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吉林市的船营区,昌邑区的开发略晚。据史料记载,昌邑区境内最早的集贸市场出现在清代后期,即今江城剧场附近的一处粮米市场,但是东关地区的这处市场,影响力显然没有城内的粮米行等处大。好在历史的演进往往会创造出一些特殊的“风头”,由于晚清时期的商埠区及火车站设在东关地区,在晚清至民国的数十年里,东关地区一跃成为吉林市由近代向现代迈进的最重要舞台,集贸市场发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经历一系列复杂而艰辛的演变之后,以东市场为代表的昌邑区集贸市场逐渐成为行业顶流,在吉林市当代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益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政策的正确指引,具有良好商业基础的昌邑大地,集市贸易得到迅速恢复。

据《昌邑区志》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政府主导,昌邑区境内先后开放有5处综合市场,18处农副产品、蔬菜市场和车辆交易市场。1985年交易总额7000万元,占市区集市贸易额42%左右。在当时,除东市场地区的长沙路轻工市场、成都路粮食蔬菜市场、兰州街农副产品市场等市场名噪一时之外,朝阳街综合市场、哈达湾小街综合市场、松江综合集贸大厅等集贸市场也在吉林市城区内极负盛名。

很遗憾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摄影器材并未全民普及,拍照的成本也比较高,因而记录当时吉林市城区集贸市场情形的照片存世较少。就目前所知,《昌邑区工商志》保存的集贸市场影像资料最为全面。当时为编撰这本志书,任职于昌邑工商局的郑书辉先生拍摄了这组照片,真切记载了十多处市场的情形。且由于当时昌邑与船营两区之间以南京街为区划界限,因而朝阳街的情形也被保留。于是用今天的视角看,这组照片的记录范围已经超出了昌邑区。

在八十年代中期,“下海”的概念还没有普及,由于吉林市大中型国企数量庞大,效益尚可,收入稳定,对就业的社会主流着眼点,往往还停留在“全民”所有制国企上。因此提及所谓“弄潮商海”的先行者,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待业青年”或无业人员。当时摆摊“出床子”的人员结构也的确比较复杂,这些人很难说是真正“爱上”经商,做买卖对大多数从业者来说,无非是谋生的权宜之计。当然早期经商的人中,也有一部分不甘领死工资的国企职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经营“创收”的副业,借此平复不甘平庸的内心。

然而正是在这熙来攘往中,一些人尝到了甜头,改善自己生活质量之外,更有人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许多摆摊者后来有了自己的店铺、工厂,甚至也有了影响至今的“产业”。当然,也有不胜枚举的先富起来之人由于缺少抵御诱惑和驾驭财富的能力,在随后的日子里黯淡了光彩,重新归于平凡。可不容否认的是,恰是八十年代集贸市场的“造富”成果,直接刺激了九十年代的“下海”浪潮,并最终推动了吉林市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回眸往昔,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那个年代集贸市场的亲历者们,无论自身成败,应该生出无限感慨。想来,在追求物质财富的道路上,不管是否最终实现了梦想,只要能有感慨,即是拥有了财富——人生财富也从来不会局限于物质,经验、阅历、见识,甚至是勇气、魄力以及把握“风头”的能力,皆是令后人艳羡的宝贵精神财富!





























特别鸣谢郑书辉(网名:舒晖)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