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2023年2月1日】

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说了,“汤液经法图”具备重构中药药性理论的能力。那么,在这一篇,我们就选择了一个中药,来具体展示一下。

哪个中药呢?巴戟天。

展示什么呢?展示“汤液经法图”中那个逻辑严谨的五味与功效的关联性。

这就形成了第四篇文章。


专题文章第四篇

(一)

首先,我们来说说五味与功效的关系。

在“汤液经法图”中,五味分别以补味、泻味和化味的身份,与3个脏腑相对应,这就形成了五味的三方面功效。

其中,辛味补肝、泻脾和散肺。咸味补心、泻肺和润肾。甘味补脾、泻肾和缓肝。酸味补肺、泻肝和收心。苦味补肾、泻心和燥脾。

大家注意看,这个五味与功效的关系,其实也是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它们构成了一个逻辑严谨的循环关系。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无论是从五脏的补味、五脏的泻味还是五脏的化味来看,按照顺时针的方向,都是辛咸甘酸苦的顺序。


补味、泻味和化味的顺序(小金药师制图)

这一点,在《黄帝内经》的“脏气法时论”中,就看不到。

在这样的一种补泻关系中,我们发现,补肾的药味是苦味。而巴戟天作为一个经典的补肾中药,它的药味一直是“甘、辛”。

我们觉得,这里面存在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巴戟天的功效,与巴戟天的五味属性,两者是不统一的,是不一致的

说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说,金老师,传统观点认为“甘能补能缓能和”,巴戟天是一个补肾中药,具有甘味,这没毛病啊。

是的,按照传统观点对甘味作用的认识,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大家请注意,传统观点在描述甘味“能补”的时候,并没有限定脏腑,是一种泛化的补益的概念。而“汤液经法图”也有补的概念,但是却严格地限定脏腑,针对每个脏腑都用不一样的药味来补。

大家思考一下,哪种合理呢?

既然五脏代表了生长化收藏,补五脏就是帮助机体进行生长化收藏的话,那么,帮助生的药味与帮助收的药味,有可能是同一个药味吗?

有人想上坡,有人想下坡,你帮助前一个人上坡是往上拉,帮助后一个人下坡也是往上拉吗?显然不会,你会往下拉对吗?

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五脏所承担的基本生理功能不一样,所以,补五脏的药味也不可能一样。这么一想,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传统观点所说的“甘能补”,其实是一种不精确的说法,违背了五行观和辨证法。而“汤液经法图”所说的各药味补各脏的说法,才是真正的五行观和辨证法。

所以,在真正的五行观和辨证法下,甘味不能补全部的五脏,甘味只能补脾

说句不好听的话,正是类似“甘味能补”这种不精确的五味作用表述,才加剧了现在中药药味标注与中药临床应用的混乱局面。

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生长化收藏的五行(图源网络)

(二)

既然甘味是补脾的,它不补肾,那么,对于一个以补肾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来说,它的甘味标注就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按照“汤液经法图”的理论,它应该标注苦味。

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立意,其实很简单。

简单的立意之下,我们需要找证据来证明这件事。

第一个证据,就是历代本草的记载。

既然我们这样想,那也有其他医家这样想吧。于是,我们就找了数十本历代本草,结果发现,《日华子本草》和《本草便读》为巴戟天标注了苦味,其余依然是辛甘为主。

这说明,第一,我们至少不是唯一一个认为巴戟天具有苦味的人。第二,历代认为巴戟天具有苦味的医家,非常少。

不过,考虑到本草创作往往具有延续性,后来的本草往往会直接采用之前本草的药味记载。所以,不能以数量论英雄。不过,这似乎也说明,历代本草创作者中,可能见过“汤液经法图”,或者看懂“汤液经法图”的人不多。这与《汤液经法》的失传和《辅行诀》的隐世,是密切相关的,是能得到解释的。

不过,现存版的《神农本草经》就是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传下来的,而《辅行诀》也是陶弘景写的。那么,为什么在《本草经集注》中,巴戟天是辛甘中药呢?

