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授的子女就一定上名校吗?
名校教授的子女很多都能上名校,估计还靠谱一些。
其实经常能看到名校教授吐槽自己的孩子是“学渣”,比如说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提到女儿的字眼是: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不辅导作业父慈女孝。
从基因上来看,父母都是高知,父亲本科北大,之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拿到了博士学位,母亲也是北大的高材生,这绝对算是顶级基因了。
从后天教育上来看,这位教授是教育学院副院长,比普通人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应用到女儿身上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可是还是搞不定自己女儿的成绩。
到这个节骨眼,就只能谈命,不然会很难受,家长难受孩子也难受,一谈命,就释然了,这还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
复旦教授吐槽“学渣”儿子
复旦大学有个上课抽烟的教授,在网络上还是很有名气的,王德峰教授,他的课学生都喜欢。
王教授就公开谈过儿子,他说“我的儿子,从小念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结果还是差点没考取大学。当年高考分数出来以后,我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兜了三圈,最后认了,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他说最开始想让孩子上复旦,自己的孩子那肯定要比自己优秀,结果呢,读了个二本,从自我宽慰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和父母所学专业有关系吗
两个例子不能代表全部,不过这也说明父母都是高知,子女真的不一定可以在学业上获得和父母一样的成绩。
上边两个典型的例子,两个父亲一个是教育学教授,一个是哲学教授,所以不禁想问,这和父母说涉猎的领域是不是有关系?
接下来是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只是个人目前的一种理解。
其实文学类的,除了极少数的天赋型选手,很多都是跟勤奋刻苦有关系,所以基因遗传到下一代,有点难,因为勤奋刻苦是靠个人毅力完成的,父母的智商再正常范围内。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可以理解,孩子不像父母那么优秀。
偏理工类的,父母如果是顶尖的专业人员,多少是带有一些天分存在的,这种情况下,子女更容易有先天性的优势。
孩子能否擅长学习,只看两件事
我们可以把学习的成效分为四层,底层是真正的学渣(能考上二本的算不上学渣),第三层是中等学生,第四层是上等学生,第五层是顶级学生。
另外再来看孩子们的智商,掐头去尾留中间,这是大多数。
在理想化的情况下,所有的孩子都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有着强大的内驱力,不需要父母操心学习,通过他们的勤奋努力,基本上是可以达到第二层的。
唐尚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天分没有,但是年复一年努力学习,成绩就是一直在往上走。
唐尚珺就是通过努力刷新成绩,而达到了个人的最高点以后,就只能是走下坡路,不管怎么努力,都突破不了瓶颈。
所以学习真得需要天赋,想要成为真正的学霸,没点天赋,光靠努力,会越来越吃力。
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努力还是能够见到很大的成效的,如果努力持续的时间够久,冲一冲211、985,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是问题来了,父母看透了这一点,知道努力会有成效,孩子自己感到迷茫、彷徨,根本就不想花心思在学习上,所以结果就有了,大多数孩子在学习这条路上,只能说是普通。
这就要提第二件事,那就是理想化屏蔽掉的,内驱力,学习习惯,目标感,理想状态下认定所有的孩子都具备,但实际上,真正具备这些素质的孩子是少数。
是命,可也能争取一下
做家长的,不应该逼迫孩子去学习,这是用错了力气。
家长不要过度关注结果,应该关注过程。
有一种家长,你跟她谈教育,她很自负地说鸡毛蒜皮无需计较,可是看到孩子学习不好了,又开始内耗焦虑。
孩子的天赋就摆在这,改变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这是“命”的一部分。
可是孩子的内驱力、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效率、专注力、耐性这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这些优秀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自动形成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长期拉锯、引导、影响的结果啊。
对孩子来说,3岁是底线,不能再晚了,越晚入手越难,越容易焦虑内耗、生气,最好是2岁开始,在陪伴的过程中就有目的的引导,沉浸其中,并不会感到辛苦,但是角色代入要深,无法沉浸其中,一天都觉得很难熬。
后续持续输入讨论,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良好习惯、拥有较好的专注力、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内驱力的孩子。
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