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圭海四记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圭海四记专注于闽南本地化文史研究,主要记录以海沧为中心的龙同海地区的文史现象,因地域及见识局限,难免主观臆断,欢迎指教、批评。


2023年3月19日,海沧区政协文史学委廖艺聪先生在海沧区后井村衙里社尘土飞扬的整村拆迁现场发来喜报:一座碑身与底座均完好无损的明代石碑记意外出土。


△衙里社拆迁现场发现的明代碑记,@廖艺聪

从其沾染黄土、满是斑驳的碑额照片中,温福来先生辨读曰“澄邑姚侯遗爱祠记”。莫非,这位姚侯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海沧人建祠供奉的县令→姚之兰?


△《海澄县志》卷三祀典志

崇祯《海澄县志》卷三祀典志载,“姚公祠,祀邑令姚之兰也,一在新路直街,一在港口堡内,一在三都”。

康熙《海澄县志》在延续前志记录之后,又增补到,“公子姚孙榘,壬戌进士,曾为漳南分道,谒港口祠,为联以记之曰:‘大人明德远矣今此下民于心终不忘俎豆犹歌旧泽,小子于役来思是亦为政耻躬之不逮步趋曷继先猷’”。

至乾隆《海澄县志》,卷三祀典志中特辟“遗爱祠”小节,上记有“姚公祠,凡有四,一在新路直街,一在湖美庵后,一在港口堡内,一在三都。祀明邑令姚公之兰,后祀名宦诸祠俱坏,惟湖美庵祠现祀公像。公子孙榘,壬戌进士,曾为郡守,置田一石付湖美庵僧收管,以供祭费。复为联云:‘大人明德远矣今此下民于心终不忘俎豆犹歌旧泽,小子于役来思是亦为政耻躬之不逮步趋曷继先猷’”。

由此三条县志的先后记录可知,位于海沧(即三都)的姚公祠,至晚到清乾隆初便已毁坏消失。结合康熙志的不完整记录,或可猜测,康熙志只是抄袭了崇祯志并做了纸上的补充,并未实地考察,或许在康熙初年,海沧的姚公祠便已不存。

然而,单纯从县志的记载,我们无法获悉为何海沧这块土地单单只为姚县令立祠?

姚之兰,安徽桐城人,万历辛丑(二十九年)进士,万历三十一年二月至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任海澄县知县。在任期间,姚县令功勋卓著,不仅得列海澄县名宦祠,而且民间为之建专祠供奉,实属难得。

查澄志人物传,姚县令的功绩大体有三:一,解决了禾平庄、镇海仓赋税的历史问题;二,从石码挖渠引流改善九都(今海澄镇)盐碱地;三,创建学田,为学子求学解决了经费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姚县令确实在为民请命和做好事方面有着不俗的成绩。再查澄志中有关姚县令与海沧的内容:其一,为贞庵江光彩妻、芦坑谢君礼之女谢八娘旌匾“节烈遗风”;其二,游览海沧大岩山期间,作诗一首,题曰“大岩道中”;其三,仲裁界定大岩寺所在山头南北田园的归属,柯挺为之作文《姚侯大岩寺山南北惠民颂德碑》;另外,柯挺为姚县令的政绩,还作有《姚明府置学田记略》、《海澄重建儒学记略》等。

记录如此,只能看出柯挺和姚县令关系匪浅,但仍未给出海沧人纪念姚县令的理由,看来,只有新出土的石碑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这块被掩埋了数百年的石碑,一出现立即引起后井村居民的密切关注。他们将之视作“金沙乡愁”的组成之一,连同周氏家庙、金沙宫庙的主要构件一起,被集中搬迁到后井村新的安置地:石囷村网山。后井人誓要在变迁的社会中,异地重构属于金沙人的集体记忆,包括这块曾经被忘记了的碑记。

2024年11月27日,廖艺聪先生来到即将落成的金沙宫庙群前,为阔别一年半的老朋友作了系统的体检:碑身2830×1100mm,底座1700×800mm。随后,廖先便把碑记的靓照分享予众文友,随即引起漳州政协海峡文史资料馆原馆长、漳州传拓技艺传承人江焕明先生的关注。据江先透露,漳州龙海区近来新发现两块完整的姚县令碑记和一块姚公祠残碑,其中于珠浦村发现的姚碑首要落款人物中,便有海沧籍的柯挺和周起元,以此推断,后井姚碑可能有更多关于柯、周二人的信息。


