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学脉,经世致用


熊昌锟,男,1986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史博士,2024年6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委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主要从事近代货币金融史、经济制度转型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资料集一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子项目以及部委委托课题多项。

一、幸而结缘,得窥门径

我于2016年自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出站留所后,我被分配至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历史悠久,曾聚集了一大批经济史前辈名家,他们的研究著作和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这样久负盛名的研究室工作,既给了我努力提升自我的动力,也让我时常感到无形的压力。

在研究室前辈和所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从博士后向学者身份的转变。得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所的优越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我入所第一年即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并陆续在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这极大提升了我做好科研工作的信心。

二、借势而为,小有所成

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三大定位”和科研特点,近年来,我持续探讨近代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和经济制度转型问题,希望在理论探讨和学科交叉等方面实现突破。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自己所幸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国内顶级、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对于一些学术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也在逐步深入。在学术进步的同时,凭借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研究所提供的平台,我也成为一些重要学术团体的成员,得以与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在经济所工作的近十年时间,是我学术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于2020年被评为副研究员,202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破格晋升职称后,我得到了院内外同仁的更多关注,扩大了自身学术影响力。可以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行的职称破格制度打破了论资排辈,对青年研究人员的快速成长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职称破格制度重点支持学术能力强的青年研究人员,有利于在全院形成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学术氛围。除职称破格制度外,近年来,我院还先后推出青年学者导师制以及“青启计划”“培远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制度,形成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让青年研究人员无后顾之忧,可安心从事科研工作。这些举措不仅扩大了我院的学术影响力,也加大了我院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三、穷理致用,传承学脉

传承经济所经济史学科的优良学脉,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是我这些年努力的方向。过往数十年,经济史诸前辈在各自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成为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为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我入所后,就决心沿着近代货币金融史和社会制度转型的研究主题做进一步拓展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研究近代中国货币流通及币制改革问题,首先从货币制度方面着手,分析货币背后的运行机制,试图挖掘与货币相关的政治、财政等因素,以及货币如何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以及国家的赋税体系,进而探讨货币与财政的关系,货币与资本市场、金融体系之间的关联。二是探讨近代金融制度变革与转型,试图从学理层面解释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变化,具体议题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企业创办金融机构,以及官方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的关系与互动,包括如何定价、如何制定货币标准、经济如何嵌入到社会之中等。当然,我目前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尚需不断提高,不过已有的基础为下一阶段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有宏大关怀,应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元化的成长平台、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和开放宽阔的学术阵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做学问。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子,我也要为实现我院“三大定位”目标付出更多努力,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更多智慧。

熊昌锟主要代表作

1.《清末民初中国的币制改革》(论文),《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

2.《中华民族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历史根基、演化路径与创新空间》(论文),《经济研究》2024年第5期。

3.《晚清“华洋合股”的法律化——以大东惠通银行案件为中心》(论文),《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2期。

4.《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考论》(论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5.《清代币制改革的酝酿与纠葛——以厘定国币为中心》(论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6.《良币胜出:银元在近代中国市场上主币地位的确立》(论文),《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年第6期。

7.《政府与市场作用视角下的近代外国银元在华竞争研究》(论文),《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年第6期。

8.《晚清厘金的奏报与收支数量辨正——以江苏、浙江为中心》(论文),《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年第4期。

9.《论近代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企业资本筹集——以萍乡矿局官钱号为例》(论文),《清史研究》2020年第6期。

10.《晚清浙江厘金的开征及收支结构》(论文),《清史研究》2019年第2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媒体编辑:曾煜婷 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