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释迦摩尼在世时,分别塑造了自己8岁、12岁、25岁三尊等身像,佛祖说自己涅槃后,这三尊等身像就是自己的真身,信徒们见到这三尊等身像,就等于见到了自己。如今,历经了2400多年风云变幻,这三尊佛祖等身像,8岁的供奉在了拉萨小昭寺,12岁的供奉在了拉萨大昭寺,25岁的原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后来被毁坏,沉入了印度洋。在这三尊佛祖等身像中,身为皇子的12岁鎏金铜像最为精美尊贵,所以,全世界的信徒都要不远万里,去拉萨大昭寺里朝拜。
大昭寺,位于拉萨城中,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大昭寺藏语称为“觉康”,意为释迦牟尼佛殿,其建筑样式参照了天竺那兰陀寺和毗讫罗摩尸罗寺,里面的雕塑、壁画、雕梁彩绘并称三绝。大昭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6月,国家投资1800多万元的大昭寺本体保护维修工程顺利竣工,又投资1000多万元,开始了大昭寺壁画维修工程,这是我国首次对大昭寺壁画进行的大规模维修,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2012年,江苏广电总台大型人文纪录片《你说不知道的中国》第一季启动,我作为西藏篇的编导,在一个多星期时间里,跟踪拍摄了大昭寺壁画的修复工作。
大昭寺室外的精美传世壁画,都环绕在被称为“囊廓”的转经道两侧,为了在修复中防尘、防潮、防氧化,“囊廓”全部搭上棚架用布覆盖。经过国家文物部门的严格审批,我们每天上午9点钟进入寺内,小心翼翼地掀开覆盖的棚布,钻进里面进行采访拍摄,一直忙到晚上大昭寺关门后,才在高原明亮的星空下,跟着喇嘛们爬过房顶,绕过天台,从僧人进出的小门出来。
“囊廓”两侧的壁画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讲述了佛祖成道、宣佛等宗教故事,还涉及西藏历史、经济、艺术、医疗等方方面面,是一部展现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壁画长期受到氧化和风雨雪的侵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表层剥落、裂缝、空鼓、渗水等损坏现象。另外,由于来朝圣的人千年不绝,信众在“囊廓”两侧点灯添油,在漫漫岁月的烟熏火燎中,壁画也污损严重,形成了厚厚的积垢。文物专家们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对壁画进行了科学的防水、防潮和去污处理。对壁画空鼓剥离的地方,以前都采用化学胶水粘接技术,但是化学胶水容易老化再次脱落,在大昭寺壁画修复中,专家们反复研究试验,最后采用了藏族传统的阿嘎土填充,这就像水泥浇筑一样,让壁画重新与墙壁紧紧地粘在了一起。
我们的拍摄团队在一起合作多年,大家的专业能力都很强,我完成了专家采访,部署完拍摄内容,就不看监视器了,由着摄影师和助理们自己创作。大昭寺主体虽已修缮完成,但附属建筑还在修缮收尾中,我四处溜达,把大昭寺角角落落都转了几遍。
“囊廓”两侧已经处理好的壁画,正在由藏族画师对剥落缺失的部分进行补绘,为了确保上墙之后千年不变,颜料都是使用藏族传统矿物颜料,其中不乏宝石金粉十分贵重。这些画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工作一丝不苟,先在墙壁上用铅笔画线描,而后再补填颜色,笔触洗练,色彩厚重,所绘纹饰图案优美飘逸,所画人物生动传神。我有些不解地问他们,怎么知道少了的地方该画什么?他们笑称藏族画师代代相传,壁画中的故事和图案早就烂熟于心,特别是一些人物造型和图案都有固定模式。
因为自己打小喜欢画画,看着看着就有些手痒,在征得画师们同意后,也拿起了画笔。我不敢绘制人物,在画师们指导下,就帮着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因为想着颜料太珍贵,壁画又是千年大业,一开始有些手抖,小心翼翼地画了大半天后,逐渐越画越熟练,就开始尝试一些复杂的花卉纹饰。中午喝了酥油茶,吃了面包和香肠继续画,不知不觉就天黑了,摄制组同伴来找我,才停了画笔,就这样一连两三天,得到了画师们的赞扬和鼓励。
江苏是对口援藏的省份,前几日,西藏自治区宣传部的同志来南京学习,有几位当年接待过我们的年轻朋友,现在都走上了领导岗位,相聚时邀我们明年再去西藏,看看这十几年来雪域高原的新变化。我想如果再去大昭寺,可以对别人吹牛说,这壁画上的图案也有我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