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计4500字,阅读大约耗时10分钟】

在中国历史上,高句丽是一个很“欠揍”的国家,明明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国,却引来了数代君王的接连征讨。

不仅如此,隋朝还因为征讨高句丽耗尽了民力,结果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即使是接近完美的封建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竟然也承认了自己征讨高句丽的战役是失败的。

高句丽究竟为什么那么“欠揍”,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战役究竟算成功还是算失败呢?

高句丽:隋唐时期的东北霸主

高句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遣大军攻破王俭城,由燕国人卫满建立起来的卫氏朝鲜宣告灭亡。



随后,汉武帝设置了四个郡,以便更好地管理灭亡后的卫氏朝鲜。

高句丽的起源地高句丽县,就属于四郡之一的玄菟郡。

汉武帝平定卫氏朝鲜,为后来扶余人来到高句丽县建立高句丽国做了一定的铺垫。

公元前37年,扶余王的庶子朱蒙率领部下来到玄菟郡治下的高句丽县,建立了以高句丽人为主体的高句丽政权。

对于这个新生政权,汉朝并没有予以打压,因为对于汉朝来说,高句丽政权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受限于发展水平,古代王朝对边疆的控制力不够强,通常情况下,需要一些像高句丽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来配合管理边疆。

高句丽政权对这个情况十分清楚,因此,借着汉朝的庇护和威压,高句丽不断扩张领土。

到了东汉末年,高句丽从一个极小的边境王国发展成为一个实力可观的国家。



不过,这个时候的高句丽还是没有办法和中原王朝碰瓷的,即使是三国时期不怎么出名的公孙康,也能轻松击败高句丽。

鉴于高句丽对中原的辽东地区抱有觊觎之心,包括公孙康在内的不少中原势力都出兵攻打过高句丽,甚至多次攻破了高句丽的国都。

然而,因为中原王朝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即使高句丽的国都多次被攻破,但是高句丽每次都能在中原王朝撤军后卷土重来。

西晋王朝的灭亡,给了高句丽一个极大的发展机会,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对峙,也让高句丽的发展变得无拘无束。

等到隋朝统一天下时,彼时的边陲小国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霸主,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至大凌河,南至今韩国忠州,北至靺鞨。

鼎盛时期的高句丽,人口大约为三百四十万,常备军队人数大约为六十万。



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隋唐时期,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基本等于全民皆兵。

也就是说,隋唐时期的高句丽是一个实力相当强大的国家,外加地理位置特殊,中原王朝想要攻克高句丽,难度是相当大的。

任性的代价: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朝统一中原之后,一直打算收复被高句丽占领的汉朝四郡,此外,隋朝还算通过武力征讨或者外交游说的办法重建天下共主的地位。

同样的,经过数百年发展的高句丽政权也有扩张领土的野心,高句丽的计划,是表面向隋朝称臣,实际则准备蚕食土地肥沃的辽西地区。

很明显,隋朝的战略和高句丽的战略存在着激烈的碰撞,无论如何,这两个政权都会一较高下。

公元607年,隋炀帝在巡视东突厥时发现了高句丽的使者,这让隋炀帝大为震怒,因为这个时候高句丽和隋朝已经断绝来往。



高句丽的使者出现在东突厥,这对于隋炀帝来说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如果东突厥和高句丽真的有勾结,那么隋朝的边境将会有巨大的麻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炀帝命令高句丽王入朝觐见,否则隋朝将派大军征讨高句丽。

令隋炀帝没有想到的是,高句丽王竟然拒绝入朝觐见,对于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来说,这无异于将他的面子放在地上猛踩。

随后,愤怒至极的隋炀帝立刻下诏征发全国的军队亲征高句丽,誓要将这个无视他的小国灭亡。

从中原王朝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像高句丽这样一个雄霸东北的国家,如果不加以限制,未来一定会对中原王朝造成巨大的威胁。



