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争当万户候,
粗茶淡饭度春秋。
天增岁月人增寿,
日月生輝青名留。
这几句顺口溜是我对人生的感悟,特别到了晚年,更觉得它的豁达和珍贵。
退休了,碌碌无为的我,便去游历名山大川,以了却过去欲游无资的尴尬。一圈下来,又觉背囊空空、胸无点墨。正在徬徨无奈时,喜见友人送我一本诗集,爱不释手之余叹曰:这诗我也可写呀!遂请教友人:何以得之?方知是在老年大学学习写作的……
我如获至宝,2015年秋天,我走进了邳州老年大学校园。终于悟得:退休並非人生终点,它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驿站,还是要再学习、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进了校园,见一群群白发皓首的学子们,学文的、习武的,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拳剑歌舞、吹打弹拉……大开眼界了!我也一头扎进了文学殿堂,先学诗词赋,再学汉语言,领会韵律、熟读经典,慢慢知道了点“皮毛”,再实践练习,终于有了回报——习作上了校内外报刊,心里也有了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老年人的学习,也是能出成就的。
有了信心,也就有了动力,有了兴趣。更体会到: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就象开矿一样,表面上看不到,但一锄挖下去,却见到了“矿苗”,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是好东西,越往里挖,掌子面就越大,宝藏也越多,更会应接不暇,感到知识宝库那么丰富,确实是座富矿啊!一辈子也挖不完的……新鲜感、知识欲上来了,就有了学无止境的感悟和奋斗动力。
记得在初学格律诗词时,韵脚啦、平仄啦、对杖啦、拗救啦,都是我第一次接触,特别是平仄,很不理解,也特别难记,这是新学员的一道坎,但经认真揣摸,反复诵读,终于趟岀迷雾,豁然开朗,犹浴清风明月……从而掌握並运用起来,对练习格律诗起了关键作用。
再如学习汉语言文学,大量的文言文是一大考验,那“诘屈聱牙”的语言词汇,难懂难读难记,但却酝含着独特的魅力,如“瓮镛绳枢”,原来是形容一个人的穷困潦倒窘境的,窗户破烂,用瓦罐为框;门枢朽毁,不得不用绳子栓住。丰富的内涵,只用四个字就解决了。“车挂轊、人驾肩……”,几个字就形象地描绘了闹市区的繁华昌盛。这些简短的语言,是儒学的精典,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学习它,不仅丰富学识,还有个传承问题呢!譬如许多成语、典故的来历,历史的重要人物、重大历史进程的事件等等,都是过去知之甚少、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通过学习心里亮堂了,诸如“上下其手”“南辕北辙”;什么是“三坟”“五典”“四书”“五经”“六艺”“七雄”“八索”“九丘”;什么“竹林七贤”“杨州八怪”“三曹三苏”“诗律四声”“古音律五阶”等等,不再赘述。仅凭这些,也足以窥见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之一斑。肚里有了这些知识储存,说话便有了底气,做事有了方向,似乎“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理论必须与实线相结合。为此,我也“东施效颦”,煞有介事地写诗作文起来——老师留的作业要做嘛。一番努力,慢慢也能写成个了,叙事、抒情,起承转合,写诗更须灵感意境,注重平仄、对仗、韵脚,避免孤平、三仄、三平,按照“立意、谋篇、练字练句”的要求,写好的文稿力求再升华,尽量做到:“龙头凤尾猪肚子”,才能达到“岀乎意料”的效果。以此原则,屡试不爽。渐渐写出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新、旧体诗和散文。校内的学员园地《东篱》《邳州老年大学》常有我的习作出现,接着社会刊物上也刊登了我的作品,省、市、县及国家级报刊上也偶有发表,《文化佳园》《今日头条》《百度》等许多网络公众号上更常常发表我的诗歌、散文、随筆和连载,近10年积攒下来,陆续成书4部,分别是《乡事春秋》《运水长流》《房亭河风云》《长河帆影》,另有一部诗集已编缉成册,尚待岀版。总约有百多万字吧。
这百多万字的诗、文作品,其素材大都来自我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如描写大运河的诗文,大运河是我生活战斗几乎一辈子的地方,有太多的人和事要去写,去记录、去歌颂,新诗《大运河放歌》(12节、120行)则集中抒发了我对大运河的情感。在今次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散文《运河卫士》则获得大运河征文一等奖,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邳州日报》用三期连发了我的《桃花岛二十四节气桥颂》组诗,完全岀乎我的意外,该报大概是从网络上看到后转载的,当李修运老友向我祝贺,我尚蒙在鼓里,直到他将报纸递到我手里,才信以为真。这确是对我的极大鼓励。
