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南亚的联邦制国家,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4亿。在行政区划方面,印度的一级行政区分为邦和中央直辖区,比如北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德里国家首都辖区等等。印度实行联邦制拥有很深的历史底蕴,印度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名词,长期维持着土邦林立的状态。在英国殖民印度之前,印度的土邦数量约为六百个。



英属印度时期,英国保留了印度各个土邦王公的自治权,土邦成为英属印度的地方行政单位。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取得独立,废除了各个土邦王公的自治权,但基于历史原因,印度决定实行联邦制。此后印度削弱了各邦的权限,将财政、税收、司法等权限收归联邦政府。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主导了印度独立之初一系列制度改革,印度的联邦制度逐渐清除了历史上印度行政区划之中的封建割据色彩。但印度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并不满足现有的联邦规模,还制定了“大印度联邦计划”。在这一狂妄的计划之中,印度幻想统一南亚,吞并缅甸和我国西藏。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历史上不断遭遇外敌入侵。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已经出现古老的文明。公元前1500年,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灭亡了古印度文明。雅利安人成为印度这片土地的统治者,创造了种姓制度,雅利安人成为高种姓,原来的古印度人则沦为低种姓。

种姓制度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印度。其实印度属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独立地理单元,北部是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为那加山地,西部是兴都库什山脉,南部深入印度洋。

在航海不发达的时代,茫茫的印度洋相当于天堑,历史上印度的外敌都是通过陆路而来。印度三面环山,按理说应该很难入侵,但兴都库什山脉有很多山口,历史上很多外敌通过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公元前6世纪,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经过开伯尔山口,征服了印度河平原。大流士一世之后,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印度。



公元前2世纪开始,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先后侵入印度,大月氏人甚至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8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侵入印度,控制了印度西北的大片土地。11世纪时期,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赫穆德入侵印度达12次以上,给印度北部造成了巨大破坏。1526年,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布尔侵入印度,自称印度斯坦的皇帝,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从这些历史可以看出,印度长期遭遇外敌入侵,缺乏安全感,试图扩大自身的战略纵深。

第二,英国统一印度。印度历史上土邦众多,各个土邦互不隶属,相当于独立王国,都由各自的土邦王公管辖。在自己的土邦内部,王公相当于皇帝,拥有绝对管辖权。在印度漫长的历史上,各个地方土邦都处在相对独立状态。直到英国殖民印度之后,依靠武力迫使各个土邦王公和英国殖民当局签订了臣属条约,此后印度众多土邦宣布效忠英王,统一到了英国殖民政府的旗下。



如果没有英国的入侵,印度众多土邦很难完成统一,英国统一印度之后,建立了英属印度殖民地,英国国王兼任印度皇帝。印度统一后,实力不断增强,使印度有了对外扩张的资本。英国人以印度为基地,不断对外扩张,迫使尼泊尔、不丹、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802年,英国和法国签订亚眠条约,斯里兰卡沦为英国殖民地。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1886年英国完全控制缅甸,将缅甸变成了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至此,整个南亚和缅甸,都沦为英国控制的殖民地。

第三,继承英国战略思想。英国统一南亚,控制缅甸之后,开始继续向北扩张,试图蚕食我国的西藏。西藏的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俯瞰平坦的恒河大平原,战略价值重要。1888年和1903年英国两次入侵我国西藏,迫使清朝签署《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拉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西藏得到了很多利益。



在英国殖民时代,整个南亚处在英国控制之下,虽然英国没有将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锡金划入英属印度殖民地。但这些地区都受到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间接管理,比如英国驻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的殖民专员,都是就近从英属印度派遣。这让印度产生了自己曾经控制整个南亚的错觉。

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获得独立,提出了“大印度联邦计划”,本质上是继承了英国殖民政府的战略思想。当时的印度就非常期望将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以及更多的国家或地区纳入“大印度联邦”。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甚至断言“小的民族国家注定灭亡,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



尼赫鲁是“大印度联邦计划”的主要推动者,印度独立后,马上出兵不丹和锡金,宣称自己是英国在南亚的继承者,迫使两个小国继续接受印度控制。印度的“大印度联邦计划”不仅幻想着吞并不丹和锡金,还幻想吞并英国在南亚次大陆所有的殖民地,以及缅甸和我国的西藏。不过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印度得到了深刻的教训,此后很少提及“大印度联邦”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印度中心论”和“有声有色的大国论”,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了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扩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