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高新区正式揭牌成立。目前,吴江、青浦、嘉善三个片区高新区均已完成区位面积调整,列入省(市)级高新区管理序列。

12月25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五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通报了取得的成效。


发布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江海啸 图

青浦区近年来人才落户率保持10%以上增长

上海市青浦区代理区长金晓明介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五年来,青浦携手吴江、嘉善,充分释放重大战略叠加效应,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3%;1月-11月商销、社零分别增长8.7%、5.3%;全社会固投624.7亿元,增长14%;产业税收增长6.5%。

青浦区以重大战略为牵引,城市功能持续跃升。青西打造跨区域创新枢纽。青浦区完成长三角首例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行政审批,实施首个跨区域排污权交易;西岑科创园区组团二项目开工,张江西岑园成功创建市级高新区,两轮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完成投资1950亿元。新城打造活力型服务枢纽。聚焦“1+3”重点区域集中发力,东方生命港·青浦新城园主体施工,老城厢旧改签约率达99%,上达中央公园南园向市民开放,三线换乘综合枢纽等总投资332.6亿元的170个项目加快建设。

同时,青浦区聚力发展智慧物流、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百亿产业平台,今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长19.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1.8%。华为生态“全方位”打造。服务保障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8个组团如期投用,加速打造上下游产业链。科技创新“全要素”融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提升至4.53%,今年以来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2%,近年来人才落户率保持10%以上增长。

示范区建设以来,吴江区GDP年均增速达6.7%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区长孙建江表示,示范区建设五周年,给吴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契机。

一是产业优势得到了巩固。示范区建设以来,吴江成为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GDP从2020年刚迈入2000亿大关到今年即将突破2500亿,年均增速达6.7%。中国工联院江苏分院等一批国家级平台落户吴江。中国移动、电信在吴江大力度布局算力基础设施。三峡集团等央企在吴江抢抓发展机遇,英诺赛科、迈为、博众精工等本地企业助力吴江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二是生态品质得到了提升。吴江区高标准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太湖连续十七年实现安全度夏。针对跨界水体治理,吴江区从首创“联合河湖长制”,到启用“太浦河云管家”平台,一体化治水模式不断创新,太浦河断面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到Ⅱ类,有力保障上海等城市用水安全。

三是区域融合得到了促进。近年来示范区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54项,联合共建跨省域国家级高新区,水乡客厅等。除了12月26日将要开通运营的沪苏湖高铁外,吴江-上海虹桥机场等低空航线开通,通往上海港的盛泽码头启用开航,水陆空一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同时,吴江区还与上海世外、复旦附属医院等名校名院合作共建,三地实现交通一卡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异地医保刷卡免备案。

嘉善参与组建了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多个“零的突破”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县长张锡锋介绍,嘉善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执委会指导下,携手青浦、吴江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浙江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创新指数列浙江县(市)第一,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载体能级不断提升。嘉善全力打造祥符荡创新中心,仅用2年多时间推动浙大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上大研究院等创新载体获评国家级平台7个、省级20个,特别是参与组建了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零的突破”。目前,嘉善已集聚研发人员超1000人、硕博比超90%,自主培育省级以上人才8名。

二是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紧盯“0到1”阶段的原始创新,在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共研发形成标志性成果40项,其中16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项实现国产替代。

三是合作交流不断深入。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并支持34家企业与创新载体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合作120项,合作金额超过2.7亿元。

四是平台建设不断升级。以跨省域高新区嘉善片区为主战场,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建成省市企业技术中心8家,今年1月-11月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3.6%,较示范区成立初提高了12.8个百分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