这个问题,在一千多年之后的明朝有着最为直观的证明,明朝的灭亡,就是因为没有限制东北地区的女真政权的发展。

不过,隋炀帝从来都不是一个稳重的政治家,在攻打高句丽时,隋炀帝可以说完全是一时兴起,丝毫没有做好战前准备。

就这样,在隋炀帝的带领下,隋朝百万大军踏上了征讨高句丽的不归路。

经过数次战斗,隋朝百万大军竟然在征讨高句丽之战中折戟沉沙,发现这一情况后,隋炀帝不仅没有及时停手,反而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

结果,刚刚完成大一统的隋朝在隋炀帝的一顿操作下民心尽失,导致天下又进入群雄争霸的乱世阶段。

隋朝的战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句丽的军事发展。

例如高句丽获得了在当时可以称之为最强铠甲的明光铠,以及其他先进的武器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也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客观地说,隋朝的百万大军缺失消耗了高句丽大量的生力军,为之后唐朝灭亡高句丽做了一定的铺垫。

总而言之,隋炀帝的失败是弊远大于利。

隋炀帝的失败,在未来对唐太宗李世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唐太宗多年后自认为的失败,就和隋炀帝有一定的关系。

自以为的失败:唐太宗亲征高句丽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中原王朝再次一统,面对强大的唐朝,高句丽被迫改变了国策。

在与隋朝的作战中,高句丽的国力被大量消耗,因此高句丽失去了对外扩张的条件。

为了积蓄力量,高句丽采取了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亲近唐朝的发展国策。

同样的,唐朝因为天下初定,北方又有突厥这个强大的隐患,因此也不想和高句丽交战。



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唐和高句丽都很默契,均未挑起事端。

这种状况,直到公元642年才有了改变的趋势。

这一年,高句丽顺奴部的首领泉盖苏文阴谋杀死了高句丽的国王荣留王,并拥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宝藏王,而泉盖苏文则全权摄理朝政。

在荣留王的修养生息的国策下,泉盖苏文摄政时的高句丽已经恢复了不少的实力。

随后,泉盖苏文将目光转向了南边的新罗和百济两个小国,准备吞并他们壮大实力。

泉盖苏文的举动,对于大唐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因为新罗和百济都是唐朝的藩属,攻打他们,就是不给大唐面子。

接到新罗和百济的求救信后,唐太宗李世民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处理高句丽进攻新罗和百济问题。



在商议的过程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提出了一个兵不血刃的办法,他说:

“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先承认泉盖苏文的地位,等到泉盖苏文骄纵妄为放松警惕的时候,大唐可趁其不备出兵讨伐。”

唐太宗采纳了这个计策,随后承认了泉盖苏文拥立的宝藏王,并加封其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

和长孙无忌预料的一样,得到大唐的承认后,泉盖苏文的行为愈加过分,不仅在国内肆意妄为,还联合百济攻打新罗。

之后,大唐派出使臣调解,结果泉盖苏文气焰嚣张地无视了唐朝,这样一来,唐朝不仅有了出兵的理由,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唐军的士气。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诏令天下,以泉盖苏文弑君为由,召集军队攻打高句丽。

在正式进攻开始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做了周全的准备。



首先命令将作大监闫立德前往江州、洪州、饶州,督造四百艘舰船,为前线运输足够军粮以及其他军资。

其次,太常卿韦挺和太仆卿萧锐分别负责向前线督运河北以及河南的粮草。

最后,又命令营州都督张俭率领幽州、营州两州的兵马以及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士兵,不断袭扰高句丽,以此试探高句丽的军力以及泉盖苏文的反应。

一切准备就绪后,唐太宗便开始正式的进攻部署

第一步,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并给他调拨了一支人数为四万三千人的军队,此外,还有五百艘战舰。

张亮率领的这支军队,在接到命令后便按照预定计划从蓬莱出发,走海路直击平壤。

第二步,任命太子詹事李(徐)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并给他调拨了一支人数为六万的步骑混合军。



