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红红妈~
我小姨今年 62 岁了,曾经的她对晚年生活还是挺憧憬的,她以为自己多年的付出会换来儿媳的贴心照料,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01
小姨和姨夫只有一个儿子,那可真是捧在手心长大的。
为了儿子,小姨夫妇俩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求学,毕业后又倾尽全力帮他买房,风风光光地娶了媳妇。
后来,儿媳怀孕了,叫小姨去帮着照顾一下。
才去儿子家时,小姨对儿媳也挺好,她想着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这样用心,儿子儿媳肯定会孝顺自己。
小姨每天早起给儿子儿媳准备早餐,家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从不让儿媳沾一点家务。
各种时令水果、儿媳爱吃的零食,总是源源不断地往家里买。逢年过节,该给的补贴,小姨都给的足足的。
然而,小姨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回应。儿媳对她总是不冷不热。
有时小姨主动搭话,儿媳也只是敷衍几句,然后就自顾自地回房玩手机。
有一次,小姨生病卧床,想让在客厅看电视的儿媳帮忙倒杯水,儿媳虽口头答应,却迟迟不见行动。
小姨无奈,只能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自己起身倒水,那一刻,她心里满是失落,但还是自我安慰,也许儿媳是因为怀孕不舒服。
孙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小姨满心欢喜地帮忙照顾。可没想到,这竟成了矛盾的导火索。
在育儿观念上,小姨和儿媳简直是南辕北辙。小姨总担心孩子冻着,想给孩子多穿点。儿媳却坚持科学育儿,说不能捂。
小姨给孩子喂饭,儿媳也诸多挑剔。
每次因为这些小事起争执,儿子总是站在儿媳那边,数落小姨观念陈旧,让她听儿媳的,小姨心里委屈极了。
从那以后,小姨在这个家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她跟儿子说想回老家住段时间,儿子同意了,儿媳也未作挽留。
回到老家的小姨,心里空落落的,有一次我去看她,见到我面她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边哭边说:
“你对儿媳掏心掏肺,她都不领情,老了也别想让她侍候你”。
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一切,为何到老却落得如此下场。
曾经期待的儿孙围绕左右的温馨画面,如今看来是那么遥不可及。
02
其实,像小姨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在大多数的婆媳关系中,婆婆对儿媳再好,也感觉和儿媳妇都不亲近,这是为什么呢?
从情感根源来说,儿媳因与儿子的婚姻才融入家庭,与婆婆缺乏天然的亲情纽带。
小姨对儿媳的好,更多是出于对儿子家庭的维护和传统长辈的包容。
而儿媳的情感重心多在原生家庭与丈夫身上,很难像对亲生父母那样无条件地敬爱婆婆。
就像有时候小姨用心准备的饭菜,儿媳虽会礼貌的感谢,但很难有那种源自心底的眷恋与依赖,总有种距离感。
现代家庭里的婆媳角色与传统观念里的婆媳已经大不相同了。
如今的家庭已不再是传统模式,婆婆不再是绝对权威,儿媳有着独立的思想、职业和生活方式。
小姨以自己的经验关爱儿媳,却可能被儿媳视为对其生活的干涉。
比如小姨早起做早餐,儿媳可能更倾向便捷的外食,小姨的好心反而成了负担,长此以往,就会同意造成婆媳矛盾。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也会使儿媳没有过多的经历去维系婆媳关系。
儿媳们忙于工作、育儿和社交,自身精力有限。
所以很多时候,儿媳会优先考量自己小家庭的平衡与自身精力分配,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婆婆的事情。
03
那婆媳之间究竟该如何相处,才能建立和谐关系呢?
关键在于建立有边界的相处模式。
婆媳本就来自不同背景,价值观与生活习惯必有不同。
大多数婆婆经历过艰苦岁月,较为节俭,看到儿媳购物或扔剩菜会心疼。而儿媳受现代消费观影响,注重生活品质。
双方应认识到这种差异正常,莫要强行改变对方。
就像有的婆婆早睡早起,儿媳是可能会因为工作加班,很晚才能睡,只要互不干扰,就应该互相理解包容。
同时,婆婆要明白儿媳是独立个体,是小家庭的女主人,在家庭事务决策上,如装修、购置家具,可提建议,但决定权在小两口。
儿媳也需尊重婆婆的长辈地位,家庭重要决策或节日安排时,主动征求婆婆意见,像准备年夜饭菜单,一起商量,融合双方喜好。
在婆媳同住的时候,关于家务劳动可以根据双方情况合理分工。
比如,婆婆擅长做饭,就可以负责做饭。
儿媳平时工作忙,就可以选择在周末打扫整理,或者像准备晚餐时,儿媳洗菜,婆婆炒菜,分工明确就能减少矛盾。
在育儿方面,婆婆可以在经验范围内照顾孩子日常生活、接送上下学,但孩子教育理念、重大决策要以儿媳夫妇意见为主。
但是,作为儿媳也要感恩婆婆的付出,给她适当休息时间。
小姨的经历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婆媳相处中的种种不易与关键所在。
在婆媳相处中,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讨论如何构建和睦的婆媳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