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愿就是永远诚诚恳恳做一个‘最可爱的人’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志愿军文献馆。馆内楼梯旁,一面宽阔的墙壁上,挂满了志愿军战士的照片。老兵朱俊贤,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这里,久久凝视着那些照片。

"志愿军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为这项工作,愿尽一生努力。"他满含深情,以一口乡音,徐徐讲述往昔之事,将听众的思绪引向那硝烟弥漫的岁月,带入上甘岭战役、铁原阻击战的惨烈战斗里。"为了保家卫国,仅松江地区就有 80 位战友英勇捐躯,血洒异地,他们的功绩和牺牲,我们绝不能忘记……"


少年壮志赴战场,卫勤岗位显担当

1950年12月, 15岁的朱俊贤,正在松江县的二中读初二。"当时政治老师就常给我们讲朝鲜战场上的形势。"在学校老师的动员和中央号召下,这个班级共有5人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其中就有朱俊贤。当时,朝鲜战争的硝烟弥漫,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怀着坚定信念,经过一年多在军干校的军事医学学习,于1952年9月奔赴朝鲜战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69师207团通讯连的一名卫勤战士。

十几岁的朱俊贤肩负着保障200余人生命安全的重任,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用手触摸探查并判断伤员伤口的深浅,止血包扎,用树枝和刺刀固定骨折位置,想方设法阻止战友病情恶化。"害怕?当时根本顾不上害怕,心里只想着一定要把战友救回来,这是我的责任。"

"我们在三八线一侧挖坑道、修工事,另一侧就是美国鬼子的机枪和雷区,双方距离最近的时候不到200米。"战场的残酷超乎想象,看到战友牺牲在战场上,他担心流弹把战友炸得面目全非,于是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将他们的遗体抱进坑道里……每每说到这些,朱俊贤的泪水就会夺眶而出——他守护的,是牺牲了的战友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在枪林弹雨中,他穿梭于各个阵地之间,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战地艰苦,朱俊贤记得当时野战部队都睡在山上的帐篷里,"不敢住在当地朝鲜老百姓家里,怕美军飞机来炸,无辜百姓受牵连。"当朝鲜百姓生病、受伤时,朱俊贤总会帮他们治疗包扎,平时还会帮着做点杂活。1952年12月,通信连撤离山沟时,朝鲜百姓不顾冰天雪地、身着单薄棉衣,跋涉20公里送至新高山上坡。

1953年元旦后,朱俊贤随部队进驻三八线地区,担任防御任务。一天深夜,他正在坑道里打钢钎,忽然洞口传来呼喊声,"有急救任务!"掩体里,两个人横躺着,口吐白沫,过往的经验告诉他,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借着微弱的油盏光,朱俊贤发现其中一个呼吸微弱的人,是朝鲜人民军配属给团里的联络员。"我们都叫他崔少校,他因中毒处于昏迷状态,我把他急救回来。"经过简单的救治,两位伤员依旧身体虚弱。在此后的一个星期里,朱俊贤想尽办法为他们调理伤情。他下到山沟,凿冰捞石蛙,又在美军飞机刚刚轰炸过的蓬莱湖水坝抓鱼煮汤,渐渐地,两人恢复了过来。离开朝鲜前夕,朱俊贤再次见到了给志愿军送行的崔少校。崔少校拿出一枚象征友谊的勋章,别在了朱俊贤胸前。


后来,部队从朝鲜铁原郡撤离。临行时,朝鲜人民把一封信塞进了朱俊贤的背包,随信一起塞过来的还有一双船形的朝鲜儿童胶鞋。信纸如今已经泛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朝鲜文信里写的是"朝鲜人民永远惦记着志愿军,永远热爱志愿军。"

编撰回忆录,矢志不渝

朱俊贤虽已年迈,却矢志不渝,奔走各地,悉心收集整理《上海抗美援朝战争烈士英名录》,力求精准铭记每位烈士事迹。他不辞辛劳,四处寻觅烈士遗骨遗物,盼其魂归故土,使英勇事迹永传后世。他深知,此举不仅为遂己愿,更是对历史担当、对英烈敬重,让奉献精神赓续传承,激励后人逐梦前行。

