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邯郸初中生被害案的判决引发了广泛讨论。为什么主犯未被判处死刑?中央政法委公众号“长安剑”发布的文章对此作出了权威解读。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此案不仅严格依法惩治了犯罪,同时也在法律适用上充分考虑了涉案双方为低龄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案件的处理方式或将深刻影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的法律实践。以下是解读的主要要点:

一、对严重恶性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严惩

此案的判决展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对于那些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会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严厉的刑罚,不仅可以矫正犯罪者的行为,还能对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教育更多未成年人树立守法意识。尤其是涉及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无论被告人是否为未成年人,都将依法严惩,体现了对未成年受害者群体权益的全面保护。


二、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理有国际法依据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于犯罪时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全球普遍禁止判处死刑。中国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也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不满18周岁者不适用死刑,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本案中,法院的判决严格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符合国际法准则,也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从宽处理的立场。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司法体现人道主义的重要体现。


三、对低龄违法未成年人实行专门矫治教育

对于未满十六周岁、触犯刑法但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我国有完善的矫治教育机制。矫治教育并非放任不管,而是通过封闭场所的专门教育,矫正这些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通过矫治教育,不仅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也提升其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从而有效预防未来犯罪的发生。这种模式借鉴了国际少年司法制度的优秀经验,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奠定了基础。


总结

邯郸初中生被害案的判决引发的讨论,不仅关乎个案,更是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理方式的一次深刻反思。法律的严肃性和人文关怀在本案中得到了平衡:一方面,严惩严重恶性犯罪的未成年人,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另一方面,又尊重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依法从宽处理,提供矫正和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是一种法律的选择,更是社会教育和保护的体现。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惩罚,更是预防与教育的共同发力。让每一个孩子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这是司法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