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月3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安徽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2024两年间,我省共牵头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32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710项,制定团体标准549项,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标准化支撑。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睿介绍, 2023年,安徽作为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份,先行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获批国家标准验证点1个,国家强制性标准统计分析点1个。建成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9个,培养标准化工程师803人,企业标准总监4500人。

  在“三地一区”建设方面,我省设立省重点研发计划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重点支持聚变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标准研究,立项标准化项目126项,支持经费2000万元,支持制定国际标准17项、国家标准38项,培养高层次标准化人才77人。推动国家智能语音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1个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30项,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技术支撑。在10个重点产业开展标准稳链工程,支持奇瑞汽车、蔚来汽车、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6项,在汽车领域参与国家标准占比达到39.2%。共牵头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0项。在人工智能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信息技术 用户界面 全双工语音交互》,推进语音交互技术国际应用。制定《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68项,其中在水泥制造、半导体、木材加工、汽车维修等领域制定排放类强制性标准18项,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武器。

  陈睿介绍,2024年11月22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修订对于建立新型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提出要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普及和融合,发挥标准化在安徽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出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标准化试点示范的举措,将有力促进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办法》提出要建立推进科技研究与标准研究同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与标准制定同步、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标准实施同步的工作机制,对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办法》还有利于促进安徽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和助力安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宣贯力度,推动完善相关配套机制,确保《办法》落地生效。将尽快修订《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将重要地方标准制定过程中开展听证的工作制度,及时纳入地方标准制定程序中。

  (徐彬彬 记者 苏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