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乡村的面貌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极大,而当中布局的生活状态,因为区域差异,表现出更大的不同,像在武汉蔡甸区文正街和蔡张二路附近,就有一座同名的蔡甸村。村子建在城区边界,规模不小,且因为历史原因,区域内遍布轻工业厂房,传统的服饰厂、面粉厂、塑胶厂等随处可见,当中的老建筑,历经几十年风雨摧残,还保留有当年的模样,让人无限感慨。
从武汉中心城区到蔡甸村,距离很远,哪怕是自驾前往,也相当于走了一趟跨地区的旅游。多数老司机的驾驶习惯,必定会走城市的绕城高速,可以直接在西边的蔡甸出入口下,之后顺着汉阳大街继续往西,经运铎公园往北走,来到东边的文正街和蔡张二路交汇口,就能看到处在汉江畔的蔡甸村老城区了。在这个位置周边,有蔡甸城区的公交小巴c1路车次,经停文正街的毛巾厂,车子发车频率高,乘坐的居民少,车速慢,在城区悠悠转个弯,也是相当惬意。
从最西边的文正街口子处进到蔡甸村,地势起伏大。一是汉江堤坝所在的位置因为拦江的原因,本身地势高,顺着堤坝下来,文正街周边种植了很多护堤林,随着岁月变迁,遗留的少,被改造为房屋的面积大。二是从文正街这边向东蔓延的道路,还有靠近堤坝那边的蔡张二路,同样周边密集环绕了很多民房,年代久远,与之毗邻的还有不少小作坊与个体户,涉及服饰、食品、塑料等行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坊和小厂子正常生产,十分热闹。
继续沿文正街向东走,街面地势逐渐变得平坦,两边商户和民房建筑十分规整,从成色看,至少有几十年历史。民房高度有限,六七层的单元楼,至今还在正常使用中,住户阳台和外墙,空调外机、抽油烟机、晾衣架等,隔着行道树的街面若隐若现。在这种间隔里,又看到几家规模大的企业,围墙建在街面的辅道上,大门门岗高耸,事业单位的气势就是不一样。不时有骑着电瓶车的人出入,打卡上下班,乘坐班车离开,日子也是有条不紊。
文正街的面貌,并不如主城区的街道,主要是建筑历史很苍老,平房非常多,外墙是老旧石灰的斑驳样子,变成泥土色,积聚了岁月的痕迹。走到文正街东面,看到蔡甸村村委会驻地,设置在一栋很普通的民房里,两层高度,几间房子,外墙钉着宣传语,竖着红旗。从布局看,这座村委会和万千内地乡镇村湾的村委会一样(可能还要破旧些),但丝毫不妨碍他们的职能履行,丝毫不阻碍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这样的村委会,反而更受人们关注。
从文正街最东边的大路往北走,转到了蔡张二路上,这同样是一条东西横亘的老旧马路街面。起点处的路口,是几家小的服饰厂、农贸店,还有一家百货店,从门头看,招牌是水泥浇筑的,历史感满满。店铺的面积很大,商品齐全,根据品类分区,老板坐在门口,身边是收银机和二维码,顾客前来自助选购,到门口刷二维码付款。其它几家商铺,不论大小,也都是这样的经营方式,甚至很多中老年人也都拿着手机扫码付款,随后听到老板设置的语音进账信息,十分娴熟的语气。
走到蔡张二路的中段,前面是一家超大的仓库。仓库楼栋有特点,一层楼的规格,复式的构造,外墙全是红砖墙,木质的窗楞和金属大门,分成好几个区域,黑色的瓦片与屋檐,是那个年代特殊的标志。不过,仓库大门紧闭,里面黑漆漆的,没有开灯,透过窗户看到内部空间,也是空洞洞的,多半已经停止营运。反而是仓库外面的街道上,摆摊的老人多,售卖果蔬、手工米面,生意还不错。
一直又走回到蔡张二路西边位置,沿路看到了不少老建筑,工厂厂房也不少,有面粉厂、纺织厂、服饰厂、针织厂和毛巾厂,有的厂房还在,企业也在运营,有的则大门紧闭,仅剩下一个招牌。走到最西边运铎公园附近,看到旁边的小区,挂的招牌是针织里,可见附近的轻纺工厂确实有一些年头,它们也代表了蔡甸村的历史。(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