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秋季过后,日本关东军开始快速增兵东北,意在有计划地东北抗联军队给予打击。次年5月,为了摆脱围困局面,抗联第二陆军第四军、五军千余人部队,只得西征。
队伍中还有不少的女战士,尽管条件再艰苦,她们始终不曾言半分苦,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一路惨烈鏖战。其中一位女战士冷云,当时才生下孩子两个月。可为了跟着部队走,她只好将孩子送给了一位朝鲜族大娘。心中想着,只要等战争胜利了,就一切都好了。然而,她这一走就再也没机会见孩子。
西征才历时两个月,部队就历经了多次战斗,原本有近30人的女战士,仅剩下了以冷云为首的8个人,但是战斗依旧没有结束。
10月上旬的一天,因躲避围剿不得不进到密林,忍饥挨饿行军了27天,全靠采野果、吃蘑菇充饥走出来的东北抗联5军1师,人数也就只有百余人了。大家困顿至极,便决定在牡丹江林口县的乌斯浑河畔休整一夜。
10月份的牡丹江一带已经冷得不行,夜晚的风像刀一样刺骨,于是大家就在江边燃起了篝火取暖。战士们靠近火堆相拥而眠,取得温暖却也暴露了目标。后半夜,千余名日伪军朝着抗联宿营的地方赶来。
所幸地势利于我方,敌军才没能对1师形成包围圈。冷云在发现了敌人之后,立马让7名女战士卧倒,也顺利躲过了敌人。抗联部队一发现敌人,就紧急集合准备后撤。到了拂晓时分,8名女战士借着茂密的柳树丛,悄悄行至河边,只要她们完成渡河,就基本安全了。
可是眼见往柞木岗子密林后撤的大部队被敌军火力死死拖住,突围难度剧增后,她们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放弃原本有很大可能成功渡河的机会,开枪掩护主力部队后撤。
冷云是当中年龄最长的,当时23岁,于是由她担任起了指挥员。她快速将女战士分为3个小组,隐藏于树林中不同地方,开始朝着敌军开火。后侧方突然响起枪声,敌人还真上了当,以为是自己中了抗联的圈套,便立马改变火力方向朝着8名女战士还击。
8个人岂是千余人敌军的对手,敌军所有火力朝着他们袭来,周遭的柳树条、枯草很快就被点燃,浓烟一度熏得她们睁不开眼。一番战斗过后,敌军火力依旧不减,8位女战士伤的伤,还有人打完了子弹,无法给予还击,火力只能越来越弱。
日伪军逐渐向她们靠近,发现竟然只是几名女兵时,还企图“劝降”她们,说什么只要她们乖乖投降,日军是不会亏待妇女的。大部队顺利摆脱敌人后,也发现了8名女战士还未脱困,也曾多次派人组织营救。但次次都被日军的猛烈火力给打了回去,营救未能成功。
八名女战士就靠着身上仅有的枪支弹药,战斗到最后一刻。她们自然明白落入日军手中,会遭受怎样的屈辱,当战俘必然是不可能的,她们也从未想过俘虏。所以,她们选择了一种伟大且维护尊严的死亡方式——投河。
她们扔出了手中最后三枚手榴弹,以回应日伪军的逼降。然后手挽着手,嘴里高唱着《国际歌》,义无反顾地一步一步迈进了刺骨的河流中。尽管她们赴死之心如此明显,敌军依旧没有停下火力,子弹、炮弹仍然在往河中倾泻。激起的浪花越来越高,直至8位女战士完全消失在乌斯浑河之中。
8位女战士最大的冷云当时不过23岁,最小的王惠民当时只有13岁。如果生在和平年代里,正值青春的她们理应都会过得很幸福,可惜的是她们生在了战争年代,美好年华只能在战火中凋零,美好的生命最终湮没于滔滔水波之中。
时至今日,她们为国捐躯已过80多年,但她们的壮气永存,万古流芳,历史将永远记得“八女投江”这座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