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铸新质,产业创未来。作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当前,南沙正不断完善集源头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创新体系,以源头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企业培育为梁,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流创新环境为柱,搭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平台化、国际化五大策略,巩固提升汽车、临港装备2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天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做强航运贸易、金融商务2个生产性服务业,打造“2+5+2”现代化产业体系。
涌创新春潮,启产业新程。为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南沙区拟于2025年1月召开广州南沙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会。近期,南方日报南沙新闻部、南沙区融媒体中心、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联合制作发布《追新图南 科产和鸣奏新章》专题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南沙各领域产业科技互促发展的突围之道,敬请垂注!
近日,胡润研究院与广州南沙联合发布胡润未来独角兽系列——《2024胡润全球猎豹企业榜》(Hurun Global Cheetahs Index 2024),榜单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五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元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其中,今年上榜的26家广州企业其中就有4家是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成员。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近年来,南沙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南沙科学城、大湾区科学论坛、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载体和设施,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70个,聚集新型研发机构22个。研发机构聚木成林,为南沙的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科技转化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正在南沙不断得到解答。
建平台
推动科技成果
从“试验场”走向
“大市场”
今年9月,《南沙方案》庆盛先行启动区迎来了首个建成的科技型园区——越秀iPARK粤港智谷正式开园,选址于此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下简称“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暨广州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也随之揭牌。
依托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广州)双校一体的科创资源,基地面向全球创新创业者提供孵化平台,而广州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将以基地为起点,协同周边多个园区打造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
作为南沙实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重要平台,越秀iPARK粤港智谷园区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现有58家企业入驻。《港人内地生活小百科》《落实〈南沙方案〉懒人包》《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园区里,各类手册摆在会议室、办公室和公共空间里,便利多地在此开展合作,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企业经营、湾区情况等。
“选择在庆盛共建产学研基地,就是希望能支持港科大技术孵化或校友创业的项目,以及更多来自港澳和海外的优质科技型初创企业落地大湾区内地城市,积极促成他们与大学以及周边城市政府、产业界的交流合作与互动。”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表示。
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企业“未来动力”是典型校企,公司创始人张茂峰是港科大(广州)在读硕士。26岁的张茂峰正投身于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打造最具性价比的人形机器人。
张茂峰告诉小南,未来机器人走向家用,除了技术,价格是核心。公司致力于自研最具性价比的关节电机,机器人业务积累数百家知名客户,电机及相关机器人产品累计销售额超2000万,意向订单约1800万元。用大模型赋能团队产品,致力于成为通用机器人公司,进入工业领域和家庭。
类似架构的校企在该基地比比皆是:广州智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由香港科技大学的三位教授和三位博士发起创立,致力于激光增材制造、增减材一体化制造和激光修复再制造技术;固纳新材料由港科大(广州)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学域主任高平教授及其博士生顾其傲创立,团队获得总融资额超9000万元,合计估值超5亿元人民币,正在快速成长为未来的独角兽企业。这正是“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科创产业生态链的生动注解。
目前,南沙正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湾区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产业孵化基地揭牌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落地。依托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集聚各类科技机构192家。
“南沙区将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粤港澳三地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目标,开展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紧密合作。”南沙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投资金
为科创转化
不断加“码”
创新始于科学
成于资本
在科创动能加速培育过程中,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创新母基金(以下简称“南沙科创母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
今年8月,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上海开幕,揭晓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榜单,其中,南沙科创母基金上榜“2024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位列第24名;同时上榜“2024年中国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30强”,位列第3名。
南沙科创母基金是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出资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公开方式遴选市场化专业机构合作设立子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企业。
通过与优质社会资本强强联手,南沙科创母基金抢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将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管理示范样板,探索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南沙模式,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
在合作子基金中,既有主要投向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半导体等重点新兴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基金,逐步培育起以芯片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同时配置了商业航天领域的专项产业基金——南沙空天同航基金。
该基金于2022年6月助力中科宇航总部迁入广州南沙,填补了广州市在运载火箭行业上的空白,也成为南沙乃至广州首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建设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目前,南沙科创母基金合作子基金共计投资项目156个,其中涉及返投南沙项目共计50个,既有芯聚能、卫视博、南砂晶圆等南沙本地优质科创企业,也有中科宇航、斗禾科技等从外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有效发挥了南沙科创母基金以投促招、以投促引的成效。
育环境
让科技成果
落地生“金”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
南沙系统谋划布局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
截至今年2月,南沙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约350项,专利申请约4400项;成果转移转化近千项,涉及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累计金额超7.4亿元。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布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等;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制造产业布局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南沙)、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集聚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超1000家。
芯粤能、芯聚能、联晶智能、南砂晶圆、奕行智能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南沙,率先实现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
同时打造
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
产业生态圈
南沙引进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后,打造广东医谷国家孵化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培育和孵化30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形成“研、产、医、康”精准医学产业生态圈。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建设的崂山实验室广州研究院揭牌运营,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创新基地。
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铺设了以研究院为核心+孵化企业的“1+N”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探索之路,自2015年起,先后孵化了中科智城等6家高科技企业,形成小规模的技术集群,成功打造“中科系平台”。
通过引进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带动中科宇航等航天航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落户南沙区,推动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精益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投产运营,南沙区商业航天基本形成“一箭一星一院一基金”产业格局。
从科研机构走向社会的创“齿”人——广东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健齿”)创始人陈贤帅表示,作为在南沙“土生土长”的科创型企业,公司在孵化和发展期间得到了南沙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目前,中科健齿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4个省级工程中心等企业科研平台,并于2023年初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牙种植体集采并且是甲类中标的本土企业,年产值超4亿元,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南沙一直在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的环境,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有相应的支持。在南沙孵化和发展期间,我们企业大概享受到了几十项南沙的政策优惠、补助、减免等,助推了企业快速发展,我对在南沙发展充满信心。”陈贤帅分享道。
小南带你看
南沙天后宫和滨海公园暂停开放,更多精彩袭来丨跨年到南沙
南沙住宿看这篇!| 跨年到南沙
文字:刘超
图片:罗仲贤、资料图
编辑:曹绎
校对:刘嘉欣
二审:谢依庭
终审:黄增才
签发:齐华伟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