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国正在悄然经历一场死亡革命。您可以选择冷冻葬、水葬、遗体堆肥、蘑菇寿衣等新方法来处理您的身体;您的亲友可以将您的遗骸制作成珠宝、玻璃球和艺术品,继续与您做伴;人们可以把自己安置在风景秀丽的花园公墓、草坪公墓、乡村公墓,也可以把骨灰抛撒在寿命长达千年的红杉树下,甚至还可以让骨灰进入太空;选择家庭自办葬礼和绿色葬礼的人也在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遗体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在当下的美国,死亡同时在三个层面上得到重塑:遗骸的处理、全新的仪式、来生的观念。

一个社会对待死者的方式和态度是了解这个社会信仰和价值观的有力线索,而作为社会活动的葬礼也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纽带之一。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香农·李·道迪(Shannon Lee Dawdy)聚焦美国葬礼革命,以人类学家的身份闯入了暗潮涌动的殡葬行业,与殡葬师、防腐师、设计师、公墓所有者、死亡导乐、创业者以及遗属交谈,真实记录下当代美国人对死亡的态度迅速变化:人们不愿意放弃这最后一次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寻找自己(或为自己亲友寻找)最适合的遗体处理方式成为最后的愿望。精心策划的葬礼对治愈亲友们的丧失之痛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我想这样被埋葬》全面、客观地记述了这场死亡革命的细节,深入分析了催生变革的社会因素与人们的心理机制。道迪发现,通过革新殡葬风俗,美国人正在重塑他们对人格、仪式和代际关系的看法。殡葬业者在追逐利益和人性关怀之间寻找着新的商机,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当代人的死亡观念变得既更加物质化,又更加精神化。

作者简介

香农·李·道迪(Shannon Lee Dawdy),人类学者、考古学者,200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院。她已经出版的其他作品有《铜锈:世俗考古》(Patina: A Profane Archaeology)和《建立魔鬼帝国:法属新奥尔良殖民地》(Building the Devil’s Empire: French Colonial New Orleans)。

丹尼尔·卓克斯(Daniel Zox),摄影师、独立电影制片人,美国西北大学电影硕士。他拍摄的摄影作品和电影曾出现在“西南偏南”电影节、威尼斯双年展等等。

李鹏程,译者,已出版的翻译作品有《风雨横渡》《4321》《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等。

名人推荐*

该内容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授权使用

(道迪)是好奇的人类学者,也是有天分的说故事的人。

——安德烈·科德雷斯库(Andrei Codrescu)

死亡很难说是一件性感的事情,但是香农·李·道迪在她的精彩新书里却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阐释了美国殡葬习俗的变化并借此反映出当今美国社会的状况。道迪的写作很有趣,也有一些实验性……这是一本关于困难主题的书,但它极富想象力,引人入胜。

——玛拉·布赫宾德,《美国民族学家》(American Ethnologist)杂志

这是一份令人印象深刻且感人至深的学术成果。香农·李·道迪带给我们的这本书,来自她的穿越美国之旅。它在物质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探讨,阐述了美国人对死亡、遗体处理和身后事的新思考。

——马修·恩格尔克,《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How to Think like an Anthropologist)作者

读起来真的很有趣。通过《我想这样被埋葬》,我们听见了作者的声音,她带着同情心和真正的好奇心,考察当代美国人如何对待和理解死亡。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封情书,它不仅刻画了许多个体,而且也记录下许多脆弱又狂野的美国“草根”。

——利瓦·尼尔森·施图茨,《牛津死亡与葬礼考古学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Archaeology of Death and Burial)联合编辑

我们历史学家只能想象过去的人们是如何面对死亡,对它们做丰富、多层次的反思性阐释,而香农·李·道迪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死亡做到了这一点。当我们的后人试图了解21世纪早期的美国文化转变时,他们会回到这本书中来。

——托马斯·W. 拉克尔,《死亡之作》(The Work of the De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ortal Remains)作者

非常精彩……《我想这样被埋葬》介绍了一系列庆祝与纪念死亡的非凡方法。

——格伦·C. 阿尔特舒勒,《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

编辑推荐

❓你希望如何处理自己的遗体?

❓你想在一场怎样的葬礼中与世界告别?

