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板面的历史

安徽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一种特色面食,当地人称为“太和羊肉板面。”


张天峰/摄(资料图)

之所以叫“板面”,是因为这种面食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1.5厘米、长约12.5厘米的小面棒,重量约25克,码在案板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软绵,触摸如丝绸。

下锅前,厨师一般在案板上排好七根小面棒(七根面一碗),用擀面杖压扁,两手分别捏住两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板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


陶俊/摄

之所以叫“羊肉板面”,是因为面条煮好盛入碗中后,要浇上熬制好的汤料。这种汤料主要由羊肉、红辣椒以及众多调料熬制而成。

另外,碗中还会加上些许蔬菜。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汤料,使人食欲大增。

关于太和板面的起源,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太和板面起源于东汉末年,桃园结义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颍州(今天的阜阳)。张飞嫌弃军中的面食太软,咬着没有劲,吃着比较乏味。厨师为了满足张飞的要求,反复琢磨,用摔打的方式做成了板面。张飞吃过之后,对这个厨师也大加赞扬,板面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

另一种说法与清朝时两广总督徐广缙有关。徐广缙是太和县大新镇徐寨村人,清嘉庆年间进士,为官清廉。他回乡省亲时,脱去官服,背起粪箕与乡民一同施肥耕田。有一次劳动结束,遇到一位农户做板面,品尝后大赞面筋道爽口,于是起名“板面”。

两种说法虽为民间传言,但有一个共同点:板面极有可能与军队或者劳动有关。无论是军人还是农民,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之后,急需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板面这种外形粗狂、制作简单的面食便成了首选。

在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中国,类似的面食还有锅盔、裤带面、烩面等。


太和板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作技艺独特:太和板面的制作过程中,面团要经过多次摔打和拉伸,使面条更加筋道有弹性。同时,汤料的制作也十分讲究,选用优质的牛羊肉和多种中药香料炒制而成,味道浓郁鲜美。

口感丰富:太和板面的面条清白润滑、晶莹透亮,汤料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搭配上嫩绿的青菜和香浓的羊肉臊子,口感层次丰富、鲜美可口。

营养价值高:太和板面的面条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而汤料中的牛羊肉和中药香料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太和板面作为太和县的特色小吃,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口腹之欲,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口味,体现了太和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太和板面也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传播着太和县的历史和文化。

来源:颍州晚报、安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