△搬迁至临港新城的石碑,@廖艺聪


△搬迁至临港新城的石碑,图中为廖先,@廖艺聪


△搬迁至临港新城的石碑,@廖艺聪

这对海沧人来说,确实值得期待。于是,在廖先的预先张罗下,江先即将开启后井姚碑的拓印识碑之旅。

11月30日,在海沧拓碑传承人陈沧山、颜继兴、肖荣婷等人的陪同协助下,江焕明先生亲至海沧临港新城,为该碑记进行拓印。石碑深埋地下数百年,尽管整体保存完好未有破损,但其表面也因泥水浸渍、铁石摩擦而呈现漫漶不清的窘相。是故,拓印之后,江先花费半月时间,几经比对、讨论、易稿,终于在12月16日正式发布识别后的碑文。


△拓碑人合影,左一颜继兴,左二江焕明,左三陈沧山,右一肖荣婷,@曾绿洲


△拓碑人合影,左一曾绿洲,左二江焕明,左三陈沧山,右一肖荣婷,@颜继兴


△拓碑,左二陈沧山,左三肖荣婷,右一颜继兴,@江焕明


△拓碑,左一陈沧山,右一江焕明@颜继兴


△拓碑,图为江焕明,@肖荣婷


△拓碑,左一曾绿洲,右一颜继兴,@江焕明


△拓碑碑额,@颜继兴

今特录其全文如下(江先提供):

澄邑姚侯遗爱祠记

重建姚明府生祠记

征辟翰林院待诏辞职□□民张□(燮)撰文。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奉勅总督南京粮储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治年弟林宰篆额。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贵州按察司副使前行人司行人治年弟杨联芳书丹。

祠者,所以崇德而报功也。国有祀典,民有舆情。□□□香在其余□来之外矣。昔宋汝阴、陆俊仪□□士民俱重为立祠□□□□……如桐乡民后来建祠祀之。上下缠绵,心心相信。一至于非浅,人传余其真情,稽不层即鸟飞鸾翔,终□幻境,安能长坐所部□……

芳麓姚公之莅澄所三载,其去澄也,抵今又二十有余年,而公之捐馆舍,亦且十余年矣。澄父老子弟犹能述。公所以拮据澄者,其所问与□平昔所见……文物之邦而张臣之宅也。公建学兴文,多所成就。其与沧莽,兴利锄獘,竭诚是营,如浚渠三百余丈,通远水灌田,遂使斥卤化为丰□□……输…姚公为□改就近征输,田家无忧,其一切更始皆此类。

□最巨者,尤在□中珰之势,而揉远夷之氛。洎寀珰衔命拥闽波□视澄为汤沐邑,自澄有重□□棱,弹压□猛兽。在山□□□采□之力也。妄一男子张嶷䟽称东夷有金,中国可自采视□□……旨今闽覆视中外汹汹。时遣邑倅偕行,公订倅谕夷无恐,且诫嶷不得横生事端,竟以为有还报,而嶷伏法,公之力也。红夷从大西来□□□□□红夷□……□是其先世贸易之所,携大泥移文来求互市,寀珰阴主之。公密白当道,往复严拒。嗣间次红夷为避去,公之力也。公有大功德于所□外又未尝……衷于情与法之际,而宏敞出为淹邵,故自公以艰行,澄之民咸尸而祝之。祠宇相望,其在县下者二,□一在三都,岁时频繁,永荐勿替矣。

三都者,澄邑之……周中丞仰先世聚国族焉者也。父老相语以为我曹恋公必尽抵县,□后望见德钟,亦天悬隔,不若别述。一祠于吾土,就日瞻云,晨昏以之,不亦可乎……□周之子姓力肩其事,而他族共効耶。计此役既成,则岁时乡民视他处为盛,凡民家疾苦,輙叩头阶下,乞灵无,情急则呼父母也。久之,海上贼连年□□……掠焚烧在处缺䧟而祠亦中毁,独故基存耳。周郎彦升以荫□□□书慷慨明大义,每一经□逢人浩叹。盖彦建重于庭趋,时仲先数□言姚侯造澄前后无□□子姓之留姚公捐馆,时仲先抚嗟为泣哭。公甚哀又问即所亲见者,正自不能己已。岁在甲戌,鲸鲵渐平,因以重构为己任。土石沿旧而改木梁,填一切□□□□□□□蜃室楼台相照映,远迹瞻瞩,咸叹周郎之善体先志,而益叹公仁声之入人深也。周郎之爱,阅久逾焉。汝阴俊仪,以方今□瞠乎后矣。周郎诸□□□□□□□以垂来禩。余避世久,然幸及交公,□□霞州之□,不敢以不文辞。因公之善人仁者,喜而书。