诚然,创作这组诗,我也是下了工夫的。那时桃花岛公园刚建成,新鲜感正浓,二十四座造型各异的虹桥,更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目光——夏至桥长长亭廊,犹卧海苍龙,伏水戏波,势若长虹;寒露桥高高隆起,凌波悬空,直矗兰天,祥云缭绕、鹊鳥云集,桥阶直达天庭,巍乎高哉;白露桥联舟作桥、欲航还止,别具一格、巧乎美焉;惊蛰桥水陆并进,俯卧双龙,武陵春暖,桃花吐红……各桥新颖的造型,别致的风格,新鲜感、好奇心,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冲击,遂决心每桥都要写一首诗来歌颂,于是利用闲暇时间,每桥必到,运用我学到的知识,观察它的造型、风格、环境、特点,桥名的含意,一一联想串并,花了两个多月,才将初稿拟了岀来,再经修改、提练、升华,几个月过去了,终于定稿。发给了徐景洲的《文化佳园》,徐老师又加上配图,才发表问世。不久即被《邳州日报》全诗分三期转载,这个由25首诗(包括序诗)组成的组诗,对我来说,是个里程碑,它给我以底气、勇气和自信,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邳州八义集镇王庄村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那里是我的家乡,对这些英雄人物和事迹,早在儿时就耳濡目染,烂熟于心,很想记录、歌颂他们。今天学习了写作,似乎有了本钱,便尝试着写了《王庒村革命战士英雄谱》。网上发表后,反响强烈,受到了群众干部、烈士子女们的首肯,纷纷留言称颂。有的烈士子女留言:“听奶奶讲过这些事,很受感动,谢谢作者”;有的自豪地留言:“我也是王庄人。”也有知情的老干部认真更正:某烈士的部队番号应该是……,也有的人提醒:某同志解放战争时就是大部队领导,这里没写等等……
是的,王庄村干革命的人太多了,仅牺牲烈士就有13名,我把每位烈士的姓名;职务;参加革命时间、入党时间、牺牲时间、部队番号、遇难地点、属哪个战役,都明白准确列出。就是烈士親属也不一定清楚的。后来成书,我给每位烈士亲属送一本作为记念。其中魏方义烈士子女已迁往外地,我也驱车专程送达。总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我大哥王以亭烈士也是1944年牺牲的,我也以诗、文记念颂扬,並常去扫墓。
除了整理本村烈士资料外,还有一位无名烈士也安葬在王庄村,谁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家乡地址。为此,我专门为其写了篇《邳州八义集镇王庄村无名烈士追记》的文章,发到了网上。没想到牺牲七十多年后,突然山东烟台一读者联系了我,说其有位亲戚曾在碾庄圩战斗中牺牲,不知葬于何处。曾去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查询,也只见到名字,不知安葬地……我们双方经过一番核对,从牺牲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细节看,都和当时支前民工回去说的情况大体一致。我也兴奋,立即又和有关部门、人员再次核对,结果完全附合。对方也兴奋,没几天便专程来到邳州。我热情接待並安排他去王庄村边的无名烈士的最初安葬点、又去后来迁葬去的石山烈士陵园,並在其安葬的墓前祭拜。徐景洲、张威等媒体人热情地彔像录音于以发佈,《彭城晚报》也整版地作了报道。至此,无名烈士有了名——韩寿福;韩寿福烈士也回到了家——山东烟台市韩家村。这个壮怀激烈、跌宕起伏的凄美故事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更神奇的是,韩烈士的未婚妻王姑娘自未婚夫牺牲后,日夜悲啼,郁积成疾,不久也香消玉损,安葬在她的居住地王庄村。竟与其未婚夫韩寿福烈士安葬处的王庄村,村庄名字完全相同。这是机缘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心有灵犀?只有天知道了!
随着全村红色材料的积累和掌握,再潜心整理创作,最后集结定名为《房亭河风云》。于党的百年华诞前夕,在《文化佳园》联载。一经连载,很快便印刷发行了。为此,我专门给王庄村党支部、八义集镇党委送去一批,听说都发给了村镇的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以宣扬红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我也为能给家乡做点事而心慰。
晏文军老师是有学问的,从他设置教授的两门课即可见一斑,“汉语言文学”和“地理历史”,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我们学员在学习一段知识后,也要出去走走,见见世面。这和我曾经的旅游不同,过去旅游回来,两手空空。今次旅游时给自已布置了作业,不仅看风景,也着重于文学纪录,写出游记,借以提高文学素质和写作水平。每到一地,必有游记岀来,去柬埔寨,写了5篇;去越南,写了6篇……所看风景,时间一长恼子就忘记了,但游记的文字永存,重看一遍,犹如再游一次,新鲜着呢!今年偶遇一留学俄罗斯符拉迪沃托斯克的学生,他正愁地生人不熟呢,我奉上一篇《走在失去的土地上》,为其介绍了海参威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特别强调,那块本来是中国的土地城市,后因清朝战败才割给俄国的。他大受俾益,表示衷心感谢!
前几年,大兴修志续谱风,这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国家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写的《沧桑白马河》不仅被《邳州文化》刊用,还收录进了《八义集镇志》。老家七修族谱时,热情邀我作序,我愉快接受,查资料、找论据,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任务。感到能为家族出点力、做点事是理所当然,也是光荣的。
进入老年大学快10年了,觉得颇有成效,恼子不空了,心里不虚了,想得实际了。既无急功近利之虞,也无好高骛远之嫌,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唯人生瑰宝矣。
看看学校里2000多学员,再想想社会上万千退体老人,他们曾饱经风霜、叱咤风云,是国家宝贝、是江山栋梁,哪个手中不握灵蛇之珠,哪个怀里不抱荆山之玉?人人都有“绝活”、个个都有“高招”;不是专家,也是杂家;他们虽为晚年,但有彩;虽是夕阳,却生辉。稍加学习沉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当你想到这群赤胆忠心、铮铮铁骨的宝贵财富时、当你看到这矿五彩斑斓、蓄热储能的无价之宝时,心里的自豪感能不油然而生吗?
喜乎、赞乎?感慨乎?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