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李零说,文字是文明的核心成就。没有甲骨文,商朝将只是传说,五千年的文明更失去了“灵魂”。
而在甲骨学领域有一名句,“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对甲骨学做出最卓越贡献的,字号中凑巧都带有“堂”字: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和董作宾(彦堂)。
吊诡的是,王国维、郭沫若大名鼎鼎,有“汉奸”嫌疑的罗振玉也为人熟知,被胡适尊崇为“世界上唯一有成就的甲骨学家”的董作宾,知者却寥寥无几。
董作宾的故事,正是中国近当代变迁史让人唏嘘的缩影。
二十岁前还以刻字为生
三十岁时成为了教授
▲1924年北大国学门研究所合影,左一为董作宾
1895年,董作宾生于河南南阳,家里以刻字为生。幼小的董作宾很懂事,主动帮父亲刻字。十二岁时,为给患病的母亲“冲喜”,他奉命成婚。别人遇上这种情况,人生可能就此定格,但他依然手不释卷,“婚后”甚至还经营了一家书店。
1915年,以好学出名的董作宾遇到人生第一个伯乐,被著名教育家张嘉谋收入门下,跟随张先生遍游河南,深入学习国学与考古。他还和朋友创办了《新豫日报》,在那个动荡年代,这份日报被他经营得很好,几次扩增版面。
1922年,经张嘉谋引荐,董作宾进入北大旁听,他紧紧抓住这次机会,通过一年极其刻苦的自学,考上北大国学研究生。他的殷商史和甲骨文契刻日益精进,语言学与文学水平也突飞猛涨,连不苟言笑的导师王国维都不吝夸奖他,1925年刚毕业,他便被破格提拔为教授。
两年后,董作宾结识傅斯年——与第二个伯乐的相遇,将改写中国历史。
他是纯粹的“草民”出身
却凭借自身能力赢得各方尊重
▲1928年11月,董作宾(右三)在安阳主持第一次试掘
1928年8月,傅斯年在广州创建历史语言研究所,开门第一件事,便是聘请董作宾作为通讯员,前往安阳探察殷墟。董作宾也从此成为史语所重要一员。
殷墟是商朝都城遗址,由于动乱、缺钱、少人,傅斯年始终犹豫是否进行发掘。读完董作宾给他的可行性报告,傅斯年终于下定决心,同年10月,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村挥动了中国现代考古第一锨。
考古队成员多有留洋背景,即便是本土派也家学渊博,“草民”出身的董作宾却是最重要的“断代官”。考古泰斗石璋如回忆道:董作宾是殷墟发掘的开山,也是台柱。他向前走一步,殷墟发掘便向前一步。
在董作宾的主持下,史语所九次发掘殷墟,连鲁迅都是《安阳发掘报告》的忠实读者,远在日本的郭沫若,也特意寄信来夸奖董作宾“凿破鸿蒙”。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殷墟所在地正是危险的暴风眼。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董作宾却很冷静,先是联系河南“实际负责人”冯玉祥,请求派兵保护考古现场;接着又说服河南政府出台“殷墟发掘之案”,以文人身份影响了地方政策施行。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感慨道:河南的内情都瞒不过董作宾,“他的意见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张破旧的门板上
诞生了“抗战八年第一书”
▲董作宾在整理甲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史语所不得不一路西迁,并最终在1940年落脚于四川偏僻小镇李庄。
当时,迁徙到昆明的西南联大被誉为中国学术皇冠,李庄则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然而这些“教授中的教授”,到李庄后却成了“难民中的难民”,极度的缺衣少食和缺医少药,让这些此前生活优裕的学者集体“斯文扫地”。
以董作宾为例,不仅只能住在一座破庙里,办公桌也只是一块破旧的门板,然而正是在这张门板上,董作宾完成了巨著《殷历谱》,将中华信史上推八百年。这辉煌的成就,引得严谨内敛的学术大师陈寅恪两度送来贺电,盛赞《殷历谱》为“抗战八年第一书”。这本书,奠定了董作宾“甲骨学第一人”的地位。
1940-1946,李庄,不止董作宾完成了《殷历谱》,还有梁思成夫妇用病痛之躯完成的破译古代“天书”的《中国建筑史》,童第周夫妇用世界上最简陋实验室完成的最高水平的胚胎学实验,劳幹为两汉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居延汉简考释》,还有今天很少有人提及、却为后世众多学科开辟道路、被誉为“史语所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的最大贡献”的《六同别录》......
▲董作宾在李庄石印的《殷历谱》内页
有谁知道,李庄六年,是中国最有资格平视世界学术的六年?谁能想象,那样贫瘠的土壤,却结出如此艳丽的学术之花?李庄和李庄那批学人,本应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遗憾的是,50年代天地玄黄,李庄的故事,迅速被“选择性”湮没了。
这一下就是50年。2000年,民间学者岱峻,开始试图掀开这段历史的一角,谁又能想到,这一掀,居然就是23年,一直从青丝“掀”成白发。2023年,一百多万字的三卷本巨著《发现李庄》问世,一个个让人荡气回肠、泫然涕下、无限唏嘘的故事,终于浮出了水面,呈现了一个“更真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