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停靠在街边的无偿献血车曾经作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处可见,甚至很多外国游客见此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街边的无偿献血车开始变得越来越少,就算是有,去献血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难道是现在的人变得自私了?也有人说其实是被寒了心。



面对血库频繁告急消息,如果将无偿献血变为有偿,是不是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献血者的疑惑

不管是否献过血,相信大家心中都有这么一种疑惑:献出去的血到底流向了哪里?给谁用了?



虽然大大小小的血库都归属于国家管理,但是这其中涉及的环节颇多,所以根本不可能做到 “面面俱到”。

这就让很多有心之人钻了空子,曾有媒体报道,称某血站管理人员私自售卖血浆,涉利金额居然达到了几十万!



看到这样的新闻,不少献血爱好者都产生了一丝顾虑,本来无偿献血就是一种爱心的表现,但是没想到却被有心之人利用,成了他们获利的“工具”。



面对这样的困惑和担忧,献血的人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少。

寒了的心

最初不少献血者的初衷就是为了获得献血证,但如今在条条框框的约束下,等到真正需要用血的时候,却发现献血证很难派不到用场。



而且就算能用献血证,费用报销也是一个大问题,不仅需要反复奔波,还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证明,这就很容易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献血证有日期限制、报销难于登天,这让无数献血爱好者都对无偿献血感到寒心。

人真的变自私了吗?

近年来,关于无偿献血的疑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说献血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患上血液疾病。



也有人说献血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差、变虚弱,百害而无一利。

面对这样的负面声音,人们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开始对无偿献血变得越来越排斥。



其实,这些言论的背后跟很多人的不良献血体验有很大关系。

有很多献血者反映,献血的护士根本不会征得献血者的同意,就擅自做主增加抽血量。



过多的献血量让很多献血者感到献血之后头晕无力,好像生了一场大病,给献血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工作的负担已经压得大部分人喘不过来气,献血还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对不少人来说无疑是另外一种负担。

而且在献血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态度十分恶劣,甚至对一些献血者进行“人身攻击”,这让很多献血者开始抵触献血。



在各种各样原因的影响下,人们也开始对无偿献血产生了抵触心理,开始变得“自私”。

有偿献血或改变现状

有人说,在各种激励的鼓励下,有偿回报或许能改变无人献血的窘境。



可如果将无偿献血变成有偿,势必会产生一系列地下献血的黑色产业链。

一些人为了获取高额的金钱回报,很可能会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就疯狂献血,势必会引发更多社会安定问题。



还有一些血液疾病患者,若是在献血过程中故意隐瞒自己的疾病,恰好工作人员又没有排查出来,那么这种携带病毒的血液流入到社会上,将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医疗问题。

其实我国也一直在考虑这一问题,所以才在1988年颁发了《献血法》。



该法律规定:任何有偿献血或者有偿献血相关途径,都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就算是有偿献血推广之后,这样的血液又有几个人敢用呢?



那这样来看,有偿献血并不能改变目前无人献血的窘境。

如何脱困?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困境,那最重要的就是打消献血者的顾虑,透明公开化无偿献血血液的流向,让大家对此不再疑惑。



要想重新焐热大家已经寒了的心,那就必须优化献血的制度,让大家真实地看到无偿献血的好处。

有关部门也要注重对无偿献血的科普宣传力度,打消大家对于无偿献血伤身的疑虑,并且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地培训和管理,防止出现不自知情况下献血过多的现象。



单凭无偿献血“无人问津”这一问题,根本不能给人们打上“寒心”或是自私的标签。

其实这一问题蕴含了很多社会问题。表现出的是公众对于无偿献血的疑惑和不解以及各种制度约束下的无奈之举。



而且有偿献血“后患无穷”,不能依靠有偿献血来解决这一困境,相反,有偿献血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无论处于哪种角度,国家都应该大力提倡这件事,从根本上解决公众的疑惑和顾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在此呼吁大家: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7-11-22:人民网评:纾解血荒,不再让血头赚“带血”的钱
中新网:2010-10-29:血荒背后的无偿献血陷入困境 面临信任危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