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机的关键是变循环发动机,网传美国的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就卡死在了变循环发动机和单价严重超标的问题上!但是中国似乎完全不受影响,不仅首飞了六代机,而且还一下子搞出俩!
难道中国搞出了变循环发动机?美国的变循环发动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普惠和通用不是都出了变循环发动机么,为什么美国的NGAD会卡死在发动机上?
变循环发动机:美国人的心态有点崩溃
中国人首飞六代机,印度人的心态是崩溃,美国人的心态是心有不甘,因为六代机曾经离美国那么近,空军的NGAD和海军的F/A-XX曾是美国人心中六代机不二选择,但是现在看来,六代机计划需要重新开始了,早在今年8月份,简氏防务周刊就报道了美国NGAD计划推迟,美媒TWZ也称NGAD计划越来越不明朗,而最主要的问题可能更早以前就暴露了!
变循环发动机:打算第一个用来改装F-22和F-35
大部分朋友都知道变循环发动机是目前最先进的涡轮发动机,所谓的变循环指的是可以条件涵道比、风扇和压气机以及气流分配控制的发动机,最终改变的还是涵道比,这个涵道比的定义是涡扇发动机外涵道和内涵道之间气体流量比。
大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适合客机与低速飞行器;
小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适合战斗机和高速飞行器;
比如大型客机的发动机涵道比可以高到10,或者像F-22的F119发动机涵道比可以低至0.25,当然还有一种涵道比是0的发动机,就是涡喷,它没有外涵道,所以涵道比是零,这是一种非常适合高速的发动机,这两种类型的发动机特性是不一样的:
涡喷发动机:高速省油,低速费油;
涡扇发动机:高速费油,低速省油
变循环就是利用涵道调节以及风扇和压气机以及气流分配控制发动机,让其工作在当前速度下最合适的状态,美国研发变循环发动机非常早,最早可以追溯到SR-71的J58发动机,当然这种发动机有点变态,直接将气流导入加力燃烧室,可以让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在加力模式,推力大了,但是耗油也非常高!
后来美国又发展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变循环发动机,目前普惠和通用的变循环发动机就属于第三代,两家都已经发布了变循环发动机,那么是不是表明这种发动机就已经成功了呢?答案并不是!
美国有两款五代机,因为是全球第一二款五代机,仅仅考虑了美军的需求,美军在全球都有军事基地,特别是在西太,空军基地十几个,随便哪都可以对中国发起攻击,长航程对美国没啥用,所以F-22的航程估计最多也就2500公里+,F-35还更惨一点,这俩比米格-29好了没多少,属于机场保卫者一类。
所以在中国J-20这种超过4000公里的变态长航程战斗机出来之后,美军就感觉压力山大了,所以处心积虑的要增加这两款战斗机的航程,但是这俩货已经定型,无法再增加航程,外挂副油箱又不合适,所以早就预定了变循环发动机增加航程,据普惠和通用发布的报告,至少能增加航程30%,这能让F-22和F-35的航程接近3500公里。
但是这个希望在2023年时破灭了,因为美国空军决定放弃变循环发动机换装,名义上是不适装,但当时通用和普惠都认为这个决定将对变循环发动机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问题来了,既然已经成功了,为什么不装?真是适配性问题?早就决定了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才发现不适装?另一个问题是既然成功了,NGAD也可以用,为什么会对变循环发动机产生影响?
答案很有可能是美国的变循环发动机遭遇了很大的问题,至于是啥问题咱们也不知道,再结合NGAD前途不明朗,基本就能肯定是真出大问题了,毕竟F-22的单价在2000年的单价是1.5亿美元,按照年均通货膨胀率2.5%计算,2000年的1.5亿美元在2024年相当于约2.71亿美元。
也就是说3亿美元的NGAD六代机单价还真心不贵,毕竟只比F-22贵了一点,在加持了六代机那么多技术后才贵3000万美元,绝对的良心价!所以美国空军已价格太高为由重新评估NGAD那就鬼话连篇,真正的问题是发动机出问题了。
中国三发解决问题:等靠要还是创造需求?
成飞六代机首飞,体型比歼-20大得多,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是解决了变循环发动机吗?完全没见中国有变循环发动机这方面的报道,按正常推理,WS-15才到F119级别,变循环速度再快也得缓缓,现在就上变循环显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成飞六代机用了三台发动机,而且三台发动机十有八九都是常规的涡扇发动机,因为机体背部的进气道极度疑似DSI,这种进气道最高速度不超过2.2马赫,因为超过之后总压恢复系数下降,发动机效率也要跟着下降,所以在这个进气道内的发动机,基本不太可能是什么冲压发动机或者冲压爆震发动机了,因为这些发动机在这个进气道内工作都会不正常!
2019年论文支持:三台发动机配合完成更好的超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几位科学家曾在2019年6月发表一篇论文,论证的就是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这个论文描述的场景和成飞六代机背部的状况一模一样,但当时谁都不知道这个论文中的使用场景竟然是成飞第六代战斗机!
从论文的描述来看,背负式DSI进气道最佳速度范围在1.5马赫左右,加上机腹加莱特进气道的两台发动机支持,综合多种因素来看,成飞的六代机应该有两种巡航速度,一种是进气道效率最佳的巡航,航程最远,速度1.5马赫,能全程超巡。
另一种可能是2.5马赫+以上的巡航,这种模式应该是耗油率会增加,因为机体背部的发动机只能提供部分推力,而机腹的发动机可能需要工作在大推力大油耗状态,这种模式适合需要短时间内赶赴战场的场景下使用。
就五代机的研制过程来看,成飞绝对不会被发动机一时无法突破所左右,歼-20就是一飞机先出,发动机先凑合,再上适配发动机,从AL-31F到WS-10C再到WS-15,这条路子相当成功,要不然等到WS-15成熟,估计到2030年才能见到歼-20。
六代机也一样,现在发动机发展相当快,特别是新体制发动机一直在突破,要是等到发动机搞出来再搞六代机,那个就晚了,所以像美国这种思路是要不得的,等靠要不如自己创造需求,创造条件来解决问题!
假设美国人的NGAD在2030年首飞,这5年时间足够中国人的六代机折腾出各种战法,甚至新一代的体系作战都已经“研发”完成了,更有可能的是中国的七代机计划也提上了日程,因为根据中国1998(J-10)-2011(J-20)-2024(J-36)的速度,下一代战机应该在2037年出来了,要是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这次超越了美国之后,美国再也别想追上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