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愿意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在衣食住行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可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才能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唢呐声中的激昂情怀、旗袍的优雅创新、马面裙的别致“出圈”、八段锦的生动传承,以及簪花的唯美绽放……这些元素中蕴含的创新表达,让我们看到了“国潮”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头戴簪花的游客随处可见。从远处看,花枝颤动,摇曳生姿,仿佛一片片姹紫嫣红的“移动花园”。


在蟳埔村,这样簪发戴花被称为“簪花围”,是闽南地区渔家女的传统穿戴习俗。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簪花围”从何而来?有说法是蟳埔女遵循不伤身体发肤的传统习俗,头发长了以后以兽骨簪发,为美观又用花作装饰;也有人说“簪花围”源于中亚妇女戴花的习俗,在宋元时期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当地。但当地人一致认为,戴花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希望自己“活得漂亮”的体现。


五彩缤纷的簪花承载着昔日渔家女的情感与希冀,也成为如今年轻人拍照打卡的“时尚单品”,吸引四方游客慕名前来体验。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今年10月,中国交响乐团赴法开启为期一周的巡演,一曲《百鸟朝凤》将唢呐与交响乐完美融合。演出结束后,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刘雯雯是中国的第一位唢呐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的“90后”青年教师。巴黎爱乐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她一次次登上国际舞台,让中国民乐赢得世界喝彩。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度走高。刘雯雯发现唢呐跨界也越来越多。关于国潮,她认为需要传递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刘雯雯也看到,这个曾经被视为土气的、小众的乐器,如今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欢迎。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旗袍,东方女性美的代表,婉约古典、韵味悠长。

旗袍制作吸收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精髓,形成了大襟、立领、盘扣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特技艺。




旗袍随着时代更迭不断变化着姿态,日渐融入平常生活,成为广受追捧的国潮。


旗袍是含蓄的也是开放的,是传承也是融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尚感,不仅美在中国,更惊艳着世界。



八段锦,柔和连绵、动静相兼、伸筋拔骨、简单易学,具有明显的健身和养生效果。通过练习八段锦,人们可以体验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平和,满足社交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同时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寒冬季节,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园一处空地,梅永震功法养生工作室的学生们正在习练八段锦。


学校有八段锦协会、功法养生工作室等文体社团,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练习,学生们会以八段锦为切入点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增进身心健康、提升专业技能。


河南中医药大学多年来一直在做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国传统功法的保护和传承,八段锦也纳入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每学年大一新生全部习练八段锦,还要组织全员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比赛,每年系统习练学生逾5000人,并在校内外进行全面的传承和推广。


在开封黄河河务局,30多名职工正在体育馆内练习健身功法八段锦,一招一式,一张一弛,尽显这一古老国粹强身健体的无限魅力。



马面裙是一种中国传统服饰,从旋裙发展而来。有考证认为,最初为宋代女子为方便骑驴而设计的一种功能性裙装,因其“上窄下宽”形似古代城墙中的“马面”而得名。


马面裙的设计者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使得马面裙跨越历史,融入当代。


当人们穿上马面裙时,是在表达一种文化的情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自信和尊重。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马面裙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广大群众的距离,让人们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和美好。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来源:新华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