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抗战初期,国军手中握有125000多门火炮,但这些火炮的性能究竟如何?是硬碰硬的武器,还是“纸老虎”?

与日军相比,国军的火炮究竟差在哪里?虽然国军装备了大量迫击炮、山炮、野炮,但这些火炮在数量上远远不及日军,且缺乏足够的炮弹支援。

尤其是在重要战役中,国军的火力几乎被日军压制。即使有八二式迫击炮这种“亮点”存在,但面对日军的重型火炮,国军又能顶住多少压力呢?



火炮多,炮弹少,国军火力哪儿去了?

大家知道抗战时期的国军装备了125,000多门火炮,乍一听,这数字让人一阵震惊!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国军就拥有了“炮火覆盖”的优势?

然而,事实往往比数字更复杂。你看看,咱国军装备的这些火炮,虽然数量多,但和日军的火炮比起来,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国军虽然装备了大量的山炮、野炮和迫击炮,但这些火炮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装备已经过时,甚至战前的老式火炮都被拉出来“重用”。而日军呢,简直就像开着新车,炮弹充足,火炮更新换代频繁,火力更为精准。

再来看看这些火炮的具体组成。国军的125,000多门火炮,绝大多数是迫击炮、山炮和野炮。这些火炮虽然数量庞大,但大部分还是小型的步兵支援火炮,像是八二式迫击炮和一些老式山炮,射程短,炮弹少,威力也较弱。

特别是山炮和野炮,虽然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一些作用,但面对日军那种大规模集中火力的炮兵阵地时,几乎就是“蚂蚁搬大石”,根本起不到压制作用。



在抗战的初期,尽管中央军通过采购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武器,装备了大量“德械火炮”,但很多时候,这些装备也并没有为国军带来什么质的提升。

毕竟,武器有了,弹药却常常跟不上,尤其是重炮和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几乎是“捉襟见肘”。面对日军那种每天都能从库房里拿到炮弹的状态,国军真的是“打一次,少一次”。

你要是走进战场,看到的场景就是,国军的炮兵阵地总是“玩命”打炮,但炮弹打完了,马上就得撤。一旦炮火消失,日军的反击几乎是“立竿见影”。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战役中,国军的火力就像是“打游击”一样,必须不停地换炮位,不敢轻易暴露目标,而日军的重炮却能稳稳地压住阵地,根本不给国军喘息的机会。



这样看起来,国军的火炮再多也是空话。虽然数量上占了优势,但质量和效能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弥补装备上的不足。至于火炮后续的炮弹补给,差距更是让人不敢恭维。

说到底,国军的这些火炮,顶多是个“看着吓人”的存在,真正想靠它们实现火力优势,基本是空想。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了:“那国军到底是怎么坚持打下来的呢?”其实,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亮点”部分——迫击炮这个“奇兵”。

八二式迫击炮:有限资源中的“火力担当”

说到国军的“火力担当”,不得不提的就是八二式迫击炮。你可能会想,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低调”?

确实,八二式迫击炮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并不算什么“重型武器”。但在国军的炮兵体系中,这门小小的迫击炮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战场上的“飞毛腿”,虽然体积不大,但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威力。



八二式迫击炮(82mm)是国军在抗战期间最为依赖的火炮之一,尤其在炮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八二炮的高射速和灵活性简直是救命稻草。

每分钟能打18发,必要时还能达到36发,这可不是一般火炮能做到的速度,尤其是在打击敌人步兵阵地时,简直是“火力压制的神器”。

而且,这门炮的设计非常适合一线部队使用,它重量适中,射速快,移动也方便——三个人就能扛着走,几分钟就能完成部署,随时在战场上开火。



想想看,尽管火力比不上日军的重炮,八二式迫击炮却凭借灵活机动,帮助国军在战场上“游击”式地消耗敌人,打破了“火力劣势”的困境,甚至在一些关键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样的小火炮,怎能不令人惊叹?

红军的“功勋炮”:小而精,巧妙反击

说到抗战时期红军的火力支柱,不得不提的就是那门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功勋炮”。这门炮并非什么从天而降的神兵利器,而是一件从敌军手中缴获来的“战利品”,它的历史也并不高大上。

原本它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装备之一,口径75毫米,重达386公斤,由上海兵工厂于1927年生产,编号587号。它的原名为“七生五过山炮”。



但是,正是这门来自国民党军的“旧货”,却成为了红军的一张“王牌”。故事要从1935年4月说起,当时红军的2、6军团正在湘鄂川黔的边境地区转战。

就在这期间,红军在湖南的陈家河和桃子溪一带的战斗中,从国民党第58师的炮兵营手中缴获了这门“功勋炮”。你看,敌人手里有再好武器也不是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是怎么用。

红军的炮兵利用它对敌人阵地进行精确打击,尤其是在敌军的火力较为集中时,它精准的炮弹摧毁了多个敌军的指挥所和弹药库,直接打乱了敌军的防御部署,给敌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这门从国民党手中缴获来的山炮,不仅仅是“重获新生”,它还在多个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军充分利用它的机动性,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穿插打击,特别是在敌人火力密集的地区,红军的“功勋炮”几乎成了“打敌人硬目标的神器”。

虽然它原本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火炮之一,但在红军的手中,这门山炮却充分证明了“兵在精不在多”的道理。即使资源匮乏,红军凭借这门缴获的武器,依旧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打出反击的漂亮战果。

参考资料

抗战期间中日军队实力对比:武器装备差距惊人.澎湃新闻.2015-08-1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