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非遗之美、民族之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纺织非遗课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本专业研究方向。”青岛大学美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晨说。为了进一步研究非遗枫香染和国画之间的联系,张晨申报了大创项目,正在创作的《染织年华》就是对非遗糊染制作过程的描绘。
近年来,青岛大学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将非遗传承融入课堂教学,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非遗课程,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作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从“学非遗”到“用非遗”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里,一个由缂丝工艺制作而成的精美二维码格外引人注意。扫描二维码,会发现这个名为“纺织拾遗”的公众号称得上是纺织非遗的“第二课堂”:有课程总结,有作品展示,也有日常美育体验,承载了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闫旭和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许多回忆。
2021年,闫旭开设了纺织非遗课程。为了教学实践,他不断地去收集实物,甚至自费3000元购买了一台老式缂丝机。与其他课堂的签到不同的是,闫旭会奖励随机点到的学生一个纺织非遗小物件,如蓝印花布小布袋等,他希望学生们能把这些非遗小物件真正用起来。出于这一教学理念,闫旭一直教导学生从“学非遗”到“用非遗”,他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指导学生申报了关于缂丝的大创项目,带领学生研究缂丝工艺,两门课程也成为学生们口口相传的“神仙课程”。
学校重视对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建立了教学型的民间工艺美学馆,开设《民间美术》《传统纹样》《中国传统手工艺鉴赏与实践》等课程。同时,定期举办非遗展览、非遗大讲堂等活动,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进校园、到课堂,引导学生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的价值与魅力。
从“课本化”到“生活化”
手指轻轻捻动丝线,针尖刺入绣布,色彩缤纷的丝线描绘出绽放的花朵、歌唱的花翎鸟……这是近日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纳春英的《中国古代服饰史》课程授课时的景象。在隋唐服饰史领域深耕已有30余年的她将自己的研究反哺课堂教学。在服饰史课程开设之初,并没有手工制作这一环节,加上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升学、毕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教学效果一度没有达到她的预期。于是她决定加入实践环节,让课堂“活”起来,其中就包括非遗刺绣和蓝染。
此后,有一些学生为了完成刺绣作品,和奶奶、母亲有了久违的深入交谈;还有一些学生从畏缩不敢下针,到大胆下针、用色,在课堂中逐渐打开心扉,勇敢地展现自己;还有部分男生也喜欢上了刺绣,爱不释手,打破了关于传统刺绣的性别偏见……截止到现在,这堂课已产生300多幅刺绣作品和上百幅蓝染作品,《中国古代服饰史》也入选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坚持非遗课程生活化,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中国服饰史》课程团队与青岛市城阳区文旅局合作,扩大实践项目的种类;《历史民俗学》课程团队深入青岛市韩家民俗村、田横镇、海云庵民俗街区等民俗文化区调研,挖掘当地特色民俗和非遗资源……
从“小课堂”到“大思政”
“我们坚持将非遗课程与人格教育、‘大思政’紧密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学术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青岛大学副校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建波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青岛大学浮山书院张贴在墙上的箴言。这个2007年创建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目前已建构起由“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琴棋书画与艺术体验”“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自我塑造与社会担当”组成的博雅课程体系,新开的《国乐名作鉴赏》课程带领学生将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融入其中。
《国乐名作鉴赏》课上,主讲教师孙莉从倾听、触摸古琴开始,揭示古琴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如何欣赏和挖掘这些作品背后的内涵,将古琴与国乐的魅力传递给学生。孙莉说:“只有培养出中国视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青岛大学获批非遗相关课题立项20余项,教科研获奖10余项,专著多部,论文30余篇……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非遗传播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觉担当起非遗文化的传播人,非遗美育在青大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淼 通讯员 杨伦)
作者:刘淼 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