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内卷时代下,孩子们都过得太累了。除了体力的疲劳,更多还在于他们疲惫的内心,在迷茫中找不到继续前行的动力。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动力?在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对谈中,外滩君发现,成就孩子们精彩人生的关键,还在于情绪的处理。可眼下,在情绪的科学管理上,我们了解得还是太少了。

文丨庄晓 编丨lulu

这一代的孩子们,其实也在吃着另一种的苦。

虽然他们大多衣食无忧、全家宠爱,早已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困扰,然而诸如疲惫感、挫败情绪及生活无意义的微妙苦涩,依然会在心底滋生并蔓延。

2021年,中国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就为此率队深入调查了中国三十多万中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当下的中国青少年普遍面临着“四无”的问题:即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彭凯平教授

这些如影随形的困扰,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和人际关系,更会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步履维艰。国家卫健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约有17.5%的儿童青少年有心理和精神障碍

更让人忧心的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严重化趋势。

为此,彭凯平提醒中国父母:我们现在最该给教会孩子的,是感知幸福的能力。而真正的幸福,不单单是父母去爱孩子,关键还在于提供适宜成长的空间、环境,让孩子拥有创造美好和幸福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摆脱无意义的迷雾,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焕发出心花怒放的活力?

彭凯平在《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中特意提及了情绪福流的理念。这是一种因全神贯注而产生的快乐心理体验。拥有这种体验的孩子,不仅有着更好的记忆力,同时也对自己更有信心,更能发挥积极、主观的创造性。


在与外滩君的对话中,他多次强调了情绪所蕴含的创造价值,以及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情绪管理。

事实上,让孩子走出心底的阴霾,并不困难,“很多伟大的改变是从细节开始,从习惯开始,从具体的行为塑造开始。”


厘清有关情绪的三大误区,

情绪也是一种智力的表达

内卷时代,家长的焦虑似乎无处不在。生怕孩子只要不够强壮、不够努力、不够勤奋、不够聪明……都会被社会淘汰。

然而,压力之下,那些我们心目中优秀、阳光的孩子们似乎越来越少;相反,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的“四无”孩子却是越来越多了。

究其原因,彭凯平认为其中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社会因素。

第一个是生活富裕了,情绪更受关注了。

如果说生活贫困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自己的衣食温饱,那么富裕之后,我们就开始关注情绪上的问题,这样就不是以前简单地生理满足,影响到我们自己生活的因素自然也变得更加复杂。

第二个是发达的社交媒体让人容易陷入无关事情的影响。

以前我们消息是闭塞的,我们最多关注自己和身边的人,现在涌现的各种各样的网红偶像,会让孩子们更容易陷入社会攀比之中,也容易让我们受到一些跟我们无关的人或事情的影响。

第三个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运动还是比较少。

在运动中,不少心理问题都能发泄和解决。但在快速的社会节奏下,我们如果还是坐着太多、动起来太少,也会影响到我们对社会的察觉,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


不过,更多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心理行为认知太少,对情绪的理解误区又太多。

作为我们身心状态的晴雨表,情绪和心理健康紧密相关。

比如一时气上心头,你是否会大声怒吼,急着宣泄?

或者情绪低迷沮丧,遇到一件小事也会迷茫无措?

又或者不时感到焦虑,快速集中注意力也变得很艰难?

如果过一段时间,再来回忆当初的情感变化,觉得当时的自己有点“小题大做”,那这就是个好兆头,说明我们已经顺利跳出了情绪的陷阱。

但如果再回想还是“意难平”,那么,之前那些恼人的情绪很可能会变成“情绪负债”,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在彭凯平看来,情绪本身从来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对情绪的认知,以及应对情绪的方式。面对情绪困扰,关键是厘清我们对情绪认知的误区。

误区一:情绪仅仅只有控制

人类的情绪,除了积极和消极之外,还有强弱之分。

有些情绪具有唤醒的作用,比如说愤怒的情绪有时伤身,但它能让人充满了行动的力量;像悲伤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平静甚至冷静起来。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情绪受控的一面,也需要看到情绪需要弘扬的重要一面。


误区二:情绪仅是被动的反应

在大多数人的想法里,情绪似乎总是一触即发,是顺势、短暂的被动反应。但向善、向美的情绪,都需要智慧去创造、培养和磨炼。

像作家三毛曾分享小时一次偷钱的经历。

因为想买糖果,她偷拿了母亲5块钱,事后又怕被发现,一整天魂不守舍。直到晚上,实在受不住内心煎熬,三毛悄悄地把钱放了回去。

其实,这一切早已被父亲看在眼里。但父亲没有当面揭穿三毛,而是在洞察女儿的心思后,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小小欲望,主动给三毛一些零花钱,还给她买了一盒糖果。