"有朝一日,我要把战友们的事迹写入松江的历史、全国的历史。"1957年复员后,朱俊贤先后9次再赴朝鲜实地勘验、查证史实,被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特聘为研究员;奔走在两国的纪念馆之间,成了中朝两国的"信使";看到朝鲜相关的老物件,他千方百计买下、收藏在手,再送给中国的纪念馆;深入访谈松江的志愿军老战士,牵头编撰了《松江儿女在朝鲜》回忆录,紧密结合史实,详细绘制系列作战经过图,对牺牲战友的地点均作了准确标注,背着地图进学校、企业和党政机关,把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朝鲜战场上,和朱俊贤同在志愿军207团战斗的,还有一名家住九曲弄的李姓战士。1952 年 11 月,轰炸突袭,团部掩体倾颓,朱俊贤奉命赶到现场拉网式搜寻。"当时现场一片狼藉,能找的都找遍了,可最终只找到他的些许残肢碎片。"朱俊贤回忆,当时,他用雨布将其包好,就地掩埋在了战场。数十载光阴一晃而过,朱俊贤始终未曾忘记这位战友,通过一次次查阅档案、核对细节,朱俊贤确定了他叫李自勤。最终,朱俊贤凭借着脑海中的回忆并到李自勤在九曲弄的家里探访寻亲。每一次与当地老人的交谈,每一个新发现的细节,让李自勤烈士的革命经历逐渐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果有一天我的记忆也模糊了,还会有人记住、认出我的战友们吗?"和在战场上一样,他必须分秒必争。为了更多收集战友们的照片,朱俊贤用最笨的办法。他发动志愿军老兵,将大家手里的照片收集起来,集体照片就用软件一个个分开,再放在统一规格的镜框里。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收集了1000多人的照片。

他对志愿军的故事有着无尽的眷恋,还未讲完的故事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朱俊贤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他一直与时间赛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志愿军精神的传承做更多的事情。

坚守文献馆十载,传承基因永不悔

2013年,在得知上海收藏家吕焕皋准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建设上海志愿军文献馆后,朱俊贤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志愿者。他将自己精心收藏的近百件朝鲜战地藏品无偿捐出,并为文献馆建设捐赠15000元。文献馆所在地浦东祝桥镇离松江约70公里,乘坐公交需要3个半小时,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史料搜集、志愿宣讲等工作中,他毅然离开松江的老伴和子女,长期 "驻扎" 在文献馆内,这一坚守就是十年,俨然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即便偶尔回一趟松江,他也总是来去匆匆。

在文献馆里,朱俊贤每天忙碌而充实。他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与志愿军相关的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收集了战争时期各个兵种、部队士兵的衣物、旧装备,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他小心翼翼地整理、保存,让这些物品能够向后人诉说当年的故事。他还辗转联系到了 2000 多位上海志愿军战士,搜集他们的照片和史料,丰富文献馆的馆藏。为了生动呈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在朝鲜东线长津湖战役中、敌我设阵布兵的态势,他亲手制作1.5平方公尺的态势沙盘,供文献馆展示。目前,文献馆很多展品介绍上,都有朱老的字迹:"金如黄烈士留下的血渍手帕""彩色纸字已脱落的战旗"……

"劝他回去,他不回去。眨眼工夫,他就钻到库房里翻资料去了,我们当子女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朱俊贤的儿子无奈道。


在文献馆里担任讲解员的每一天,朱俊贤都一丝不苟,亲自为参观者讲解,每一次讲解都充满激情和深情。他会穿上军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在模拟坑道里,他吹起号角,那激昂的号声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在 "指挥房" 内,他匍匐前进,生动地演示着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姿态;学生们来参观,他就亲自演示如何引爆爆破筒,讲解当年黄继光是怎么用爆破筒的,在怎样的情况下牺牲的。十年的奔波劳碌让他的脚底攒了厚厚的老茧,但他仍然坚守在文献馆,已然成了文献馆的一块"活招牌"。

"志愿军是一种精神,应该被记住;这些名字,也不应该被忘记。"朱俊贤的话语,掷地有声。历史不会被遗忘,也不会被改变,朱俊贤就是那个收集历史碎片的人。为了让后人记住抗美援朝的历史,他说只要他还能动,就要努力让那些流血不流泪的志愿军老战士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铭记。从往昔那块仅镌刻着 80 个烈士名录的石碑,到如今翠柏环绕、庄严肃穆的巍巍墓园;从曾经仅有姓名留存的单薄记录,到如今一个个鲜活故事跃然眼前、英雄面容栩栩如生的生动展陈……


在松江,抗美援朝英烈的精神一步步焕新传承。"这么多年了,烈士们的后代有的当了导弹专家,有的当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为了一名医生……他们的未来他们没有看到,我们的胜利他们也没有看到,但是他们的遗愿实现了!"朱俊贤说。


  作者:李蔚

文:李蔚 编辑:顾洋 责任编辑:何易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