❓个性化葬礼大放异彩,重塑葬礼的人们对身体和死亡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一场历时5年的田野调查,当人类学家闯入了暗潮涌动的殡葬行业,遗体堆肥、蘑菇寿衣、遗骸珠宝……

面对死亡,我们用想象力来填补未知;通过重塑死亡,我们为生命赋予全新的意义。历时五年、横跨全美的殡葬业田野调查,镜头下的21世纪葬礼民族志,直面当代人的生死观革命。

不放弃最后一次张扬个性的机会,一场在葬礼中显现的价值观变革浪潮

21世纪的人们热衷于发明属于自己的葬礼,凭借生命消逝的仪式突破代际与物种的界限,真实表达对身份的定位与渴望。

而被死亡侵扰的遗属也要夺回葬礼的家庭自主权,以真实的爱意突破虚饰,编织延续生者与逝者关系的全新纽带。

在遗体工业化处理的时代,葬礼蜕变的社会暗流也预示着信仰与价值观变革的浪潮。

目录

插图列表 i

序 1

致谢 1

第一章 坑 001

第二章 肉 067

第三章 骨 131

第四章 土 187

第五章 灵 241

跋 303

注释 308

参考资料 319

译名对照表 332

精彩书摘

五年失去四位至亲,她开始调查丧葬习俗

从2008年到2013年,我在五年之间失去了四位挚爱之人,就好像我不知不觉间靠近了什么黑洞,而且越靠越近。正是从那时起,我踏上了这场追问之旅:你觉得我们去世后会发生什么?你希望遗体被怎样处理?很多人希望火化,轰轰烈烈地离开。我怕火,但很多跟我聊过的人都说,反正我们也只是一颗星尘。

我不太敢说这本书会被当成人类学著作,考古学著作就更别提了。这本书跟二者唯一沾边的地方,可能就是我的职业给了我一些嚣张的底气,让我得以闯入他人的私生活,试着理解人类经验。但我也只能写这样的书。用常规的学术体裁来探讨21世纪美国人的来生,不仅会模糊掉我试图关注的种种生动经历,而且在百年来最具毁灭性的疫情冲击之下,可以说是失策。就像和“隐形人”交流时那样,我必须尊重与他人心灵相通的时刻。面对实地调查中那些充满真情的事件还假装不为所动,似乎不太诚实。我不喜欢被拍摄,所以采访时没有出现在镜头中,但在这本书里,我会让大家看到我。我不会隐形。

这个有关当代美国丧葬习俗的研究项目,虽然正式启动于2015年的那个万圣节前夜,但早在好几年前就开始酝酿了。我想以这种方式来应对自己五年之中失去四位至亲的伤痛。他们每个人的死都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可每一次都是先火化遗体,再确定骨灰怎么处理、办什么样的仪式——是抛撒,还是埋葬,是制成首饰或庭院水盆,还是装在可生物降解的盒子里,放入那条从我童年家乡流过的河中。那以前,我几乎没想过人死了以后,当肉体变成一具你已经认不出来的一动不动的空壳,变成生物和化学物质的集合体,进而慢慢变成别的东西时,会发生什么。悲痛欲绝的阶段过去之后,我开始对美国人如何处理亲人遗骨产生了兴趣,想做进一步了解;我也想知道他们对于我们是谁、死后会发生什么的问题到底秉持了怎样的信念。于我而言,做研究是情绪处理的一种形式。我慢慢开始操作这个项目,刚开始是以历史调查的形式,遇到独立电影人丹尼尔·卓克斯之后,又增加了纪录片的形式,因为这样既能把我想写到纸上的东西拍摄下来,也能提供有益的补充。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偶然闯入了一片“分崩离析”与“欣欣向荣”正在同时发生的文化领域。跟一位又一位的殡葬师交流时,我仿佛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听2017年采访分销新奇丧葬用品的斯坦时听到的说法:“殡葬公司在过去一百年里发生的变化加起来,都不如近十年的变化多。”

成书的五年里,我的调研工作主要是寻找殡葬业的创新者,或是那些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能解释其中缘由的专业人士。我找人有时凭直觉,有时靠打听,找到后经常会跟踪采访一段时间,搜集他或她的人生故事、工作经历,尽力弄清楚促使其进入殡葬行业的来龙去脉和相关事件。不过,我没有做意见调查或者数据统计,因为那种信息在帮助你理解人们为什么会从事某一行业时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我在本书中描述的一些新生的殡葬形式,或许在某些读者看来过于荒诞不经,但我的初衷绝不是哗众取宠或耸人听闻。我受过的人类学训练让我想去理解那些共同趋势和共有关切,同时也留心各种分歧、差异和暗流。我其实可以写一本完全不同的书,只关注那类排场隆重、博人眼球的名人葬礼,或者讲讲某个男人被放在他的凯迪拉克轿车里下葬(进而让他死后成名)的故事。但那样会给人留下错误的印象,让人以为我感兴趣的新生的殡葬形式只是稀奇古怪的个人行为,而非意义深远的文化习俗。此外,我也没有考察用于医学的遗体捐献或人体冷冻的情况,因为这类处理方式在美国占比不到1%,大部分美国人还是会选择火葬或土葬。虽说我在这段旅程中遇见过一些特立独行的人物,但我更愿意认为他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诚然,压根就没有所谓的“普通美国人的典型代表”,但这些人之所以做那些事,也并不完全是为了博取眼球。他们不是粗浅意义上的带货红人,而是有文化影响力的人;他们被纳入一种渴望的暗流之中,想要得到的是更加意味深长的东西——一种宇宙层面的重新调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