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洞见先生。
近年来,关于中国是否应该抵制洋节的讨论一直甚嚣尘上。特别是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抵制洋节运动特别卖力。
回顾过去几年,上海对于洋节的抵制可谓是不遗余力。从情人节到圣诞节,这些曾经备受年轻人追捧的西方节日,在上海似乎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街道上的圣诞装饰不见了,商场的促销活动也收敛了许多。
这种抵制运动的速度之快、程度之彻底,确实令人惊叹。
因为,当时不少人持有“平津湖战役之后无圣诞”这样的观点。
不知为何,这两天有关圣诞节的争议似乎在降温了。
昨天的平安夜,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平和气氛。商场里的圣诞树几乎都有,街头的节日装饰在blingbling地闪烁,小区里物业也在搞活动,红男绿女又开心地出没街头,而往年铺天盖地的“抵制圣诞”言论,似乎已经悄然淡出了主流视线。
为什么现在又不再公开抵制洋节了呢?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获得了某种阶段性胜利?
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并不是全部。
实际上,我一直有些困惑,节日本应是让人快乐、放松的时刻,为何总要将其上升到严肃对立的高度,不是反对就是抵制,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这种“抵制圣诞节”的观点,真的合理吗?过个洋节,真的就会导致所谓的“文化入侵”吗?
从文化角度来看,抵制洋节并非明智之举。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洋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它们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也让民众有机会了解和接触不同的文化。
抵制洋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封闭和排外,这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所倡导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是相悖的。
再从经济角度来看,抵制洋节对于我们国内消费市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外企的撤离,不仅带走了高薪岗位,也带走了一部分消费能力。而这些外企,往往也是洋节消费的主力军。当它们离开后,与之相关的消费链条自然会受到冲击。例如,情人节期间,玫瑰花、巧克力等商品的销量会大幅下降;圣诞节期间,商场的促销活动也会减少。
这种消费市场的萎缩,对于地方政府和商家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扪心自问,一以贯之的“抵制洋节”就能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吗?
很显然,不能!
无论是文化上的冲突还是经济上的压力,都不能简单地通过抵制来解决。
相反,难道不是应该通过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挑战吗
有点可笑,我们的“文化自信”在这个时候去哪里了?
倘若抵制圣诞节仅仅因为它是源自西方的“洋节”,那么我们是否也应当对元旦、母亲节、情人节等同样来自西方的节日说“不”?这些节日同样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与情感。
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星期”概念,也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若真要如此彻底地抵制,那真是跟自己过不去,活得过于沉重和拘谨,活得太累。
试想想,当一个社会对节日的选择与表达方式变得异常敏感,以至于无法容忍一棵圣诞树或一句简单的“圣诞快乐”时,这样的氛围显然充满了压抑。
节日的真正意义在于传递温暖、欢乐与联结,而非引发对立与争执。
一个动辄采取抵制态度,处处充斥着“文化入侵”论调的社会,实际上是在人为地营造一种无谓的敌意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仅无法感到轻松自在,反而会本能地想要逃避。
人都跑了,资本还能不跑?发展经济又从何谈起?
现在,不少城市不再公开抵制洋节,是否意味着我们认输了?
并非如此。
实际上,这是一种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因为,很多人意识到,抵制洋节并不能带来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所以,理性的做法是,既不过度崇拜洋节,也不盲目抵制。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与其将精力耗费在这些无关痛痒的“抵制”行为上,不如想想如何多赚点钱,给一家老小多添几块肉多喝几口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挣钱不容易,搞钱才是正道。
无论是洋节还是本土节日,只要能刺激消费、增加收入,就是好节日。
这个没人反对吧?
平津湖自然不会忘,但这和乐呵呵过个“节”不冲突。生在和平年代不忘先烈,爱国爱家,落实到平凡人身上,无非就是好好照顾自己保护家人,好好生活,不忘先烈的付出,自强不息。
这,确实不必上纲上线。
最后,无论是否过圣诞,都愿你能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收获一份温暖。
圣诞快乐!
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