三毛羞愧之余对父亲更多的是感激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偷过钱。

可见孩子的正义感、道德感,并不是一蹴即就的,需要父母给予耐心和空间,让孩子得以不断犯错并不断改正。

一个家庭中,这种相互关爱的情感,就需要培养和创造,特别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是需要小心呵护的。

误区三:情绪化是个负面的词汇

彭凯平发现我们很多人都会将“情绪化”当作贬义词,甚至把情绪化的特性归类于人类女性,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实男性在生活中,可能会比女性更情绪化。像一见钟情也同样会发生在男性的身上。

何况情绪化,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

比如时下流行的情绪价值,就是我们希望能收获的幸福感受的美好心愿。如果一个人不那么情绪化的话,那可就糟糕了,他就很难有群体的感知,比如当大家都觉得难受的时候,他还洋洋得意地微笑,这显然不合时宜的。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情绪的感受。


我们要承认,陪伴我们一生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智力的表达。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善用情绪的人,都是情商的高手。

当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

“情绪需要去应用,也有沟通、弘扬人性的价值,这也是需要用到理智的地方。可以说它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它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它既是生理的,也是文化的,这也应该是我们对于情绪的新认识,关键还在于培养孩子们情绪创造的能力。”


情绪需要发扬和创造,

把“情绪陷阱”,变为“情绪优势”

既然情绪对我们的心理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善用情绪,将那些困扰我们的“情绪陷阱”,转化为“情绪优势”,让情绪发挥积极的价值呢?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创造了著名的“ABC理论”

其中A指事件的起因,B是你对这些起因的想法,C是这些想法造成的后果。

想象一下,如果看到孩子们批着“红叉叉”的试卷,你第一时间会怎么反应?

有的家长可能会顿时火冒三丈,觉得孩子怎么这么粗心、这些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家长会越想越心焦。

但要是换个角度来思考,“哎呀,这张试卷出得太有水平了,一下暴露了孩子所有的弱点,可以逐个突破了!”那么此时,家长自然不会觉得被焦灼所困扰,而是集中精力帮助孩子,在接下来的时间去补齐自己的短板。

因此,情绪被触发时,相同的因素A可能导向截然不同的结果C,其核心在于变量B的作用

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理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就巧妙指出:无论是过度的焦虑还是完全缺乏焦虑,都会导致业绩不佳;相反,适度的焦虑却能显著提升业绩,给个人带来更好的表现。


在彭凯平看来,要想真正发挥情绪的创造价值,还在于对情绪的“再发扬”。

首先是对情绪的接纳和包容

对于孩子而言,辨识情绪也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很多情况下,孩子无法分辨自己的情绪,只知道难过地哭泣。这时,就需要父母们来帮助孩子分辨不同的情绪体验、不同情绪的来龙去脉。

哪怕是孩子出现了焦虑、抑郁、自卑还是“社恐”等负面情绪,也要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要学会去接纳和包容。

在男孩的教育中,有的男孩从小就被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将哭视为软弱无能的表现。

但其实,作为人类的情绪之一,哭泣会刺激人体分泌内啡肽,有时哭一哭去宣泄一些烦闷的情绪,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开朗。

要想将孩子培养成为情绪管理的高手,父母们还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强迫他们的改变

事实上,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强加的意志是对孩子的一种隐形指责——你想改变我,不就在说明我现在表现得不好吗?

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的强迫和改造,自然这些强加的意愿会激发孩子的排斥和抗拒,无法达到想要的教育效果。

其次,是学会转移注意力,走出情感的“陷阱”

当我们的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刻,不妨给自己“三分钟的喘息时间”转移注意力,三分钟后再来看这件事情,也许很多自己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在心理学中,时间也是容易被人忽略、但又是效果不错的心理治愈剂,而这也被称为“时间贴现”。大多数情况下,当下做判断,与过了一会再做判断,人们的行为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


最后,是学着将情绪转化为资源

记得一则报道,一个调皮的男孩,不小心弄坏了饭店里的物品。不得已照价赔偿的妈妈,妈妈被彻底激怒了,直接和男孩扭打了起来。

而在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同样因为孩子不小心洒了牛奶,作为妈妈的黄玫瑰却第一时间安慰孩子,温柔地告诉她没关系,让孩子按照之前她教的方法先自己清洗,如果她自己洗不干净,妈妈再帮忙。