这个问题,非常扎心,我们也解释不了,只能先放在一边。因为“汤液经法图”不是陶弘景自创的理论,而是来自于更早期的《汤液经法》的理论,所以,陶弘景是不是也没有理解到这层意思?也是有可能的。


本草经集注(手机截图)

第二个证据,是法象药理学的思路。

也就是说,如果巴戟天是苦味药,而“味苦皆属水”,所以,巴戟天身上一定要带有“水”的属性。一六北方水,黑色玄武,冬季寒水,就是这样的属性。

那么,巴戟天有没有呢?还真有一些。

例如,《新修本草》 记载其“叶似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本草图经》记载“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连珠 肉浓者胜,今方家多以紫色者为良”。

经冬不枯的植物,大概与冬季有一些相关性。断面紫色(近黑色?)为良的植物,大概与冬季有一些相关性。

有这样想法的医家,也不止我们一个。

李杲的《东垣试效方》记载:“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气味苦,在人以膀胱、肾应之”。

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言:“草木至冬,莫不随天地气化而藏,独此不凋,与天相戟,当为冬肾之生物也”。

所以,关于巴戟天五行属性和真实药味的信息,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我们需要把这些散在的信息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巴戟天(手机截图)

(三)

刚才我们重点说的,是巴戟天的苦味。接下来呢,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辛味。

巴戟天的辛味,自《神农本草经》起就有,我们依然也保留下来。为什么要保留辛味呢?原因就在于巴戟天的主要功效,是补肾阳。

大家知道,北方肾水是寒冷之地,苦味能补这个寒水,自带的就是寒性。同时,苦味又能泻心火,清热,印证了这个自带的寒性。

所以,单纯的、标准的苦味中药,应该是寒性的。

但是呢,巴戟天是温性中药,它具有补肾阳的作用。这就是说,在苦味的基础上,巴戟天还具有其他药味,这个其他药味,就是辛味。

为什么是辛味呢?因为在“汤液经法图”体系中,肝主升阳,而辛味补肝。所以,辛味药具有温阳升阳的作用,麻黄,生姜,桂枝,不都是这样的吗?

同时,巴戟天的功效中,的确有一些补肝的作用。巴戟天能够“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其中的祛风,是辛味药的作用,因为肝木应风;其中的强筋,也是辛味药的作用,因为肝木主筋。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肝木疾病讲解的时候专门说,抽筋拘挛类疾病,属于肝实,需要酸味泻肝,舒肝柔筋。而怕冷痿软类疾病,属于肝虚,需要辛味补肝,升阳强筋。

所以,巴戟天不是一个典型的苦味药,而是一个典型的苦辛兼有中药,能够同时补肾和补肝。它的苦味补肾,辛味补肝

这种补肾同时补肝的中药,用现在的功效概念来说,就是补肾阳,就是强筋骨,就是祛风寒湿。这种补肾同时补肝的中药,用现在的归经来说,就是归肾、肝经。

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对于中药的记载,虽然没有直接说五行属性,但是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五行本质来表述的。只不过,有的时候表述的对,有的时候表述的不对。

就巴戟天来说,它的五行本质是“水中木”或者“木中水”,水木共生(之前有笔误)。围绕着这个五行属性,它的药味应该是苦、辛,它的归经应该是肾、肝,它的功效应该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寒。

而现在我们对巴戟天的记载,归经表述是对的,功效表述是几乎对的,但药味表述,只对了一半。

(四)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我们随后又选择了两个方子,来表达巴戟天苦辛兼有的功效。

一个方子是调肝汤

从名称上即可看出,这个方子是巴戟天辛味补肝作用的表达。全方由麸炒山药15g、酒当归9g、酒白芍9g、山萸肉9g、阿胶珠9g、巴戟天3g、甘草3g组成,配伍结构为“二辛二酸三甘”,补肝同时泻肝,补泻兼施,行气活血,调肝止痛。

甚至,这个方子的酸味泻肝作用要更强一些。


另一个方子是巴戟天丸

这个方子中,巴戟天主要发挥了补肾的作用。全方由巴戟天、炒补骨脂、炒茴香籽、木香各半两和肉桂、盐炒附子各一两组成,配伍结构为“三苦三辛”,标准的肝肾同补方,温肾益精,壮阳益气。

这就是一个近乎纯补的肝肾同补方,与桂附地黄丸这样的补泻兼施的肝肾同补方,又不一样。

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一目了然。


最后,我们在文章中,也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

既然现在对于巴戟天的药味记载是“辛、甘”,而五味配伍转化关系中,辛甘化苦。那么,这样是不是也说明,巴戟天具有苦味呢?

对于这一点,我们只是探讨。一个两种药味兼有的中药,是不是能表现出化味,什么样的条件下表现出化味,需要进一步确认。至少,巴戟天的功效里,并没有明确的甘味补脾、泻肾或缓肝的功效,所以,将巴戟天定义为甘味,应该是不太合适的。

而将巴戟天定义为苦、辛,才是名正言顺的。

所以我们说,苦辛的巴戟天,才是补肾阳的巴戟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