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里的第5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味着此时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所以得名小寒。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这描述了小寒时节的自然现象,即大雁开始向北飞,喜鹊开始筑巢,雉鸡开始鸣叫。民俗方面,小寒正值农历腊八前后,“腊八节”是人们必过的节日,民间这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传统绘画中,小寒常常描绘寒冷的冬天景象,或江岸行旅、或寒林雪霁、或围炉烹茶……展现了人们对寒冷季节的独特感受,同时也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1
【五代-北宋】李成(传) 小寒林图 绢本设色 39.8cm×72.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幅作品以水墨兼少许淡彩作平远山水。前景为数株松树,挺拔苍劲,工致细微。左右陂陀被烟雾掩映,一派迷蒙。远景有隐约可见的起伏山峦。本卷笔墨厚重,构图清新,画面给人以气象萧疏的严冬景象,如实反映了我国北方的自然景色。卷前及画心上部均有乾隆题字,卷后有清王铎跋,曾被《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辽宁省博物馆
02
【南宋】赵孟坚 水仙图卷 纸本水墨 25.6cm×675cm 天津博物馆藏
古人挑选花期最为准确的一种花作为节候的代表,称为“花信风”,而小寒节气的“花信风”就是梅花、山茶花和水仙花。此幅作品就描绘了这生长在冬日的一株美好。作者以细长流利而匀净劲秀的线描勾勒花叶,用淡墨晕染出阴阳向背,将水仙幽静婀娜、清高超凡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津博物馆
03
【清】李方膺 梅花图 27cm×36cm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小寒节气的“花信风”梅花、山茶花和水仙花,即使在数九寒天也会次第开放,给人们送来春的消息。此幅作品绘折枝梅花插于瓶中,颇富生活情趣。淡墨勾勒瓶身,白梅以淡墨写干,圈花头,浓墨点蕊萼。梅花枝条斜展有奇崛之姿。瓶体用笔洗练,造型朴拙。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04
陈大羽 世世幸福 纸本设色 62cm×52.7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人们会在小寒这天吃“冻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象征着吉祥和丰收。此幅作品以豪放的笔触描绘的佛手和柿子,寓意“事事如意,幸福美满”。以书法入画,笔笔到位,生拙质朴;以观察写生入手,没骨点垛作装饰性构图,用笔沉静,力量速度大体平均,其韵律主要依靠佛手、柿子等物象不同的色彩形状组合而获得体现,少有轻重疾徐、顿挫转折的节奏变化。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发现美好,将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体现出画家朴实豪迈的个性风格和时代艺术特征。
——江苏省美术馆
05
傅抱石 雪景山水人物图 纸本设色 133.5cm×25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上万木凋零,白雪皑皑。淡淡的墨色染出阴沉的天空,衬托出清寒的气氛。雪山寥寥数笔,笔墨恣肆,简洁概括。林间小径,一位老者在童子的陪伴下行进,使观者仿佛感受到踏雪的声音随着人物渐渐远去的背影也消散于远方。尽管人物形象不大,但体态动作刻画得一丝不苟。人物的设置为静得出奇的山野带来了些许声音与动态,更好地衬托出群山雪后初霁的空寂。
——故宫博物院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贺 玮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