按照预定计划,李(徐)世勣的任务是攻打辽东。

第三步,命令江夏王李道宗率领数百名骑兵进入高句丽境内,负责侦察相关的军事情报。

第四步,鉴于高句丽的城防十分坚固,唐太宗还命令行军总管姜行本、少府少监邱行淹全权负责攻城机械的督造。

即使如此,唐太宗在征讨高句丽时还是有巨大的压力,因为大唐的许多文臣和将领,都亲身经历过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所带来的巨大苦难。

为了消除文武百官的顾虑,同时凝聚军心和民心,唐太宗相继颁布了两道诏书,阐述征讨高句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唐太宗的号召下,大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就此宣布正式开始。

公元645年,在唐太宗的指挥下,李(徐)世勣率领大军渡过辽水,并成功拿下了高句丽的盖牟城。



随后,唐军一路势如破竹,陆续攻克了辽东城和白岩城,兵锋直指高句丽的军事重镇安市城。

安市城是平壤的西北门户,得知唐军进攻安市城的消息后,高句丽征集了一支人数为十五万的大军,并任命高延寿为统帅,领军火速支援安市城。

客场作战,敌军人数又占有优势,这个仗很不好打。

因此,唐太宗决定采用围点打援和诱敌深入的办法,引诱高句丽的愿君主动和唐军交战。

唐太宗先是命令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领一千骑兵佯装战败,将高句丽大军吸引至龙顶山附近。

随后,唐太宗下令让李(徐)世勣率领一支人数为一万五千人的骑兵在岭西列阵备战。



接着,又命令长孙无忌和牛进达率领一支人数为一万一千人的军队绕道穿插至高句丽大军的背后,等大战开始,便向高句丽大军的后方发起突袭。

至于唐太宗本人,则率领一支人数为四千人的步骑混合军队登上高山,指挥全军作战。

高延寿发现正面的唐军仅有一万多人后,直接命令军队发起进攻,丝毫没有考虑周围是否有伏兵。

结果,高句丽大军和李(徐)世勣率领的唐军刚刚开始缠斗,长孙无忌以及牛进达率领的奇兵便从后方杀了出来。

一时间,高句丽大军首尾不能相顾,没能坚持多久便大面积溃散。

在这一战中,李世民在高山之上看到了一个身着奇异服装的小将领十分勇猛,在敌阵中战无不克所向披靡。

这个奇服小将,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朝名将薛仁贵。

最终,唐朝大获全胜,斩杀敌军共两万多人,缴获三万匹马和五万头牛,另有明光铠万套有余。

高延寿自知不敌,不久后率领三万多人向唐太宗李世民投降。



遗憾的是,因安市城城防坚固,外加地势险要,唐军始终未能攻克。

不久后,寒冷的天气又给唐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多次斟酌之后,唐太宗决定班师回朝。

但是,唐太宗对高句丽的征讨并没有完全结束,班师回朝之后,唐太宗又派遣军队不断袭扰高句丽,消耗高句丽的国力,以此达到拖垮高句丽的目标。

到了公元649年,高句丽的军事力量在唐朝的不断打击下已经消耗殆尽。

这一年,唐太宗决定举全国之力给予高句丽最后一击。

然而,上天却没有让唐太宗实现这一愿望,这一年七月,唐太宗驾崩,灭亡高句丽的计划被迫中止。

直到二十年后,唐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才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派军灭亡了苟延残喘的高句丽。



结语:

在隋唐时期,高句丽确实是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加上地理上的优势,很少有国家能够对其造成威胁。

对比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战役显然是成功的。

不过,在唐太宗看来,这是一场失败的战役。

至于原因,则是唐太宗认为这一战必须灭亡高句丽,这是他出发时便定好的目标。

在唐太宗的人生历程中,像征讨高句丽这样的战役,一律被他视作失败。

因为比起当年三千破十万、一战擒双王的战绩,征讨高句丽显然是“失败”的。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战役是无可非议的成功。

既大量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又制定了袭扰疲敌的正确战略,为最终灭亡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给唐太宗亲手灭亡高句丽的机会,而这也成为唐太宗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