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家面对的一大挑战是,仅仅通过恒星核聚变,只能生成铁及更轻的元素。科学家们发现,恒星在进行核聚变时,到了铁这一步就会停下来。然而,在我们的宇宙中,比铁更重的元素广泛存在。它们是如何诞生的呢?
通过细致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重元素的诞生与宇宙漫长的演化历程紧密相关。
根据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即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初期,宇宙的温度极高。
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下降到某个点时,高能光子开始有机会碰撞形成正反粒子对。按常理,这些正反粒子最终会湮灭产生高能电磁波。但实际上,大约每十亿对正反粒子湮灭,就有一个正粒子侥幸存活下来,构成了我们所知的物质宇宙。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形成了氢和少量的氦,这两者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占到了总量的99%以上。这并不是说,更重的元素无法形成,只是它们不够稳定,会很快分解成氢和氦。
那么,那些重元素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简单来说,答案是:恒星。恒星就像是元素的“炼金炉”。
恒星的演化是星际云在引力作用下的集聚过程。随着星际云物质的聚集,质量和引力不断增加,核心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引发核聚变。
以太阳为例,其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那里的物质不是气体、液体或固体,而是等离子态,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汤”,电子、原子核和光子到处运动。
1500万度的温度虽然很高,但还不足以引起氢聚变为氦,这需要大约一亿度的高温。但太阳实际上一直在进行核聚变,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实际上并不矛盾。在微观世界中,存在一个被称为量子隧穿效应的现象:即使没有足够的能量,反应也有可能发生。
具体来说,尽管太阳核心的粒子没有足够的能量进行核聚变,但还是有一定的概率发生。量子隧穿效应表明,微观粒子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的能量,这在宏观世界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微观世界中却是可能的,这也是量子力学中能量与时间不确定性的体现。
尽管量子隧穿效应在微观世界中发生的概率较大,但由于太阳的质量巨大,微观粒子数量极其庞大,因此再小的概率,乘以巨大的粒子数量,最终也会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通过量子隧穿效应发生核聚变的粒子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然而,“太阳质量很大”是相对而言的。太阳的质量足以触发核聚变,但不足以维持其无限期进行。随着核燃料的减少,核聚变的规模会逐渐减小,当氢耗尽时,氦会继续聚变,形成更重的元素。
如果氦也消耗完毕,接下来就会是碳、氧、硅等元素,一直到铁元素。但要达到铁元素,需要极大的质量,而太阳的质量是不足以做到这一点的。
铁元素是恒星核聚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铁元素是最稳定的元素。它的比结合能最高,也就是说,要将铁原子核分开或用其他原子合成铁元素,需要极大的能量,这在实际操作中是非常困难的。
具体来说,比铁轻的元素在聚变时会释放能量。尽管理论上铁原子核也能进行聚变,但所需的能量极大,超过聚变产生的能量。
这意味着比铁更重的元素在聚变时,释放的能量要小于吸收的能量。这也是我们会说“恒星核聚变到铁元素就消亡了”的原因,因为通常所说的恒星应该是释放能量的。而铁元素之后的元素在聚变时不但不能释放能量,还需要吸收能量,因此不能再被视为恒星。
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支持,恒星在铁元素之后的聚变仍可以继续。但要使铁元素发生聚变,所需的能量是巨大的。只有宇宙中的重大事件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
首先,超新星爆发。当一颗恒星的质量超过太阳的8倍,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超新星爆发,释放出惊人的能量。短短几秒钟内释放的能量可能高达太阳一生释放能量总和的亿倍!
如此巨大的能量足以使铁元素继续聚变,形成金银铂等重金属元素。
其次,中子星碰撞。恒星死亡后通常会留下一个致密的内核,如太阳死亡后会留下一个白矮星。如果内核质量约为1.44倍太阳质量,它在引力作用下会坍缩成中子星;而内核质量约3倍太阳质量时,则会坍缩成黑洞。
中子星是仅次于黑洞的高能天体,它们通常成对出现,互相环绕。当两颗中子星发生碰撞时,也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更重的元素。
这就是重元素的起源,展现了宇宙的奇妙。如今地球上的各种重金属,包括我们日常佩戴的黄金首饰,至少都有46亿年的历史,可能比太阳还要古老,因为许多重金属都来自第一代恒星的死亡,而我们的太阳已经是第三代恒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