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28日,开国少将段苏权因病逝世,享年78岁。在段苏权的追悼会上,许多老战友、老同志都赶来送别。



任弼时的夫人陈琮瑛尽管已经91岁高龄,但听闻噩耗,她还是赶来参加追悼会。追悼会上,回忆起段苏权的一生,她不禁感慨道:

“长征路上,我们已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

陈琮瑛所说的事情发生在长征时期,段苏权身受重伤,中央已经认为他牺牲了。但在几位老百姓的帮助下,他得以活了下来,并凭借强大的意志回到了革命队伍。



1934年10月,贺龙、任弼时等人率领红二、六军团从贵州回湘西,为了掩护主力东进,师长王光泽和政委段苏权率领800多人留下来继续开展游击作战。这一年,段苏权年仅18岁。

此后20多天里,段苏权和王光泽率军展开了多达20多次的战斗,牵制了1万多敌军的行动,成功掩护了主力部队转移。

完成掩护任务后,段、王率领独立师准备与主力会合。11月26日,独立师在秀山县邑梅镇遭到拦截,红军部队迅速占领制高点,打退守敌。然而,段苏权在率军攻打乡公所时,右脚被打伤,流血不止。

虽然右脚踝已经粉碎无法站立,但王光泽和警卫员在行军途中安排了担架抬着他。一路上,面对围追堵截的敌军,独立师损失惨重,因行军速度不快,始终无法甩掉敌军。



看到战士们疲惫不堪,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段苏权心中更加难受,自己不仅没法为师长分忧,反而还要连累战士们抬着自己走。

面对这种情况,段苏权清楚,必须要将剩余部队带出去,赶到湘西与主力会合,这样才会有一线生机。于是,通讯班长李通珍将他送到了秀山县的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便离开了。

很快,王光泽便率领独立师继续赶去找主力部队会合了。但不幸的是,因为敌人的疯狂围剿,独立师最终深陷弹尽粮绝的绝境之中,战士们几乎全部牺牲,师长王光泽在被俘后壮烈牺牲。

而没有跟随独立师行军的段苏权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他的处境也十分艰难。当地的一个裁缝李木富在田埂上发现了昏迷不醒的他,而这时,附近的团丁也来到了这里,发现了受伤的红军。



一个团丁当即举起刺刀就要杀害刚刚苏醒过来的段苏权,李木富见状,连声大喊道:“莫杀他,莫杀。他已经是个残疾人了,图个财就行了,不要杀他了。”

李木富曾给这些团丁做过衣服,和他们多少有些交情。最终,他们从段苏权身上搜走一块大洋后,便没再为难他。段苏权就这样活了下来。

等团丁走后,善良的李木富便将段苏权背到了附近的一座庙里,并给他送来了水和粮食,李木富的妻子则抱来稻草和被子,让他暂时住了下来。

但只过了两天,外面的形势越来越紧张,李木富便趁着晚上为段苏权换了个地方,把他藏在了一个岩洞里。每天早晚,李木富便悄悄给他送来饭菜。



其实,李木富家中并不富裕,每天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但善良的夫妻俩不仅为他送饭,还为他求医问药,帮忙治疗腿伤。

经过一个多月的疗伤后,段苏权的身体勉强好转。这时,李木富担心地对他说道:“你赶快回去吧,我很快就藏不住你了。”段苏权也正有此意。

很快,李木富为他做了两根拐杖,又做了个竹筒,用绳子栓在拐杖上,让他讨饭用。就这样,段苏权扮作乞丐一路乞讨回到了湖南老家。其实,按照当时段苏权的模样,与其说扮作乞丐,还不如说他就是乞丐。李木富夫妇看着段苏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忍不住流下泪来,但他们有心无力,已经没有多余的能力帮他了。



经过千辛万苦后,段苏权终于回了家。回到家乡后,为迷惑敌人,段苏权老老实实地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但在他心中,革命的火种从未熄灭。

1937年,段苏权从一个刚回家的老乡那里听说了红军的情况和驻地,很快,他便再次告别家人,踏上了前往太原八路军办事处的道路。

来到太原后,段苏权找到了老首长任弼时。任弼时看着眼前的段苏权,震惊不已。原来,他们都以为段苏权跟王光泽一样都已经牺牲了,八路军还为他们召开了追悼会。如今,他却好好地站在自己眼前,任弼时自然感到十分惊讶。

重新归队后,段苏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先后参加多次重要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并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么多年来,段苏权一直有一件心事,那就是感谢当年在长征途中救下自己的老乡。但由于当时他们互相没有透露姓名,因此,寻找救命恩人始终没有什么线索和头绪。

直到1983年,段苏权回到四川秀山,来到当年病倒受伤的地方,访问了不少当地的干部、群众,还寻找了几个山洞。但由于年代久远,还是一无所获。

因工作原因,段苏权很快便离开四川回到了北京。令人惊喜的是,秀山传来了好消息。原来,段苏权回秀山寻找救命恩人的消息传到李木富的耳朵里,李木富听完事情的经过后,立即意识到自己不就是那个救命恩人嘛。



于是,他立即交代儿子去找县委领导,向他们回忆了自己当年救治红军战士的情况,并邀请他来家里做客。经过一番调查,有关方面最终确定了段苏权要找的人就是李木富。

段苏权收到秀山寄来的信并附有几张救命恩人的照片后,兴奋不已,立即回信说:

“见到几位老人的照片,我是多么地高兴呀!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亲人,理应受到新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此后,段苏权几次给段苏权寄钱表达感谢。1984年4月,李木富老人还收到了当地县委赠送给他的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红军的亲人”五个大字。

参考资料:世纪风采2017年1期、今日重庆2011年6期、当代党员2019年16期、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