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并不是什么双女主故事,而是众女主故事。

一、原文中作者早就明确过此书的目的是使闺阁昭传。

书中大量描写的是在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阶级各个女性角色形象。

文气淋漓,字句切实。】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

从书中大量名场面如“凤姐协理宁国府”、“晴雯撕扇”、“黛玉葬花”、“宝钗扑蝶”、“三姐自刎”、“香菱学诗”、“湘云醉卧”等等,可以发现,书中着重刻画的并不仅仅是一位或者两位女性,而是栩栩如生众生相。

各个平台早有统计。

若以人物出现次数论,则为宝玉第一、贾母第二、凤姐第三、黛玉第四。



每位女性都有其独特的故事线和人格魅力,没有谁是谁的补充。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去描写凤姐如何管家、贾府外的尤二姐尤三姐如何走进悲惨命运,以及晴雯撕扇,晴雯夜补雀金裘等等。

并不因为她们和贾宝玉有没有情爱关系。她们的璀璨,原本与情爱无关。

也正因为“金陵十二钗”才有自己的魅力,才会各有拥趸。

二、红楼梦》更深层次的内核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消亡史。并全方位展现了末代王朝的混乱朝纲和黑暗的官场背景。

作者在书中分别用“薛蟠杀死冯渊案”、“贾雨村为讨好贾家炮制的石呆子案”、“王熙凤插手金哥婚姻案”、“贾珍为儿子贾蓉买官”、“尤二姐是否退婚之张华案”等全方位展现了时代的官场黑暗。

朝堂之上,有新皇与太上皇之间的权力之争。

朝堂之下,有流寇和流民四处作乱,民不聊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虽然一再声明此书只关风月又大肆写情,其内容主旨却早就超脱风月故事。



三、仅仅以贾宝玉个人的情爱来看,《红楼梦》也绝非是双女主小说。

通常人们以为林黛玉为情,薛宝钗为妻,因此她俩是双女主,同是贾宝玉一生最重要的女人。

通读原著便不难发现,林黛玉承载了贾宝玉全部的精神寄托,是情,是贾宝玉的灵魂伴侣。花袭人承载了贾宝玉的全部的生活欲望。情欲、对舒适度的欲望追求。另外还有童年红蜻蜓晴雯,一起肆无忌惮地玩闹伙伴花芳官。

尽管贾宝玉曾经为薛宝钗的肤白而迷惑过一分钟,但在前八十回里薛宝钗对于贾宝玉来说一直就只是亲戚,而已。

若是宝玉“续弦论”,多半儿黛玉和宝玉有过婚姻之名,黛玉死后,因缘际会娶了宝钗。

若是再加上判词“终身误”,宝玉和宝钗的婚姻于宝玉来说,显然并不美满。虽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和宝钗不吵架不折腾,但对彼此来说,都只是生活搭子,男主外女主内共同奉养彼此父母。

这种婚姻模式现在不常见。在我们父母以及往上那一代很正常。

男女双方或因为“如人必须要结婚”、“生儿育女是大事”等传统观点,或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有限,必须搭伙过日子以完成对亲人家人的责任等原因,两个人凑合在一起过日子。

这种婚姻模式其实和贾政王夫人模式很像,他俩其实也是举案齐眉。无关感情无关志趣也无关个人追求。两个人都是好人,两个人都做到尽量不伤害对方,但夫妻双方都得不到情感满足。

当然,有人反驳过我,说你咋知道宝钗在这段婚姻里就不幸福呢?

我默了很久。

行吧。

如果认为宝钗就甘于这种搭伙过日子的婚姻方式,那让她觉得幸福也行。

反正作者让她上了薄命司的。

如果宝钗前八十回都在教育贾府诸人,获得了贾府人的一致好评。八十回后嫁给贾宝玉她也自认幸福。嫁给宝玉是为了度脱宝玉,宝钗自身是精神圆满的。

那,宝钗上薄命司是逗人玩的吗?



再聊聊“度脱说”。

这种说法大意是,薛宝钗是度脱故事的主角,她是用来看破事态炎凉,度脱男子贾宝玉的。

薛蟠打死冯渊,宝钗不去度脱杀人犯薛蟠。

薛蟠夏金桂联手逼死香菱,宝钗不去度脱害人精薛蟠夏金桂。

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宝钗巴巴过去对王夫人说,你是个慈善人啊。

薛宝钗放着这些恶人不渡,去度脱一个对世界没有害处的贾宝玉。

这TM还是个妖尼姑,专门来霍霍好人的。

这些人一边说宝钗最大的悲剧是嫁给了贾宝玉,因为他居然出家不管老婆了。一边说,贾宝玉出家是被薛宝钗度脱了。

言下之意,宝钗嫁给宝玉就是为了度脱他的。要这么说,我可就没法不认为贾宝玉遇到宝钗才是悲剧了。

因为要是贾宝玉没遇到宝钗,倘或遇到湘云,没准还奋发向上博一个功名,不用出家了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