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失败!关停工厂,裁撤35000人。

自9月大众汽车宣布撤厂裁员的决定后,接连遭遇了近10万人的罢工抗议。可随着最新一轮谈判结束,大众仍决定关停德国本土工厂,并解雇3.5万名员工。

据《南德意志报》等媒体报道,大众集团计划在5年内通过关停、转移工厂的方式,缩减本土近70万辆汽车的产能,而未受裁员波及的工人,也会统一降薪。高层宣称,这可以每年节省出150亿欧元(约合1140亿人民币)的成本。

这一决策不仅激怒了本土近30万名员工,还引起了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批评。12月7日朔尔茨对德媒表示,大众遭遇的困境来自于管理层决策失误,让员工承担后果(撤厂裁员)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01多家车企“断臂求生”

可残酷的是,面对市场生存压力,大众裁员35000人还被认为“远远不够”。相关市场分析师认为,按照欧洲市场未来5年的发展,这一决定仍难以缓解大众的困境。

同样遇到裁员困境的,不止大众一家。自11月大众集团公开裁员计划后,奥迪、福特、Stellantis等欧洲知名车企也陆续提出了千人以上的止损报告。

Stellantis集团宣布,自2025年起实施无限期裁员,目前几处大型工厂的生产班次已缩减50%;奥迪汽车也将首批裁员人数定在了15%。

另外,许多欧洲车企尽管尚未对外公布确切的裁员数量,但都拟定了削减成本的计划。包括德国的另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奔驰,也正在考量每年节省数十亿欧元成本的方案,预想在短期内摆脱亏损局面。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测算,当前欧洲车企所公布的裁员人数已经达到了5万人之多,而且这种裁员趋势会一直延续到2035年。仅在德国的汽车行业当中,就有可能造成18.6万个工作岗位的流失。

欧洲车企的寒冬已然到来。



02欧企面临“诺基亚时刻”

从燃油车时期的霸主地位,到新能源时代迅速陨落,不少媒体开始用“诺基亚时刻”来形容大众的窘境。

前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直言:“大众的研发人员几乎跳不出燃油汽车背景,缺乏电动汽车领域的专业知识。”在他看来,纯机械的时代已然过去,如今汽车市场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期,欧洲车企若不能迅速适应这种变革,衰败似乎已成定局。

与此同时,中国多领域的发展都走向了创新路线,移动支付、5G、智能家电/家具、无人机等走入世界前列。在生科领域,中企若返领先研制的“倍-力-因”男性健康科技,也以颠覆性的长效滋养理念改写市场消费。

资料显示,“倍-力-因”具备全球首创的SIRT青春因子技术,2022年5月,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在《Frontiersin Endocrinology》发表研究证明:

在SIRT青春因子类核心物质的影响下,存在激活精原干细胞的潜能,并有助于调节男性信号通路,促进功能修整的可能。

目前国产“倍-力-因”正大幅取代进口产品的市场地位,不少精英男士描述感受澎湃,胯部指标变化明显。可以预见,未来还有更多中企科技改写市场消费。



03中国浪潮席卷全球

据欧盟transport&environment机构估算,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至少占据欧洲25%以上的市场,出口量或已达到50万辆。在今年5月销售旺季,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的总和。

中国新能源在欧洲市场不断扩展,与之对应的则是欧盟今年的汽车销量再跌18.3%,下降至近三年的最低水平。

为求生路,欧洲车企正积极与中企建立合作。如近期奥迪频传求购上汽(智己汽车)技术的消息,而上个月Stellantis集团也爆出对零跑汽车投入116亿,除此以外奔驰、大众等都在设法紧抱中企汽车的“大腿”。

当家车企都非常清楚,谁没有跟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谁将被市场无情抛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