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光的行为方式,它所展现的特性常常颠覆我们的常规认知。例如,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光速在真空中恒定不变,不随任何参照系的改变而变化。除此之外,光的粒子性——光子,也拥有一项非凡的属性:只要不被其他物质吸收,它们便能够永远存在。就像太阳发射出的光芒,穿越1.5亿公里的星际空间,耗时约8分钟抵达地球,给予万物以光明。
当我们凝视太阳,实则是在回顾它8分钟之前的模样。如果距离足够远,例如在距离地球2200光年的某颗行星上,利用高倍望远镜,理论上我们甚至可能目睹地球上的壮丽景象,或许还能瞥见秦始皇的身影。
然而,当我们在封闭的房间内关掉电灯,黑暗即刻笼罩整个空间,那些原本散发出的光子都去了哪里呢?
显而易见,房间内的光子必定是被某些物质吸收了,否则它们不会无影无踪。那么,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对日常生活中关于光的认知进行一番修正,这种认知虽非错误,但多少有失偏颇。通常我们所说的光,默认指的是可见光。实际上,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在它之外,还有更广泛的电磁波谱存在,比如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即便是在封闭的房间内充满了光线,如果不是可见光,而是其他波段的光线,比如红外线、紫外线,对于我们人类的眼睛来说,房间仍旧是暗无天日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无法侦测到红外线或紫外线等不可见光。人体不断辐射出红外线,但我们看不见,只有戴上专门的红外线眼镜才能观察到。
如果将我们换成蜜蜂的视角,蜜蜂能够看见紫外线,因此在同样的房间内,它们会感受到明亮。
此外,即便房间内原本充满可见光,关闭电灯后也不一定会立即陷入黑暗,这虽然在现实中不太可能,但在理论上并非无稽之谈。如果房间四壁不能彻底吸收可见光,那么光线就有可能在房间内持续传播,而非瞬间消失。
更进一步,决定封闭房间是否明亮,实际上取决于是否有光子进入我们的眼睛,并被感光细胞捕获,转化为信号传递给大脑。
而许多人未曾想到的是,如果你身处封闭的房间,只要电灯的开关保持关闭,那么房间就必然是黑暗的,因为没有可见光进入你的眼睛。同时,我们的眼睛也会吸收光线,光速约为每秒30万公里,这意味着在开关关闭的瞬间,眼球会吸收掉所有可见光,房间随即陷入黑暗。
这就好比,即便房间四壁能完全反射光线,而非吸收,光线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反射下去,使得房间始终保持明亮。
为了使房间持续明亮,意味着我们的眼睛必须不断吸收可见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知到光明。而一旦眼睛吸收了这些光线,它们就相当于被“吃掉”了,且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消耗殆尽,结果自然是房间内的光线迅速消失,陷入一片漆黑。
更何况,现实中不存在能百分百反射光线的材料,哪怕是反射率高达99%,光线在极短时间内的多次反射之后,也会被逐渐吸收殆尽,使得房间迅速变暗。
倘若真的存在百分百反射光线的材料,我们能否用它制造出能够监控房间亮度的机器人呢?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因为任何监控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人眼无异,需要吸收光子信息才能感知光线的存在,一旦吸收了光子,房间内的光线也就相当于被机器人“吃掉”,房间也会在一瞬间陷入黑暗之中。
这似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理论上讲,封闭的房间可以一直保持明亮,但我们却永远无法验证这个推断,因为任何验证行为都涉及到“吸收光子”。无论是用我们的眼睛直接观察,还是使用检测仪器,其原理都是如此。而一旦光子被吸收,房间自然就会瞬间变暗。
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无法进行这样的实验来验证房间是明是暗。不过,根据光的基本性质,我们确信,只要光子未被吸收,它便可以永恒存在,并能够跨越任何遥远的距离,哪怕是跨越百亿光年的距离,它们也可以被天文望远镜捕捉到。正是基于这个原理,天文学家们才能够观测到距离我们上百亿光年的星系,那正是他们捕捉到了这些星系发出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