孩子的同一件小事,却引发了两个不同的教育结果。

显然前一位妈妈的做法,只会让母子关系陷入紧张的状态,而黄玫瑰对于情绪的掌控,不仅不伤孩子自尊,反而更能帮助孩子,吸取这次失误的小小教训,获得更好的成长。

这就是将情绪化为资源的显现。

作为父母,不仅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要将理智传递给孩子,在和孩子的对话中,要描述对方的行为以及自己的感受;注意表达中情感的真诚,同时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而下面的三个句式,就很有帮助:

“当你……”(描述对方的行为和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说出你的期望)

“我请你……,是因为……”(说出你现在的需要且给出原因)

此外,要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不足,用自我同情的方式取代自我批评,放大自己的优点,最大化地表现自己的长处

鼓励孩子用安慰朋友的话语,用在自己身上,避免那些消极、批判性的想法进一步伤害他们自己。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复盘表格,记录自己情感起伏的变化,关注不同情绪带来的身体反应,每周翻看并反思,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充足的睡眠、时不时的运动和写作,也能帮助孩子调整积极的心态,孕育改变的生机。


让孩子拥有幸福的底气,

在情绪福流中培养“王者之力”

在谈及孩子的教育时,彭凯平曾感叹,当下教育最应该停下三件事:超时学习、题海战术,以及给孩子做排名的各种攀比

“因为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无用;从生活角度来说这些浪费;从效果上证明这些做法是无用的。”


事实上,育娃的最大的误区,那就是相信压力可以自动转化为动力。但就像网上评论说的,过大的压力只会变成病历。

在彭凯平看来,要想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仅是对情绪的感知、理解还不够,还需要将孩子的成长,与善用情绪紧密相连。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真正的动力?

彭凯平认为,关键还在于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兴趣和愉悦的感受。这就是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教授在1975年的发现:

那些特别成功的人,做到自己事业极致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比别人要高,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学历比别人要好,更不是因为他们的家境比别人要优越,而是他们做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时候,能够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酣畅淋漓,如痴如醉,忘掉时间,忘掉空间。

这种全神贯注而产生的快乐心理体验,被米哈里称为“Flow”,我们把它翻译为“福流”。

彭凯平认为,要想培养幸福且有生机的孩子,父母可以做三件事:


第一是去观察,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

找到之后,要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让他沉浸其在物我两忘的状态,给他去体验这种幸福的“福流”。

甚至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感受这种预约的、极致的体验,和他一起欣赏、一起回味。

一位北京的妈妈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发现女儿艺术体操的天赋及热爱后,不仅不遗余力地陪着女儿一起训练、还自己考了艺术体操裁判员的资质。

母女二人的共同投入、一起头头是道分析各种动作,不仅让孩子能在训练中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而且也让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加积极主动,学术成绩一点没被耽误。

第二、多和孩子多聊聊文学作品、艺术、音乐、电影,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在于,他能显示人的真实情感、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帮助孩子理解这些情感、行为和社会生活,在崇高、道德、善良、忠诚的故事里,潜移默化提升孩子的同理心、升华他们的道德和情感。这些正能量也将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增加亮丽而又温暖的底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和孩子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开展过一个长达70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长寿的原因,不是所学专业,也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美好的关系,包括稳定的家庭关系、亲密的朋友关系等等。

这种亲密关系的建立,不是大家待在同一个空间,就算是“在一起”。对父母来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去握手、拥抱、沟通,甚至是打打闹闹。到了周末,一家人也要创造出聊天的机会,和孩子不断去沟通情感。

亲子之间的沟通,也不是一味地讲道理,去说服,而是陪伴孩子们,一起庆祝成功后的快乐;也可以一起手拉手,陪着孩子度过那些伤心的时刻。

甚至当孩子遇到爱情的时候,父母也千万别把它当作洪水猛兽,可以讲讲自己的爱情故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彭凯平认为,正是这些共同体验,共同陪伴,共同分享,能非常好地帮助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这个有意义的世界里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一员,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也只有当孩子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感到安全、被信任,他们才能学会去欣赏他人和社会;

拥有更多的空间,去感悟美、创造美,拥有憧憬未来的能力;

同时,他们才会有对别人的关心、理解、同情、照顾、支持、欣赏。尤其是对人心、人性、人情的关注,愿意去想别人去知道别人怎么想,观察别人如何看待我们的。

“像这样的Aesthetic(审美感)、Creative(创造力)、Empathic(同理心)同理心,正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AI所不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堪称王者的能力。

而这才能真正帮助树立稳定而温暖的精神内核、感受那些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有能力让自己适应未来的一切挑战。

要相信,如果一个生命允许平凡,那么他一定会在平凡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