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儿,外面卖杂面的来了,买一点吗?”1月3日,70岁的马秋兰敲开楼下邻居安老太的家门,“快进来坐会儿,家里的还够吃几顿。”今年90岁的安老太亲热地握住马秋兰的手。马秋兰进屋后利索地整理桌子后,两人便坐在沙发上拉家常。安老太独居,视力不好,喜欢吃杂面,因天气寒冷已不便出门。每周一、三、五,马秋兰必会敲响老人家门,送点老人爱吃的蔬果,或是帮老人整理一下房间。
马秋兰是龙门新区三区“帮帮队”队员,她同队员许斌一起帮扶两位老人,其一是安老太,另一位是89岁的王大伯,两位都是独居老人。每周一、三、五马秋兰登门,其余日子则由许斌负责。“社区要求我们必须每天登门,对我们还有监督呢。”马秋兰笑着说,其实在她看来,对老人的帮扶不是负担,就是捎带手的事儿。
“帮帮队”队员马秋兰为老人送来蔬果
记者了解到,同马秋兰、许斌一样,该社区已发展“帮帮队”队员45人,这45名队员都是六七十岁的“小老人”,同社区内20位八九十岁的“老老人”结对,进行“一对一”或“二对一”帮扶。
龙门新区三区坐落在九龙山下,建成于2013年4月,住有居民2000余户48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032人,80岁以上老人200余人。近年来,为保障独居老人居住和生活安全,龙门新区三区不断探索并完善照料模式,在对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摸底后,决定组建邻里“帮帮队”。“帮帮队”由社区居委会书记佟广华任组长,两委班子为成员,由热心居民自愿报名,根据居住距离及双方具体情况,制订相应帮扶计划,对独居老人对口帮扶。“在开展帮扶活动前,我们多次入户摸底,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及实际困难,建立了老人信息库。”佟广华告诉记者。
正式开展帮扶前,社区还对队员进行了健康养生、常见病应对等基本培训。“帮帮队”的帮扶活动有一条基本要求:每日必须到老人家中敲门,确认老人安全。此外,队员们还及时了解老人需求,帮老人买菜做饭、做家务,照顾老人日常生活。“同时还可针对老人需求,拓宽服务内容。”马秋兰说,安老太喜欢杂面,因为自己也已70岁,多年不曾骑自行车,步行到超市买面得花20分钟,故小区每次有移动便民服务站来,她都会专门询问安老太是否有需要。
不仅开展生活帮扶,队员还负责对老人进行“精神抚慰”,比如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散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以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此外,如果老人对政策、法律等专业问题有疑问,队员需及时向社区反馈,由社区对接相关专业人士为老人解答。
身边有了“小老人”的照料,“老老人”的精气神儿也有了很大变化。安老太做的菜团子出笼了,她会送给马秋兰,让她也尝尝鲜。
为激励队员,该社区建起一套“奖励机制”:由队员每天记录“帮扶日志”,社区网格员根据“帮扶日志”及与独居老人核实情况,为队员记录相应积分。“一个积分值0.5元钱,积分可兑换卫生纸、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或是物业服务。最近,‘帮帮队’已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45人,帮扶积分已积累36000分。”佟广华说。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门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