调下,全国都要无条件的配合,别说一块太湖石了,就是把整个太湖都移动到开封,也未尝不可,只是皇帝肯定是不会那么干了。
巨大的太湖石终于送到了徽宗的庭院,徽宗非常开心,亲赐太湖石为“昭功敷庆神运石”,这不仅仅是对石头的喜欢,也是宋徽宗对自己的褒奖。
(宋徽宗赵佶)
那一年,是宣和五年,御街两旁,桃红柳绿,繁花似锦,商铺林立,鳞次栉比,自晨光初破至夜幕低垂,人声鼎沸,不绝于耳。
城垣巍峨,城门敞开,迎来送往四面八方的商旅与使节。
虹桥横跨汴河之上,桥上行人如织,桥下舟船穿梭,帆影点点,桨声唉乃,与两岸的喧嚣市井交相辉映。
桥上有小贩叫卖,杂耍艺人献艺,引来众人围观,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宫城之内,金碧辉煌,楼阁亭台错落有致,御花园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池水碧波荡漾,尽显皇家气派,尤其是那块巨大的太湖石,真是蔚为壮观。
而每逢佳节庆典,更是张灯结彩,烟火璀璨,将整个汴梁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
宋徽宗认为,这盛世就是他缔造的,并且他将会继续缔造下去。
只是他不知道,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只有三年半的时间了...
盛世如何覆灭,北宋怎样崩塌,徽宗的权与谋,道与路,尽在《插图大宋史》!
参考资料:
《明实录》
《清实录》
《书史会要续编》
刘万磊.北宋赏石文学研究.湖南大学,2022
秦容哥.石观百年——颐和园赏石概述.文物天地,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