公讳之兰,字汝芳,别号芳麓,南直隶桐城人,登万历辛丑科进士。

崇祯七年岁次甲戌仲夏之吉。

右都史王志道、大理寺卿王命璿、右中允黄道周、湖广参政陈仪、浙江副使蔡国祯、通判门生周之龙、瑞昌知县周海□。

举人:陈存□、林应龙、恩生年侄周□□。

监生:周庆延、林翰文、周承忠。

生员周□□、□□周彦基、□□周元奎。

生员:周拜鼎、周昌袁、苏□□、魏孟□、周允□、魏士璋、周彦升、周彦□、周□漳、周起龙、魏癸□、周□□、周侃、周宠、李问萱、周润芝、李子贞、林长寿。

童生:周颜秧、周起东、周起骏、周麦黄、周振生、魏人鸾、谢□□、周起□、魏□龙、周之龙、周国懋。

武生:周大器、周起春、周高。

典史:陈廷然、陈王定。

耆民:周□程、周□、魏棠、曾师圣、周□□、周□□、魏□□…

碑文在阐述姚县令履历时,除了在一开始条列澄志人物传所描述的三条功绩外,更以转折加重点的方式强调了姚县令的另外三条关键贡献,这也是海沧人纪念他的主因:

其一,税监高寀设公馆于后井村边上的澳头山,“剥民掯价,戕杀生命”,海沧人颇受其害,姚县令周旋其间,虽未能治本但也尽所能庇佑百姓得一方安宁。

其二,万历三十年荷兰人占据澎湖列岛,阴遣人贿赂高寀以获得独家贸易权,姚县令力陈当道,迫使荷兰人自行离去。

其三,大忽悠张嶷谎称吕宋机易山有金矿,不仅说服明朝官员前去查勘,而且激发了西班牙人与明人的矛盾,间接导致了吕宋大仑山血案的发生。该役中,丧命的华人十有八九来自海澄县,姚县令既是揭发张嶷骗局的关键人,又是主持海澄受难家属善后工作的主官。

如此三例,皆与海洋贸易有关,与当时海沧人的利益诉求相当契合,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还有周起元等人的奔走和支持。

碑文中关于姚公祠的始建信息已无从辨认,惟周起元之子携资料拜访周起元生前好友张燮,请其为姚公祠重建撰文时所提及的,“周之子姓力肩其事”,“时仲先数□言姚侯造澄前后无□□子姓之留姚公捐馆,时仲先抚嗟为泣哭”,“因以重构为己任”,似已挑明姚公祠的建立应与周起元有关。或是,姚公祠即周起元召集周氏族人所建,故选址于周家肇基之地衙里社,以至于崇祯间重建时的参与者也以周、魏、陈等后井人为主。

想必,周起元等人是真的对姚县令有万分景仰,以至于后来他本人也继承其遗志,成功驱逐了税监高寀和荷兰人,保得东南海疆十数年的安定。

姚碑的作者是石码人张燮,落款时间为崇祯七年,时张燮主撰的《海澄县志》已然交付刊印,故此文未予收录,否则看文后所列诸大佬,如王志道、王命璿、黄道周、陈仪、蔡国祯等,也预示着该碑的不简单。此外,碑文之后所列人物中,也有一些海沧闻人,如周起元的弟弟周起龙、云塔寺石刻作者林翰文、三都举人林应龙、周起元之子周彦基/周彦升等。

如此观之,该碑确实不俗,极大地补充了姚之兰在担任海澄知县期间,关于抵御外侮、对抗奸珰、鼓励海贸的记录,也为周起元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备注:姚之兰与海澄县的缘分,远不止于此,其后裔多人在这之后,不同时期内多次与漳厦二城结缘,衍生了诸多美谈。


兹土久远,追远不易,只为留存一个有温度的圭海记忆。

圭海四记

Amoynotes

中国·厦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