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南平市检察院召开“助力武夷山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万勇介绍南平市检察机关护航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建设工作特色亮点情况,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建森、检察技术信息部主任吴斌、第五检察部主任高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人大代表、建阳区崇雒乡安兰农场负责人安照玲,政协委员、南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钱巧玲受邀参加。
法治日报、央广网、中国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法治报、东南网、闽北日报、南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
南平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万勇介绍工作情况
近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建设。相关工作在全国首届检察机关服务国家公园建设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服务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建设的经验做法被最高检推广。
一是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2021年以来,共办理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范围内刑事案件116件177人。其中一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一件为我省首例涉生态领域农村恶势力团伙案件。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3件,发出检察建议148份,其中一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服务国家公园建设典型案例。二是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全方位保护。针对文物和文化遗产全方位保护,制发检察建议39份,督促修缮受损文物61处,协助争取专项保护修复资金2039万元,建立4项协作机制。三是助力“三茶”统筹发展。针对冒用原产地标识、知名茶企注册商标等行为,共办理刑事案件6件7人;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件,督促侵权行为人赔偿人民币60万元;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件,督促行政罚款100余万元。
一是深化落实生态监督贯通机制。运用“人大+检察”生态保护监督贯通机制,推动公益难题解决。二是建立跨部门协作配合。设立“驻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检察联络点”,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全面落实“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等联动协作机制实质化运行。三是不断强化跨区域检察协作。牵头会签《关于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闽赣检察“2+5”监督工作的协作意见》《闽江流域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关于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保护工作的协作意见》等,不断强化跨区域检察协作。四是充分运用检察技术服务办案。在全省率先成立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开展水质、空气等检测80余次,从摸排的50余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中立案46件。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检察技术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是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工作。2021年以来,办理生态修复案件317件375人,“补植复绿”755亩,放养鱼苗593万尾,督促缴纳生态修复资金557万元。适用林业碳汇赔偿机制办理案件68件。二是积极促进区域社会治理。选派8名院领导挂点乡镇综治中心,24名检察人员兼任生态法治联络员,检力下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三是精心培育检察文化。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保护着力打造“夷山带水 检护青绿”生态检察品牌,被评议为全省检察机关优势品牌项目,并获评南平市第二届机关体制机制创新案例三等奖。四是切实提升法治宣传质效。启用全国首个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先后接待各界人士逾万人次,荣获福建省第三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发布普法信息52期,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三百余场,发放宣传册一万余份,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与会媒体记者就南平市检察机关助力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保护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南平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高锋、检察技术信息部主任吴斌、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建森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问:在构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保护新格局方面,市检察院与市人大建立了生态监督贯通机制,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个机制的情况?
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高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大战略部署”,深入探索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贯通,进一步增强生态保护监督合力,南平市检察机关与南平市人大建立了《关于推行生态保护监督贯通工作的意见》。
《意见》聚焦党中央关于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和群众关注、代表关切的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机制,采取实地调研、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线索转化、案件办理,推动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优势互补,构建起“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闭环监督模式,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提质增效。
《意见》实施以来,南平市检察机关与南平市两级人大在生态环境保护(浦城县大宗固体废物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闽江源头流域治理(“三无船舶”整治行政公益诉讼案)、非法畜禽养殖整治等方面(延平区非法畜禽养殖行政公益诉讼案)开展了监督贯通,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成效,有效的保护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蓝天、碧水、净土。
记者问:今年2月29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在武夷山市启用,能否简单介绍该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建森: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是福建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省部署要求,全力护航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筑牢福建生态法治屏障的一项重要举措。设立该基地旨在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全方位展示福建检察机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传递生态环境检察“好声音”、提升法治宣传质效。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是福建特色检察展示平台之一,该基地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主入口,总面积约650平方米。基地共设置五个主题展区,系统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南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以及全省检察机关护航“清新福建”的有益探索等内容。基地内还设有沉浸式体验馆,利用数字技术,为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它生动展示了武夷山的人文景观、秀美风光和生物多样性,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之中,深刻感受武夷山生态和人文之美。2024年2月29日开馆至今,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接待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最高检、北京大学、台湾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等各界参访人员 89批次。
记者问:今年5月1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在服务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建设方面,南平检察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高锋: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穿越了武夷山市和建阳区11个乡镇,共40个村落,是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环带建设标志性项目,集中展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特征。
在服务“1号风景道”建设方面,近年来南平市检察机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的殷殷嘱托,积极探索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区域生态人文司法保护。紧盯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山水林田湖草、文化与自然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部署开展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及环带建设检察监督专项行动”“古文物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专项”“革命文物和英烈纪念设施检察保护专项”,构建起了“绿色+古色+红色”的生态人文司法守护屏障,为“一号风景道”文旅产业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记者问:不久前,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检察技术工作会议在南平成功召开,会上南平市检察院以“检察技术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经验交流,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
市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部主任吴斌:近几年,我们从传统的法医检验、司法会计、文件检验,逐渐发展电子证据取证技术、公益诉讼快速检测技术、无人机勘验取证技术,并应用和开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技术。
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同时成立了快检培训基地,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既懂业务又懂勘验技术的骨干。为提升技术水平,连续五年法医、电子证据等门类获取公安部能力验证满意认证。通过以赛代练,参加“第五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获职业组团体三等奖;在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业务竞赛”中,我们选派的3名选手,均获全国“勘验取证能手”荣誉。
在办理犯罪嫌疑人陈某危害珍贵濒临野生动物案中,在被告人陈某“零口供”的情况下,利用电子数据取证,分析技术,通过恢复手机数据,综合筛查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大数据分析,全面查清犯罪事实。通过快速检测技术,开展水质、空气等检测80余次,从摸排的50余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中立案46件。对闽江源头流域专项治理中,针对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问题,运用实时监测数据开展线索摸排、无人机调查取证、快检技术检测,推动相关部门清理河道40.7公里,整治污染养殖场70余个,关停非法采砂厂36个。通过预防性公益保护运用卫星图斑分析、无人机精准定位,发现全市辖区内多地松材线虫疫木,督促相关部门加强防治力度,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7件,遏制了该疫情蔓延趋势。积极开发13个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其中自主研发“建设工程领域环境保护税征收大数据模型”的运用推动31家在建工程项目补缴环境保护税,被上级院推广,同时积极运用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5个,成功摸排线索立案59件。
下一阶段,南平市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深入践行“五位一体”生态检察模式,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检察监督协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服务保障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建设贡献南平检察智慧和力量。
来源:南平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